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考古文化发展序列上的简略比较 笔者在前文论及,三峡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亦形成过光辉灿烂的史前文化。但这种史前文化其后的发展轨迹并不是单一而孤立的。从目前在鄂西北地区发现了不少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遗存来看,发达的中原仰韶文化曾自陕南和豫西北向此地区扩展,形成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向该地区渗入的态势。那么,地处川东鄂西的整个三峡地区,其后是否也曾接受过早期先进的中原文化的影响?这倒是一个令人颇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为了能说明这一点,同时也为了能进一步论述三峡地区盐资源与早期中原文化因素融入的关系,还不得不首先从考古文化发展序列的角度略作比较,以为后文铺垫。  相似文献   

2.
盐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盐介入人类生活诸多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它所表现出的不可思议的魔力,启发我们将盐视为一种内涵丰富的人类文化现象加以审视。主要从维吾尔人关于盐信仰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习惯法三方面来阐述盐在维吾尔民众生活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探讨维吾尔民族盐信仰形成的原因以及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角度,通过论述人类水事活动确定了“水域文化”的定义及类型;分析了水域文化的时空机制规律,为水域景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编后记     
本期“三峡库区经济文化开发研究”特色专栏仍推出5篇文章.任桂园的《三峡地区盐资源与巴族起源及社会流动的关系》是他的“三峡盐文化简论”系列文章之三.该文以三峡地区丰富的盐资源和悠久的开采历史立论,在综合与辨析了三峡地区远古巴人起源及其迁徙的诸说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地区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力创大溪遗址的先民即巴人祖先之新说,并进而整合出巴族各创社会流动之轮廓,力图解开这一扑朔离的巴族历史之谜.实际上三峡文化不仅体现为一种历史存在,更体现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而且正因为它生长在我们身边,因而对我们也更加亲切,更有意义.程地宇的《追求永恒——魏靖宇抽象艺术论》与白苇的《谢声小创作谈》便是对现实的三峡文化现象的一种探讨,前文对奉节白帝城文馆所所长魏靖宇独特的沉木艺术加以了研究,后文对四川五一日化总公司工会主席、万县市文学院专业作家谢声显的小说创作加以了评论,虽然难免带有个人的局限性,但对三峡艺术与文学的理解与建设也是一种启迪.如何利用移民迁建的机遇,加速发展三峡库区的经济,是三峡库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王世傅《三峡库区乡镇迁建区农村移民之我见》以乡镇迁建为切入点,谈了自己的思考.我们期待着有更多角度和更深层次的探讨.本期历史与文学  相似文献   

5.
谈谈武术教学的科学性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哲学、文化的高度论述武术从生产活动、阶级斗争的长规动态行为发展成为一门较为纯粹的体育运动的历史过程,从“对立统一规律”、“传统文化影响的双重性”、“爱国主义教育”三个方面,较为深入地分析“武术教学的科学性原理”。  相似文献   

6.
小麦耐盐机理及培育抗盐品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整体耐盐性、膜的结构功能、核型结构及盐激蛋白合成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小麦耐盐机理的研究情况并简要论述了培育小麦抗盐品种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试从人类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角度阐述人类社会的体育现象。并从几个方面论述了体育与人类各种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提出:体育是人类一种按意图对自然物——人体进行转化的活动过程这样一个新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8.
陈妙凤 《科技资讯》2010,(19):255-255
信息资源包括传统文献资源、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多媒体在内的、涵盖范围较广的各类信息资源。本文从信息资源组织的定义、信息资源组织的作用和信息资源组织的方法及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分类等方面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姓名是用来指称某一确定的个人并与他人相区别的标志。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复杂的社会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也是帮助人们从侧面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心理、宗教、习俗等信息的一个窗口。本文从英汉语姓名的结构特征、拼写方式、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英汉语姓名的异同作了一些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活动现象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步产生,按照荷兰人类学家皮尔森的观点.“文化”这个词。意指一个某种实体.这种实体更多具有了动词的含义,意指一个过程。因此人类产生后。所进行的劳动、交换、分配等一切实践活动都是文化产生的根源。人类从其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文化的创造。商贸作为人类社会特定群体的活动.它的每个行为都蕴含着特定时期社会成员的文化心态,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正如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所说:“文化是无所不在的”。所以文化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它不是僵化地单指某种实体.而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作为与行动。是不同文化主体不断相互互动、背离的过程。这表现在闽台商贸文化上犹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维管植物抗盐生理的某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有关维管植物抗盐生理的几个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讨论:(1)维管植物体内的离子浓度和细胞区域化;(2)盐度对维管植物生长的抑制;(3)维管植物的抗盐机理。  相似文献   

12.
漫话城市     
千百年来,人们在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中,不停地与“城市”这个名词打交道。但究竟什么叫城市,却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不论是本世纪初德国的拉采尔(F·Ratzel)的以形态为特征的城市定义,还是以后的许多职能性城市定义,都只反映了城市的部分性状。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城市的研究,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和经济载体,已吸引许多学者对它作专门研究,出现了各有侧重的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城市文化、城市建筑、城市土地、城市气候、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和城  相似文献   

13.
文化心理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取向,它不仅对人的行为方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科学研究作为当今社会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受到文化心理的影响。本文从中国文化心理较为典型的中庸思想、面子观和身份观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文化心理对我国科学研究发展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化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它在文化环境中研究语言及其与文化的关系。这一术语是八十年代末中国的一些青年语言学工作者提出的。这容易使人误会,以为这是一门新的学科。其实,国外早已有“人类文化语言学”,它指的是对人类学和语言学之间跨学科的研究,其注意力集中在作为人类文化要素的语言上。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德指出:“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整个问题属民族语言家的研究范围……民族语言家注意研究与社会、文化、以及人类行为有关的语言结构与语言使用”。可见,从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看,文化语言学与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15.
作者曾对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编辑提出了一个定义:编辑是外载信息优序化的文化缔构活动。本文中作者又从载体信息、优序化和编辑地位三个方面对编辑定义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工程建设用地信息管理系统”是“工程建设用地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对土地管理部门的基础资料和信息进行统一分类和集中管理.本文对该系统从研制背景、数据库结构、整体结构、基本技术和未来发展几个方面,作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盐》是秦巴子一首充满理性光辉的骨气奇高的诗作。它的意旨潜藏得较为深沉,但通过披文入悄的细研,我们就会发现,“盐”这一物象始终被一种尖锐的理性之光所眩惑着、洞彻着,诗人藉此表现了对人类生存的深刻理解,将“盐”提炼为中华民族在苦难中锻就的顽健的生存意志和人格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科技资源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被称为“第一资源”。一般认为,科技资源体系由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三个方面组成,其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的产出数量和质量,关系到全社会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9.
大理古代图书流通史是大理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的图书流通中,大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诏大理历史文化”。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其价值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两个大方面来探析“设计”学科的研究范围,一方面探究“设计”学科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广义设计、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另一方面探究“设计”学科研究中的五种视野:文化视野、哲学视野、方法论视野、“造物”视野、市场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