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苏省的苏北地区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苏北经济,缩小与苏南地区的发展差距,是实现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促进江苏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集群能够通过深化产业分工、大力吸引生产要素集聚,促进集群内企业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区域品牌及集群文化,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本文结合苏北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的现状,提出苏北地区要立足当地优势,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着力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品牌建设和制度创新,促进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陕北为例,探求区域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动态变化。方法基于陕北及相关区域面板数据,以地理区域系统为视角,分析了2001—2010年陕北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陕北公路交通近10年发展迅速,陕北公路交通运输超过陕西和关中的发展水平,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大,尤其榆林公路交通运输对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贡献增幅最为迅速,但榆林累积贡献最小。结论落后和转型区域的公路交通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但较长时间的发展契机能够使其达到质的飞跃;对于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利交通政策是条件,区域自身经济增长点是关键,单靠有利的交通政策作用,没有区域自身经济的增长作用,无法使公路交通运输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陕北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及原因,根据恢复生态学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原理,提出了陕北地区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厘清区域经济间空间组合关系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界定区域经济空间极化、集极、孤极、次集极、次孤极、外围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为例,运用半变异函数、空间间隔自相关图、三指标方法等对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具有结构性(规律性)属性,呈现多核心结构形态,全局空间极化结构形成集极-孤极-外围模式,沿江地区呈较为成熟的集极-孤极-次集极-次孤极-外围模式,沿海地区和沿京杭运河(江北段)地区呈不成熟的孤极-次孤极-外围模式,沿东陇海铁路线地区呈发育程度低的次孤极-外围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陕北地区经济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区域城乡差距在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也受到一定影响,寻找一条适合陕北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梳理陕北地区特有的经济及乡村地域发展特征,分析该地区现状城乡统筹存在问题,提出陕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路径。在延安市和神木县的城乡统筹规划中,通过分区域引导、城乡的"聚"与"减"和突出生态保护3种战略思路的引导,统筹安排各类城乡发展要素,促进延安市和神木县的城乡融合发展。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是陕北地区城乡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找到适合陕北地区城乡发展的路径,才能切实促进陕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科技园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以长三角为例,在分析该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大学科技园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与作用机制,为把长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旅游经济地区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中国旅游经济地区结构的总体格局及区域经济地协调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旅游经济地区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等教育以其培育人才、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地方政府应从实现区域战略目标的需要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地方高校统筹规划、正确引导、合理配置资源,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以浙江省公路和水路运输为例,公路货运周转量对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然后是第一产业;公路旅客运输对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然后是第一产业,而水路旅客运输由于便捷性受到限制,已渐渐萎缩,对三次产业的发展贡献不显著。交通结构对区域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与水路比较而言,浙江省的公路对区域经济增长总量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公路客货运输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与低等级公路比较而言,浙江省的高等级公路对区域经济增长总量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公路客货运输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福建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得以快速增长.但是,与东部其它地区相比,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福建经济发展速度.本文通过横向比较,主要指标采用人均的方式,分析福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物流园区的产生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率,同时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发展极的作用。物流园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一是使经济数量得到增长;二是使经济结构得到更好的调整;三是使经济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物流园区的产生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率, 同时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具有发展极的作用.物流园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一是使经济数量得到增长;二是使经济结构得到更好的调整;三是使经济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组件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模型的实现方法 ,给出了系统功能模块的组织结构、数据仓库的三个层次以及模糊评价数学模型的建构步骤。区域经济发展评价系统为确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许多自然保护区都已进行旅游开发.但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及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因素而导致的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与生态失衡等问题时有发生.本文探讨了如何用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思想,从培养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资源,提倡节俭的旅游方式等几方面入手,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使保护旅游资源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而促进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魏艳  杨迅周  刘夏茹 《河南科学》2000,18(2):217-220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 ,受到各国的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并介绍了知识经济的含义、特点以及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解决蓝色经济发展的预测问题,该文将混沌理论同战略预测相结合,首先以蓝色经济发展系统的时间序列状态向量、政策向量和随机力为参量,分析了该系统形成混沌状态的条件;其次通过该系统劳动生产率动态增长模型的建立过程,综合考虑系统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的变化,并利用单驼峰曲线和Lyapunov指数,分析了系统处于平衡与稳定、分岔与分形以及混沌状态的程度及参数条件;最后,讨论了可控的经济政策组合对蓝色经济发展系统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可控的政策力对蓝色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而为某区域在复杂条件下管控蓝色经济发展并进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论述了研究基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基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重点以及实施领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城市建设就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消除噪声、吸烟滞尘、美化生活。从长远看,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规划,统一管理,逐步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因地制宜地引导城市发展。把城市逐步建设成为既适宜于人类生存,又适宜于经济迅速发展,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然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知识经济,作为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将以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有力推动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为消除人的异化和为人的充分、自由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知识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类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各方面能力,才能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宁南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特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限制因子的分析,认为“贫困型”的区域特征对该区生态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是缓解脱贫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