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腰文鸟古纹状体粗核神经纤维联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顺逆行追踪法,对白腰文鸟的古纹状体粗核(RA)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端脑内发声控制的主要运动神经核团——古纹状体粗核(RA)除了与发声控制神经核团有纤维联系之外,还与其他神经核团有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2.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顺、逆行追踪技术,研究鸣禽类黄喉(巫鸟)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nXIIts)的中枢联系。向该核内微电泳入HRP后,发现在中脑背内侧核(DM)及端脑古纹状体粗核(RA)等处有密布的逆行标记细胞;在舌下神经气管鸣管支有标记纤维。结果表明,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接受中脑背内侧核和端脑古纹状体粗核的传入投射;由它发出的轴突组成舌下神经气管鸣管支。因此,黄喉(巫鸟)的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是延髓内发声控制的基本运动神经核团。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鸣禽粟鹀(Emberiza rutila)鸣啭控制核团内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高级发声中枢(HVC,high vocal center),古纹状体粗核(RA,the robust nucleus of the archistrialum),X区(Arca X)3个前脑核团内有GABA样免疫反应出现.HVC和RA中GABA能神经元胞体大小存在性别和季节间的差异.结果提示GABA能神经元可能参与了鸣禽鸣啭的产生和鸣啭学习。  相似文献   

4.
虎皮鹦鹉发声控制神经核团雌雄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成年和幼年鹦鹉的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yperstriatum Ventrale pars Caudale nucleus,HVC)、古纹状体粗核(Nucleus Robustus Archistriatlis,RA)和嗅叶X区(AreaX,X)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发现:发声行为已经得到雌雄分化的成年鹦鹉的发声行为未得到雌雄分化的幼年鹦鹉,它们的发声控制神经核团的均存在着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应用尼氏染色及脑啡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鸣禽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间脑听觉中继核--卵圆核(n. Ovoidalis Ov)中心核及其壳区(shell)的形态学特征,再应用神经示踪剂BDA (biotionylated dextran amine)对壳区的神经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 脑啡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较尼氏染色更能区分中心核及壳区,仅Ov壳区存在脑啡肽纤维或细胞,而中心核几乎不存在;(2) Ov 壳发出纤维投向端脑听区L2b, L1 ,L3,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nucleus VMN)和下丘脑前内侧核(n. anterior medialis hypothalami AM); (3) Ov壳接受端脑古纹状体粗核(robust archistriatum RA)壳区、中脑背内侧核(mesencephalicus lateralis pars dorsalis MLd)与丘间核(n. intercollicularis ICo)界面区的投射.首次发现鸣禽卵圆核壳区同非鸣禽相似,也与下丘脑有神经投射联系,它为听觉发声引起内分泌活动及有关行为的改变提供了神经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Wistar雄性大鼠,研究麻醉状态下电刺激大鼠前庭内侧核对其胃酸分泌、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影响。用灌流法收集胃液,比较电刺激前庭内侧核前后胃酸分泌量的变化,同时记录心电图和呼吸频率。结果显示,电刺激过程中以及刺激结束后的胃酸分泌量与刺激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刺激过程中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增加(p<0.05)。大鼠前庭内侧核的兴奋引起呼吸频率和心率的显著改变,但不引起胃酸分泌的变化,原因可能与大鼠无呕吐中枢有关。  相似文献   

7.
麻雀端脑听区的纤维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麻雀上,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顺、逆行追踪方法研究端脑听区(L)的纤维联系,结果发现:端脑听区(L)的纤维投射到端脑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并且接受丘脑卵园核(OV)的纤维投射,这就提示:端脑听区(L)除接受听觉的传导路中第四级中继站——丘脑卵园核(OV)的纤维投射外,还发现纤维投射到发声控制的高位中枢——端脑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也就是说端脑听区(L)既是听觉的高位中枢,也与发声学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DNA,ABC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成年画眉(Garrulax canorus)和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端脑神经前体细胞的产生和分布特点.结果如下:1)胸肌注射BrdU短时程组(存活1~5 d),在端脑室带区外侧壁(LVZ)有大量的新生标记细胞,并在纹状体腹侧的室带区(VZ)形成标记细胞增殖热点;2)注射BrdU长时程组(存活15~30 d),在画眉高级发声中枢(HVc)、HVc壳、高位发声运动中枢———古纹状体栎核(RA)内有一些新生标记细胞,在端脑靠近LVZ的区域有较多的标记细胞,但在白腰文鸟的HVc、HVc壳、RA内未见到标记细胞.结果表明:1)新生神经细胞起源于端脑VZ;2)画眉每天都有一些新生神经前体细胞迁移到HVc和RA内,而白腰文鸟成年后HVc和RA很少有新生神经细胞代替旧的神经元,这与白腰文鸟成年后不需要学习新语句的行为是一致的.推测在画眉HVc和RA内能不断地产生新生标记细胞,这可能与它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鸣啭语句有关,而且这些新生的细胞在雄、雌画眉中可能具有同样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级发声中枢(HVC)和古纹状体粗核(RA)是位于鸣禽前脑的两个主要鸣啭控制核团,以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两种鸣禽栗鹂(Emberiza rutila)和燕雀(Fingilla montifringilla)为材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两种鸣禽HVC和RA内胆碱能神经元的胞体大小和密度进行了观察、发现ChAT样免疫反应具有性别差异。这一结果提示胆碱能神经元可能在鸣啭的产生和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HRP)对白腰文鸟(Louchura striata Swinnoei)的中脑丘间复合核背内侧亚核(DM)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脑丘间复合核背内侧亚核的传出纤维投射到臂旁核腹外侧(PBVL)、凝核(nAm)。舌下神经气管鸣管亚核(nXⅠts)和后凝核(nRAm)。由此证明:中脑丘间复合核背内侧亚核(DM)既与发声运动有关,也与呼吸调节和体感传入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目前在采光屋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改—1”玉米自交系是由“330×oh43HtHt—早”组合中经多代选株自交而成。“自改—1”自交系既保持了“330”自交系主要优良性状,又克服了“330”的缺点,并提高了抗病能力、缩短了生育期。是一个自身产量高、配合力好、早熟、抗病、抗倒、抗旱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理想自交系。“自改—1”玉米自交系具有较高的配合力。“自改—1×黄早四”杂交种(原名廊玉2号),已被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冀单15号”。“8112×自改—1”、“1984×自改—1”参加了省区域试验。“自改—1×掖107"、“自改—1×23”等组合在多点试验评比中表现突出。这些组合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小儿脑电图描记比较困难,提出了描记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利用利多卡因治疗26例眩晕进行了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介绍1995-1997年间B超对32例不孕妇女卵泡发育情况的监测方法及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在粮食检验中大米的加工精度与色泽,品种和水分的关系及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观察200例急性传染病婴幼儿,提出了运用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护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修建水库后水域面积的扩大必然会引起一些气候要素的变化。本文根据岗南、黄壁庄水库地区建库前后多年的降水量统计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和综合系数法,比较科学地分析了大型水库水体对其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建库使得该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嫩江县近几年来基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工程施工中质量最为重要,本文通过亲身经历对确保工程质量做了比较实际的论述,对实施施工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