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考虑了InGaAsP半导体激光器的俄歇效应后,对描述稳态运行的半导体激光器的行波速率方程组进行了修正,求得了隐函形式的解析解,并以此对激光器的一些重要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戴梦楠 《科技信息》2009,(18):197-198
DPSSL(Diode Pump Solid State Laser)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利用输出固定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代替了传统的氪灯或氙灯来对激光晶体进行泵浦。是近年应用较广的新型激光器。本文介绍了激光二极管列阵的要求、封装结构,半导体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应用优势、发展方向、技术特点等。  相似文献   

3.
用于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列阵散热的微通道热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分析了微通道热沉的热阻的组成,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和铜直接粘接技术(DBC)制作了冷却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列阵的5层结构的无氧铜微通道热沉;通过测试,用其封装的808 nm线阵二极管激光器准连续输出功率达38.5 W,无氧铜微通道热沉热阻为0.645℃/W,热沉的表面温度均匀性好,能有效散热,满足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宽温环境下光盘机中半导体激光器的加固技术,推导了半导体激光器热平衡方程,热加固结构主要由半导体制冷器和AD590传感器组成。设计了温度传感电路、单片机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了半导体激光器单片机温控系统。对加固的半导体激光器在-20~+55℃环境下输出功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理论推导了滤波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稳定输出条件,比较分析了常规光反馈和滤波光反馈对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动态特性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基于速率方程的滤波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混沌同步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了滤波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系统的混沌同步特性和通信性能。结果表明:窄带滤波反馈可以保证半导体激光器持续工作在稳态输出状态;适当滤除反馈光的高频成分,可以扩展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系统的稳定同步区域,增强混沌同步鲁棒性,提高系统的混沌同步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宽温环境下光盘机中半导体激光器的加固技术,推导了半民地体激光器热平衡方程。热加固结构主要由半导体制冷器和AD590传感器组成。设计了温度传感感电路、单片机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了半导体激光器单片机温控系统。对加固的半导体激光器在-20+55℃环境下输出功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无水冷封装技术在大功率,小体积,低功耗等方面呈现的发展潜力,使无制冷封装技术成为急待突破的核心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高功率光纤耦合输出的设计,并重点介绍了无水冷封装模块的封装方法。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激光器开启瞬态噪声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状态空间法通过对含噪声项的Langevin速率方程的求解,得到半导体激光器开启瞬态光子数噪声的方差及其自相关函数.结果显示,半导体激光器非稳态的光子数噪声主要表现为弛豫振荡的颤抖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半导体激光器改进的速率方程组出发,运用“协同学”中一些惯用的概念和方法,对半导体激光器中的跳模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讨论。得到若干与已发表文献有所不同的结果,它们有助于较清楚和较深刻地理解半导体激光器中的跳模机制。  相似文献   

10.
加热段单侧竖壁受热的两相闭式热虹吸管的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阳  顾文斌 《江西科学》1993,11(2):81-90
以一种用于大功率半导体元件冷却的加热段单侧坚壁受热的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包括界面剪切力及池沸腾等复杂流动、传热现象在内的热虹吸管综合模型,并对稳态情况作了描述.在稳态时,对所给定的边界条件,给出了模型的估计值,并对热虹吸管的传热极限以及影响热虹吸管传热特性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半导体激光器端面反射率对输出光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天池  王佳菱 《河南科学》1998,16(4):429-432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端面反射率变化对其输出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半导体激光器端面反射率进行优化后,能够获得最佳输出功率;此外,还分析了端面反射率优化后对半导体激光器微分功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在要求半导体激光器输出波长稳定的情况下,必须对其温度进行高精度控制,因此,对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实现对激光器温度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的两种改进型温控系统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半导体激光器的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在要求半导体激光器输出波长稳定的情况下,必须对其温度进行高精度控制,因此,对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实现对激光器温度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对该方法的两种改进型温控系统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本讲座第一部分介绍了激光原理,从中知道,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装置,使受激辐射以一定方式持续下去,就能形成激光。通常把工作物质(激活物质)、激发能源和谐振腔三者统称为激光器。1958年有人发表了利用受激辐射来放大光波的理论,1960年出现的第一台激光器是红宝石激光器,接着出现了氦氖激光器,1962年又制成了半导体激光器,以后激光器的种类逐渐增多。 我们知道,作为激活物质,必须满足两项基本要求:(1)材料的原子有合乎要求的能级,它们的能级间距离可以提供所需要的激光频率;(2)材料的原子必须有可能在它们的能级之间形成“粒子数反转”。目前,已经发现符合这些要求的材料有几百种,因而已制成的激光器达几百种之多。 根据所用材料的组态不同,可以把激光器分为四类,即气体激光器(又分为分子、原子、离子的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包括螯合物激光器、无机液体激光器和有机染料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 一、气体激光器  相似文献   

15.
对外部光反馈结构的F_P半导体激光器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微小信号理论,导出了激光器的一阶近似扰动方程,由此可判别激光器输出工作状态。改变外部光反馈结构半导体激光器的一些典型参数,并测试它们对激光器输出的影响。通过参数选择可以控制激光器输出工作在混沌状态,从而实现混沌保密通信应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6.
管状YAG激光器中热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管状Nd:YAG激光器的稳态热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新 发热假设模型,以此为基础,计算了激光介质中的温度,热应力以及折射率的热畸变,并对一台小型的内泵浦管状YAG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记录了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中紫外激光器的革命过程以及最新激光仪器,不同的激光仪器各有千秋,避免了上代仪器的缺点,以高重复率激光器和高功率激光器为例,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脉冲激光器产品。多年来紫外激光由气体激光器到固体激光器产生了一大飞跃,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对宽禁带半导体进行打标的高重复率紫外激光器对半导体工业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来科学家将努力把纳米技术运用到微型光电器件的组成中。  相似文献   

18.
对开腔式强迫风冷结合半导体制冷系统的YAG激光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设计了开腔式偏焦相交圆聚光腔,并利用横向强迫空气流动和半导体制冷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冷却,获得了一种新型气体冷却结合半导体制冷聚光腔腔型的激光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热弹性力学和结构优化理论,针对典型的PBGA封装体在工作过程中的受热问题,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完全和部分两种焊点阵列形式,采用了基于散热功率的热生成加载、热循环加载和热循环、热生成综合加载三种方式.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各层材料的主要参数对封装体热-结构特性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对电子封装体的热-结构特性分析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是可行的,并据此分别以最大应力最小化和封装体质量最轻为目标,对封装体进行了优化设计,为提高封装件的可靠性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中国第一代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研制者王守武院士和潘君骅院士的访谈,结合相关档案和研究论文,对中国第一代半导体激光器的诞生历史进行了回顾。1960年代,我国的半导体激光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此类激光器与当时国际发展的差距不到一年,是我国半导体激光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