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低下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加强法制教育入手,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各高校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为此,本文从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切入点,为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改进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强化校园法治环境、加强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几点建议,以期对增强高校法制教育效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必修课程 ,但法律知识的多寡与法律素质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因此 ,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改革应从以法律知识的传授向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精神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4.
利用课堂教学提高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应当重点研究了解新入学的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基础,明确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高校法制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开展以提高法律素质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法制宣传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利用课堂教学提高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应当重点研究了解新入学的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基础,明确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高校法制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开展以提高法律素质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法制宣传教育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重要课程。“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定位要“准”、教学内容要“精”、教学方法要“活”、教学手段要“新”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良好的法制教育应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实用性等特点,作者结合多年的律师办案经验、法学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大学生法制教育中的"实事求是"思想,望能给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张学凡 《科技资讯》2007,(32):165-166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公民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不高,并且法制教育方面也比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法制意识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几条重要途径:提高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改革法律课教学,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有效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之"法律基础"部分以大法学体系为设计蓝本,内容大而全,导致教学内容随意性,制约了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创新,不能有效回应学生法治困惑并迫使教学背离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的目标。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法治史为核心重新安排法律基础部分内容有利于释疑解惑,增强教学实效性,为大学生提高法律素质,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的意识差等问题,提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应注意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转变法制教育观念,通过加强学校《法律基础》课教学、营造学校良好的法制环境、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转化学生不良情绪等途径,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2.
庞博 《潍坊学院学报》2010,10(5):132-132,160
目前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教材简、课时少、实践性欠缺、学校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多种问题,对此,应厘清法制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实践环节,培养法律志愿者,以期达到促进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与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对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和科学实施。广大教师在使用2013年新修订版教材时应不断深化研究,增强问题意识和需要意识,开展专题式教学,真正实现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换,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加强他们的法制教育,使其学法、懂法、守法。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准确定位,高校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效果,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掌握和宣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法律思维习惯,努力树立法律信仰,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5.
刘泳平 《科技信息》2010,(20):43-43
必备的法律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要件.然而,在实践中心高校法制教育并没有真正重视,传统的法制教育模式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陈訸 《科技信息》2013,(26):228-228
我国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时间,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法律意识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法律教学实效性较低,本文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法律教学实效性提升对策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对江西三所理工科院校900名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的抽样调查显示:理工科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但知识结构的不平衡性明显;有基本的法律观念,但"表里不一"的矛盾性突出;有一定的法律信仰,但"崇法尚制"的坚定性不足;能解决简单的法律问题,但法践行能力仍然低下。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高校法制教育滞后...  相似文献   

18.
增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实现法律知识之积累与法律智慧之形成的互动.法律知识是法律智慧的前提和基础,法律智慧是法律知识的内化和升华,法律智慧的获得反过来又会促进法律知识的接受、理解、运用与创新.实现大学生法律知识之积累与法律智慧之形成的互动,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领悟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法律智慧.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2011年对南阳理工学院、平顶山工学院、安阳工学院、洛阳理工学院等河南省四所地方理工院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法律素养状况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当前河南省地方理_丁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并对造成该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提高河南省地方理工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多种有效对策,最终让高校法制教育真正成为大学生知法、懂法、信法、守法、护法的行动指南,并为河南省地方理工院校在校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犯罪黑数大量而普遍存在。它是在司法机关、学校、犯罪大学生、受害人及知情人的“合力”下形成的。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黑数必须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预防大学生犯罪,必须严肃执法,正确处理大学生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