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蕴渝  吴季辉 《科学通报》2009,54(8):1017-1022
从结构生物学角度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十分重要.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是目前结构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该方法具有其他技术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可以在接近生理条件下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 特别适合研究瞬时存在的动态复合物. 该技术是少数几种能够提供无结构或有部分结构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折叠过程等多方面信息的方法.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还可以在多种时间尺度下提供蛋白质的动力学信息. 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核磁共振波谱实验室的研究实例对上述观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纪涛 《科学通报》1981,26(16):982-982
二维核磁共振波谱学是七十年代中期出现的核磁共振领域中的最新技术之一。其中所谓二维傅里叶变换波谱学(2DFTS),是把时间坐标轴分为三个周期:预备期、发展期和检测期,并在适当的时刻加上射频脉冲,就可以得到依赖于两个时间变量的函数S(t_1,t_2),对此函数进行双重傅里叶变换,得到依赖于两个频率变量的函数S(F_1,F_2),这就是二维的核磁共振谱。它使核磁共振谱图的谱峰由平面变成立体,从而变得直观、简单、便于解析。把自旋回波方法与二维傅里叶变换方法相结合产生了二维J谱学方法,它不仅能把耦合常数与化学  相似文献   

3.
季大雄 《科学通报》1986,31(7):504-504
通常测量原子核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_1多采用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PFTNMR)方法。这种方法中,样品的各种化学环境中的原子核都处在激发态。快扫相关核磁共振(RSNMR)方法可在其它化学环境中的原子核处于基态情况下,测量某化学环境中的原子核的T_1,这对深入研究弛豫过程及不同基团原子核间的相互作用十分有用。另外,连续波谱仪上配备小型计算机及相应接口,即可进行RSNMR谱测量及T_1测量,因而提高了连续波谱仪的功能。该法现已为人们所研究。我们在RSNMR谱测量系统上实施了T_1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徐广智 《科学通报》1981,26(24):1520-1520
近年来,核磁共振用于肿瘤研究引起了广泛注意。Damadian等曾用1~H脉冲核磁共振测定了正常大鼠及接种Walker肉瘤与Novikoff肝癌大鼠各种组织的自旋-晶格弛予时间T_1及自旋-自旋弛予时间T_2,发现用T_1及T_2的测定值可以鉴别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其后,将此技术用于活鼠尾部的黑色素瘤测定,为核磁共振直接研究活体开辟了新途径。继之,Hollis等又对人体各种组织作了测定,亦得到类似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一德 《科学通报》1986,31(17):1299-1299
铁磁材料中各种同位素核的核磁共振频率分散在很宽的频率范围。例如,铁磁体中3d元素的核磁共振频率处于15MHz到800 MHz。在这样宽的频率范围进行核磁共振研究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非相干自旋回波法。当测量比较宽的谱线时,这种方法是适用的。所以,已完成的铁磁体核磁共振实验中的大多数都是用非相干波谱仪完成的。但是,与相干接收法相比,非相干接收的缺点是难于获得真正的核磁共振谱线。本文将对引起测量谱线发生畸变的原因进行讨论,进而提出对非相干法的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如果改进谱仪的结构和测量方式。在测量窄谱线时,用非相干法可以得到与相干法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蒋大智 《科学通报》1985,30(7):560-560
近年来,我们在建立核磁共振数据库的过程中对化合物及其子结构的检索方法作了研究,采用预检索并发展了一套参数检索技术,建立起一个比较简便快速唯一性很好的~(13)C-核磁共振数据库化合物谱图数据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7.
由于富勒烯C_(60)特别的结构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自从C_(60)能够大量制备以来,很多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其作为功能材料的应用方面.在C_(60)的化学修饰方面,如氧化、卤化和氢化等,常常得到难以分离的混合物.1993年,Friedman,Wudl等人提出了C_(60).的衍生物可以抑制艾滋病毒酶HIV,给C_(60)的应用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研究了C_(60)和生物活性物质8-叠氮基腺苷的反应,合成了水溶性C_(60)衍生物C_(70)H_(12)N_6O_4.并用质谱、紫外可见光谱、~(13)C核磁共振谱、~1H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iedman,Wudl等人提出了C_(60).的衍生物可以抑制艾滋病毒酶HIV,给C_(60)的应用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研究了C_(60)和生物活性物质8-叠氮基腺苷的反应,合成了水溶性C_(60)衍生物C_(70)H_(12)N_6O_4.并用质谱、紫外可见光谱、~(13)C核磁共振谱、~1H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邬学文 《科学通报》1985,30(18):1384-1384
核磁共振(NMR)谱测量通常采用连续波核磁共振(CWNMR)和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PFTNMR)两种方法。前者能测量样品的全谱和部分谱,谱线不失真,但灵敏度低;后者灵敏度高,但测量部分谱、避开大溶剂峰等还存在不少问题,并有谱线强度异常现象。Dadok1974年提出了快扫相关核磁共振(RSNMR)方法,其灵敏度接近于PFTNMR方法,又能获得不失真的全谱、部分谱等,成为近十年人们不断探索的一个NMR新方法。它是利用  相似文献   

9.
林乔源 《科学通报》1986,31(20):1598-1598
目前鉴定中国漆的方法仍是古老的经验的定性方法。我们希望能用更先进的科学方法,以便达到定量分析阶段。因此,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鉴定中国漆质量优劣的新的测试方法。用小量生漆溶于CCl_4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加TMS作内标,得样品。从核磁共振频率为200MHz的谱图积分曲线,我们算出了各类质子数的相对比值。从结构式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与科学同样重要”,这是对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NMR)做出开创性工作的理查德·R·恩斯特(RichardR.Ernst)。与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斯蒂法妮.哈里斯(StephanieHarrisl在林道会议上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哥伦比亚大学和长老会医院合作的医学中心于1983年10月研制出一种核磁共振扫描仪(unclear-magnetic resonance scanner),它能够精确地探测出人体内正在死亡的机体组织,医生借助它能诊断  相似文献   

12.
薛思佳  柯少勇 《科学》2004,56(3):12-14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用来研究物质分子结构及物理特性的光谱学方法,它经历了从1960年代的连续波(continuous wave,CW)技术到1970年代的脉冲傅里叶变换(pulse fourier transform,PFT)以及超导核磁共振等几个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年来脉冲傅里叶变换以及超导核磁共振的引用,提高了核磁共振谱仪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3.
以磁化率为对比剂的核磁共振快扫描梯度回波成像方法能够观测人脑功能活动的区域和过程,结合定位波谱技术可以定量分析人脑活动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为脑科学基础研究和脑疾病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本文详细介绍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实验方法,评述应用潜力,并建议用这一最新科技手段研究和发展中医学.  相似文献   

14.
孟庆安 《科学通报》1983,28(15):910-910
随着核磁共振谱仪越来越完善,人们能更精确地测量核磁共振参数,从而给理论的发展以新的促进作用。本工作对氯化钠单晶中~(23)Na的核磁共振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以下简称FID)进行了重新测量,讨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核磁共振成象是近2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技术。自从1973年Lauterbur发表第一篇核磁共振成象(NMRI)论文以来,这一技术发展很快,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核磁共振成象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煤结构的研究中。然而,由于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同时在固体煤中质子间存在有强的自旋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能使T_2值变小,并且导致谱线增宽,因此限制了成象的分辨率。目前有关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的文献报道的很少。Dieckman等人通过使用多脉冲质子去偶技术和投影重建核磁共振成象方法,获得了几个干燥煤样的二维核磁共振图象,并区分了他们的基本微观结构。空间分辨率约为200μm。我们用吡啶饱和蒸气处理了抚顺西露天长焰煤和老虎台气煤等几种煤,通过质子密度成象,观察了进入煤样中的溶剂的分布情况,并获得了一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科学》2004,(11):42-42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索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 2002年:英国科学家约翰·劳尔斯顿和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在研究基因如何控制器官发育和细胞死亡过程方面作出了杰出贡  相似文献   

17.
马志茹 《科学通报》1997,42(11):1159-1162
<正>核磁共振成象是近2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技术。自从1973年Lauterbur发表第一篇核磁共振成象(NMRI)论文以来,这一技术发展很快,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核磁共振成象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煤结构的研究中。然而,由于煤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天然有机物质,同时在固体煤中质子间存在有强的自旋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能使T2值变小,并且导致谱线增宽,因此限制了成象的分辨率。目前有关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的文献报道的很少。Dieckman等人通过使用多脉冲质子去偶技术和投影重建核磁共振成象方法,获得了几个干燥煤样的二维核磁共振图象,并区分了他们的基本微观结构。空间分辨率约为200μm。我们用吡啶饱和蒸气处理了抚顺西露天长焰煤和老虎台气煤等几种煤,通过质子密度成象,观察了进入煤样中的溶剂的分布情况,并获得了一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金属离子对鞘磷脂脂双层极性头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春波 《科学通报》1994,39(16):1482-1482
稀土毒理学以及稀土离子作为钙离子的探针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人们对稀土离子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广泛研究.作者曾报到了金属离子对DPPC脂质体的极性头构象的影响.鞘磷脂是神经组织细胞膜的重要磷脂组分,和DPPC有相似的极性头.本文利用核磁共振结合Raman光谱研究了金属离子对鞘磷脂脂双层的极性头构象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韩秀文 《科学通报》1990,35(15):1153-1153
含磷配体的有机过渡金属络合物广泛用来催化各种有机化学转换。而人们非常感兴趣的,是催化剂在固态中的性质和结构,随着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和研究的发展,含磷配体有机金属络合催化剂的固态核磁共振研究令人注目。分析、研究这类催化剂的固态结构的可行方法之一是  相似文献   

20.
核磁共振用于肿瘤研究是从1971年开始的,早期的研究仅限于动物及人体的组织,主要研究这些组织中质子的弛豫时间,发现它能鉴别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因而设想核磁共振技术能否作为癌肿早期诊断的工具.1973年我们利用自制的自旋回波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了小白鼠S_(37)肉瘤及L615小鼠的肿瘤组织的研究,也得到相同的结果.1975年起我们对肿瘤病人与正常人的血清进行了高分辨核磁共振谱的研究,首先发现了在化学位移为1.3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