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语义角度看,汉语的大多数动量词都源于"行走"义动词。汉语动量词的形成大多经历了"行走"到"频次"的转化过程,而这个转化过程大致经历了"功能扩展"和"代入"两个阶段,"转喻"则是促使"行走"义动词演变为动量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说“给力”     
"给力"一词已进入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范畴,并成为热门词语。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给力"这一新兴词语加以分析,并从认知角度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3.
"红"与"Red"的语义扩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汉语“红”和对应的英语“red”的语义扩展模式进行对比发现,在两种语言中,两个词的原型义都是“火或血的颜色”,虽然语义扩展的路径基本相同,不同的文化视角使两千词的语义产生了差异。颜色词通过表达相应的颜色概念,把客体,颜色和主体三方面联系在一起,使颜色词不仅指称了颜色概念所表达的客体方面的特征,而且还表达了颜色在人的主体方面所能引起的一切刺激反映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常常被称为“拟声词”、“拟态词”,即“才ノマトベ(onomatope)”是极其丰富的一门语言,日语文章及会话中大量使用。学界从各个领域对“才ノマトベ”进行研究,但对在“拟态词”的下级分类中出现的“感觉拟情词(gijyougo)”和“感情拟情词(gijyougo)”为中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むかむか”作为具体实例,通过对“拟声拟态词词典”、日语语言文字数据库及日本明治以后的文学作品里出现的部分例句的使用实态的分析,记述了单一的“才ノマトベ”是如何实现其范畴间的转换和意义上的扩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典型范畴观,从“词”与“范畴”联系的角度重新阐释传统词汇语义学的词汇演变方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隐喻构词和词义转移,同时讨论了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黄建玲 《科技信息》2011,(33):148-148,133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以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为理论基础,以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红"为例,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作为认知研究的工具,西方经典哲学中的"范畴"和"概念"体现了哲学家们探索世界、语言、心智的视角和方法,相对容易把握;现代认知科学中的"范畴"和"概念"既反映了学者们的各自取向,也掺杂着研究中的思维混乱,情况非常复杂。从认知本身的多个维度,在同一平面内对"范畴"和"概念"进行考察是个新的思路,也呈现出了一幅较为清晰的图景。  相似文献   

8.
介词"为了"和"为着"同属于因事介词,在语义与句法表现上有联结也有分工与侧重。二者在句法表现上的不同分工侧重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的语义处在从目的范畴到因果范畴的连续统之中,侧重于表达"目的"范畴,而"为着"则处在从因果范畴到目的范畴的连续统之中,侧重于表达事件行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有大量的量词,而英语中没有"量词"之称。但各种语言都有办法表达量,只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不同语言的特点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认知视点的差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认为汉英语的"量"结构差异均为人们的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结构化和类比思维所致。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开启了词汇教学的新篇章。在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付诸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在教学中从基本范畴词和词的原型意义入手,根据隐喻、转喻等认知手段扩展词义,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词汇意义的理据,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以达到扩大学生词汇的广度知识与深度知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词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吃"的搭配是汉语动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吃"与各类词搭配所表达的意义有模糊、不确定的特质,这其中往往涉及语用充实问题。语用充实是根据语境,把交际中的不确定因素确定化的过程,包括语用扩展和语用收缩两个方面。研究表明,在解读"吃+N"结构时,不能只关注动词的原型意义,还要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其中所涉及的语用充实,找出最佳关联,从而理解准确的交际信息。  相似文献   

12.
"翻译对等"是翻译学界一直关注的热点话题。认知语言学对原型范畴理论很好地予以了解释。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翻译对等"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认知主体结合客观世界和源语,在正确理解原义的基础上,找到目标语中相应的具有相似属性的原型范畴。  相似文献   

13.
汉语介词框架"PX时"通常在句子里中做状语,常被看做是汉语的同时性时间结构。通过对一系列的语言事实考察发现,它在表达时间范畴时既可以与句子的主要谓语动词是同时关系,也可以是非同时关系。在语义虚化的促动下,这一介词框架还能表达假设关系和条件关系。  相似文献   

14.
韩语中的“ ”“ ”都是韩国社会对于指代或称呼已婚妇女时使用的高频率的词语,两词在词义上相似,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相互替换使用。由于近年来媒体的导向、语言变迁等原因,导致社会对两词的认知差异日渐明显,现在两词在使用的范围、意义、感情色彩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 ”“ ”的使用方式、使用语境、使用范围以及作为称呼语的使用事例分析,探寻两词的使用范畴和使用规则。  相似文献   

15.
金仁旻 《科技信息》2007,(17):150-150,92
英语和汉语都大量使用颜色词。"红"作为常见颜色词在汉英表达中频繁出现,有时能出现对应情况,但往往不能直接翻译,从而反映出两种语言系统的颜色词在不同领域的使用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就此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武冈方言中有丰富的"子"尾词,"子"尾语缀的结合能力特别强,不仅形成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三音节子尾词,而且"子"尾语缀还能跟"巴""法""场""牯""把""叶"等语素形成新的类语缀,这些类语缀又可以成为词干,与更多的语素组合成词。武冈方言的"子"尾语缀一般有成词、改变词性、区别词义、衍音的功能,以及表达感情色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李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6):110-111
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认为一个词的多个义项是从一个原型义项演变过来的,而各个义项是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而生成的。现以"break"为例,对英语多义现象产生的的原因和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生成语法和功能语言学对"there"存在句型无法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在认知语言学这一理论框架下,可以运用象似性原则、语法化、原型范畴理论和目标/背景(心理空间)法则等来解读"there"存在句型的生成、演变和多义性的拓展机制:"there"句型的认知理据是象似性原则;其发展演变则以语法化为依据;其多义性拓展机制则植根于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机制;目标/背景(心理空间)模式则阐释了人类空间认知倾向的同一性,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在解读"there"存在结构时,最好把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和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理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指示现象是通过词汇化和语法化,用词语来体现语言和语境的关系。其作为基本的认知范畴,涉及目标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本文首先概括了指示词和地点指示词的相关概念及研究,强调地点指示词的方位指示功能中语境和参照点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权威词典中"in front of/behind"的释义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对词典释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