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挟天子以令诸侯”看曹操的战略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曹操统一了北方,但随着统一进程的继续,曹操在战略上出现了失误:赤壁之战惨败,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导致了曹操没有实现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2.
汉末三国之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不少优势,为他统一北方赢得了不少机会和时间。但一直以来,人们对此多从政治角度予以解释,以为曹操"挟天子"取得的只是政治上的优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质上是曹操对其时儒家文化意识的正确运用,这一举措深蕴文化内涵,而曹操正以此形成了有利于自身强大的舆论和伦理道德优势。这种舆论和伦理道德优势在两汉以来所造就的社会环境里又因战争适时转化成了政治优势,从而使"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以政治面目出现。事实上,如果脱离了其时的文化意识环境,"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争论很大、很难定论的人物,然而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却是大家公认的,他的诗歌创作也为我们认识一个真实的曹操提供了一种途径和可能。通过对他前期诗歌《蒿里行》、中期诗歌《短歌行》、晚期诗歌《步出厦门行·龟虽寿》所表达的形象与所体现的思想进行分析,探讨了曹操思想发展的脉络,还原了一个真实可信的曹操。 相似文献
4.
5.
孙生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4)
曹操“唯才是举”之政策,非特限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而为自己集团选拔人才,也非特仅如陈寅恪先生之所论,欲摧毁“士大夫儒家体用一致及周孔道德之堡垒”,而为寒族地主阶级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内建立新秩序、新信仰。笔者以为,曹操“唯才是举”之政策,亦且还有针对汉末社会礼崩乐坏、上下失序之政治现实,及综核名实、矫正士风、整新吏治之作用目的在。因而笔者将前述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陈海燕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26(6):56-59
结合对背景史料的分析,考察汉末名士蔡邕与曹操二人之间的交游活动。蔡邕比曹操年长22岁,而曹丕曾声称"家父与蔡伯喈有管鲍之好",为后来的著名历史事件"文姬归汉"的动因做出了部分注解。二人或因共同的好友乔玄而相知,由对诗文、音乐等的相同爱好到性情相投,同时,从蔡邕善于知人、乐于奖掖后进的性格来看,他对当时尚无名气的曹操应有一定的知遇之恩。 相似文献
7.
曹操"挟天子"只可让少数诸侯服从其令归顺朝廷,却难以命令多数诸侯。主要原因有六:汉朝天子的合法性权威丧失殆尽;皇朝更代的五行学说让天下人从心理上感受到汉朝即将灭亡;曹操汉相身份受到天下人的质疑;天下诸侯都拥有私人军队,都在积极建立自己的霸业;社会志士多在寻找新的主人建功立业而非拥汉;次等君臣关系的固化形成了新的利益共同体。曹操"挟天子"也产生了集团内部拥汉派反对他代汉的严重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福兰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86-89
“山”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有的审美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曹操诗歌中“山”意象的内涵包括王者之气的象征、壮志豪情的表现和生命意识的抒发,这些描写体现了他超拔伟岸的英雄气质以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意识的慨叹。 相似文献
9.
10.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
刘勰评价建安文学气爽才丽而淫荡哀思,主要指向曹操的乐府诗创作。究其缘由,在于汉末魏晋由传统文用观向所谓文章观转型的诗学构建,以及被文学自觉说掩盖的创作实践中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曹操乐府诗兼具个体性抒情与文用观言志双重性的政治诗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七月中旬,日、美两国在华盛頓举行了日美貿易經济联合委員会第四次会議。最近,日本出席会議的大臣們已陆續回到东京。他們从华盛頓的会議上带回了些什么呢? 这次会議是美国在亚洲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动搖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美国把日美之間的这次会議作为推行它对亚洲的侵略和战爭政策的一个步驟。美国要求日本“早日确立反共軍事經济体制”,协助 相似文献
12.
自民党议席的减少和民主党议席的增加并不影响日本继续走其“总保守化”的路线。所谓“两党制”之形成,并不意味着日本选民今后将有两条不同道路的选择机会,而是意味着选民必须在殊途同归的两大政党当中作一抉择。 相似文献
13.
14.
几十年来翻译界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褒贬不一,批判者认为"信达雅"理论不足取。常谢枫先生撰文《是"信",还是"信达雅"?》批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自身存在缺陷,且给翻译事业带来危害,而"信"才是翻译的唯一标准。事实上,许多批判者都未能将"信达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更未能考量其历史背景,从而导致了理解偏差,误读了严复"信达雅"的本意并且忽略了"信达雅"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正小明在西华街一公厕门口看到,请文明如厕四个字被市民改成了请文明入厕。如厕与入厕到底应该是哪个?小明心里十分疑惑。的确,很多收费公厕门前有的写的是入厕5毛、有的摆放的是如厕5角的牌子。那么,到底是入厕还是如厕呢?如厕与入厕到底哪个正确?且看如读,本义是随从,旧时以女嫁为从人,所以如是女、口结构,在如厕一词中是到、往的意思。故如厕一词是到厕所,往厕所的意思。入读,独体字,进来或进去,跟出相对。故入厕一词是一 相似文献
17.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于日前不幸逝世,为了纪念他和他生前创立的旨在限制国际资本流动的“托宾税率”这一伟大构想,我们特别刊出此文。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优秀古典小说《西游记》里,有这么一段精彩的描述:修炼千年的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一大施骗术,一变村女,二变老妇,三变老翁。这三变都骗住了唐僧,终于被白骨精摄回妖洞。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尽管白骨精变成什么仁慈善良的模样,但三变不离其宗,妖怪毕竟是妖怪,吃人的本性是不变的;妖怪吃人前,也总是要变化成慈善的模样,用假象来骗人。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笔者在一本管理类的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高福利"害了诺基亚》的文章,文中描述:该公司有70多条班车线路,按摩师、心理咨询师一应俱全;员工上班晚来早去,甚至可以悠闲地开网店,这是曾经辉煌无比的诺基亚中国公司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编辑还在给这篇文章配上了肩题:"高福利,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害了诺基亚?"诚然,诺基亚的没落,有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20.
徐卫跃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曹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曾批驳过对曹操的传统评价。他说:“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曹操说:“汉未,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