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结合大量的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对比分析了空间维度词"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深"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时间域、颜色域、社会地位域和程度域。  相似文献   

2.
"重"和"heavy"在隐喻化过程中存在高度一致性,这是源于人们共同的原型体验和认知框架。但在两种语言系统中,投射域并非完全相同,即使在同一投射域,其投射范围与投射意义也并非完全一致。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本身规约性作用的差异,主要从句子构式的差异来探讨"重"和"heavy"隐喻化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空间维度词“深、浅”的认知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隐喻原理分析空间维度词“深、浅”的初始意义及其向不同概念域的投射过程和投射依据,说明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中,头的地位举足轻重,维汉语言中有关"头"的隐喻表达比比皆是。本文主要从"头"向非人体域的投射,"头"向空间域的投射及"头"和人体域内部其他器官之间的投射三个层面考察维汉语言中"头(■)"的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的角度,研究汉英语言中“辣”味觉的概念隐喻。经过研究发现: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辣”味觉隐喻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从而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共性和差异。汉英“辣”味觉概念隐喻的投射域大体相同,主要包括:听觉/视觉域,性格/方式域,情感域,性质域,但在隐喻意义上,二者呈现出诸多差异,这是由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主要基于两个隐喻系统:"时间在动"隐喻系统和"自我在动"隐喻系统。分析这两个隐喻系统在汉语"前"、"后"时间表达中的表现,发现汉语使用中"前"、"后"不对称,并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意象图式理论与隐喻认知理论,解析了空间介词on的多义形成过程。分析中发现,一词多义就是人类通过隐喻把一个概念域向几个概念域转用的结果,并且,概念域间之所以能够发生投射就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意象或意象图示。  相似文献   

8.
英汉民族"马"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理解英汉语"马"概念隐喻奠定了认知基础。通过隐喻认知,"马"实现了从特定的具体概念向多个抽象概念的转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对比分析英汉语中的"马"概念隐喻投射,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共享大多数"马"概念隐喻投射,但是英汉语各自特有的"马"概念隐喻投射分布不均衡。进而也证明了认知的重合性决定了英汉语"马"概念隐喻的偶合;认知的差异性导致了英汉语"马"概念隐喻的失配;认知的趋同性推动了英汉语"马"概念隐喻的交融。  相似文献   

9.
赵伟兴  韩媛媛 《科技信息》2012,(30):31+33-31,33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牛"为例,对比和分析了汉英语中指称人的动物隐喻。分析结果显示,汉英两种语言共享了"牛"概念的大部分隐喻投射,而少部分投射则为汉英语所各自独有,反映了两个民族在思维层面上存在的同一性及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提示”义“看”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表达存在三个平面或领域——现实域、认知域、言语行为域。担心——认识情态标记词“看”的产生源于现实域“提示”义“看”在认知域的投射,是后者在言语行为域缩合。而不同领域的“提示”义“看”往往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原型句式和基本句义。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息息相关,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紧密相连。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对英、汉语中的"猪"和"狗"进行图式映射析比,从中发现其意象图式结构能从始源域分别被投射到目标域之上,使得我们能够认识周边更加复杂的事物。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12.
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等理论分析了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白”的认知语义,探讨了这两种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认知语义异同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角度对英汉纵向空间维度词“高/低,high/low”的隐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由于英汉两民族对物理空间共同的感知体验,在对“高/低”空间特征的认识上表现出相同的一面:空间维度的意象图式大致相同,都存在由空间域向“数量及类数量域”、“社会地位及等级域”、“品质与道德的评价域”、“情绪域”、“感官域”、“时间域”及其他维度的投射,并且在这些隐喻域中,双方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方法。然而,由于两个民族在文化、风俗习惯、历史经验和认知方式上不尽相同,因此空间概念在隐喻性地构筑其他概念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语义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非展示性的推理过程,语义理据则是这一过程的关键。以英、汉颜色词"红"与"黑"为例,说明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探究不仅可以从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系统内部入手,还可以从认知主体入手,根据联想意义、情感意义和语境意义得出隐喻认知的语义理据。  相似文献   

15.
语言表达存在三个平面或领域--现实域、认知域、言语行为域。担心--认识情态标记词 "看"的产生源于现实域"提示"义"看"在认知域的投射,是后者在言语行为域缩合。而不同领域的 "提示"义"看"往往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原型句式和基本句义。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以人体部位或器官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的潜在相似性为基础,对潜在的相似性进行认知突显的助推,通过隐喻进行跨域投射,借助于形貌、位置、功能投射这三种主要模式,从而有效地建构起人体词语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BNC英语国家语料库,参照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对隐喻的定义,对汉、英基本颜色词"蓝"与"blue"的隐喻进行系统、深入的对比研究,从而增强人们对颜色隐喻认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比较英语和汉语视觉域中的概念隐喻。英语和汉语在视觉域的概念隐喻基本一致,即从视觉域(属身域)向思维、情感、态度(属心域)投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子隐喻上。这反映出不同的语言系统体现了相似的认知过程,人类的隐喻性思维方式具有基于其身体经验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9.
委婉语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分析委婉语中的隐喻机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解释了委婉语的认知理据。隐喻把两个属于不同性质和范畴的事物或概念,通过联想的媒介加以类比和映射,即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概念隐喻具有突出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而同时掩盖其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量的语料分析,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颜色词“红”在英汉语中存在共性与个性。共性有:受欢迎、革命、共产主义、成功、旺盛、害羞、救助、色情、危险、生气等。英语特有的概念隐喻投射有负债、被抓现行等三种情况,汉语特有的概念隐喻投射有红利、婚礼、美貌的女子等五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