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Zr7Nb2B10非晶合金薄带,研究退火温度(Ta)对Fe81Zr7Nb2B10合金结构及巨磁阻抗(GMI)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81Zr7Nb2B10非晶合金530 ℃退火,α-Fe晶体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750 ℃退火,有Fe2Zr化合物析出.670 ℃退火后样品的GMI最高,随外加纵向磁场的增加,低频下该样品的GMI效应不断减小,高频下GMI效应先升高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减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特定的接法使Fe73.5Cu1Nb3Si13.5B9|SiO2|Cu|SiO2|Fe73.5Cu1Nb3Si13.5B9多层膜连接等效成LC并联回路的样品.测量了样品的谐振频率和阻抗随外磁场变化的曲线,分析了外磁场引起样品谐振频率改变的原因,研究了样品谐振时的巨磁阻抗效应,得到了样品在固有频率的交变电流驱动下阻抗变化率最大的结果,说明了样品的巨磁阻抗效应有很好的频率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李明岩  王潇  孙亚明  魏茂彬  于万秋  华中 《松辽学刊》2010,31(2):118-119,122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75Nb8B15Zr2非晶合金,对该非晶合金进行不同温度的等温退火,研究其晶化过程及结构变化.利用示差热分析仪(DTA)确定样品的退火温度,利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其相结构.结果表明:Fe75Nb8B15Zr2合金在快淬速率为38 m/s时呈完全非晶状态,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α-Fe相逐渐析出,并伴随有硼化物(Fe3B和Fe2B)析出.Fe75Nb8B15Zr2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非晶→非晶+α-Fe→α-Fe+Fe3B→α-Fe+Fe3B+Fe2B.  相似文献   

4.
于万秋  孙亚明  华中 《松辽学刊》2009,30(2):42-43,46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四种快淬速率(15,20,25,30 m/s)的Fe81Zr9B10合金,研究快淬速率对FeZrB合金的结构、磁性及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合金的结构和磁性能分别由X射线衍射(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得;试样的阻抗数据由aligent 4294A阻抗仪测量.结果表明,快淬速率的增加使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增强.由于形状各向异性,薄带平行磁场方向为易磁化方向.由于铁磁与反铁磁交换作用相互竞争,导致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快淬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快淬速率的增加减小了合金的巨磁阻抗效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磁性Co掺杂TiO2基稀磁半导体的纳米颗粒,在空气氛围中以不同温度对样品进行退火处理.通过差热/热重综合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镜(TEM)分析了纳米颗粒的结构和相变温度.使用振动样品磁场计(VSM)测试样品磁性能.研究发现:退火温度较低时样品为锐钛矿结构,在823 K时出现少量金红石相,当退火温度为873 K时,样品基本转变成金红石结构,同时析出少量CoTiO3.退火温度同时对样品的磁性有较大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样品室温下的M-H曲线由顺磁形式向铁磁形式转变.退火温度为873 K时,我们得到了具有室温铁磁性的Ti0.975Co0.025O2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真空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Si/SiO_2/Ta(3.2nm)/Ni_(81)Fe_(19)(18.7nm)/Co_(90)Fe_(10)(3.9nm)/Cu(2.5nm)/Co_(90)Fe_(10)(22.4nm)/Ir_(22)Mn_(78)(23.8nm)/Ta(3.6nm)的顶钉扎型自旋阀,研究了磁场退火的温度和时间对自旋阀的磁电阻变化率(GMR)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磁场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GMR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75℃为最佳退火温度,最佳退火时间只有15min,分析了该趋势的变化原因。最佳退火条件下制备的自旋阀GMR达到6.0%,自由层矫顽力(H_c)为11Oe,交换场(H_(ex))约为108Oe。  相似文献   

7.
徐世艳 《松辽学刊》2009,30(3):145-147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NdxFe84-xB16(x=4,6,8,10)合金,选取磁性能最好的Nd10Fe74B16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特殊的退火工艺对其进行热处理.探索Nd10Fe74B16合金最佳热处理温度及最佳热处理温度时合金的结构与磁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合金的结构,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合金的磁性能.结果表明Nd10Fe74B16合金在快淬速率为40 m/s时形成非晶合金,且淬态时矫顽力高于NdxFe84-xB16(x=4,6,8)合金:Hci=309.94 kA/m.Nd10Fe74B16合金最佳热处理温度为700℃.700℃退火后,Nd2Fe14B和α-Fe相析出且晶粒尺寸均小于40 nm,具有优异的磁性能:Hci=604.6 kA/m,Mr/ Mr=53.6%.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真空直流磁控溅射仪,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结构为"Glass/Ta(6nm)/NiFe(6nm)/CoFe(1nm)/Cu(3nm)/CoFe(t nm)/IrMn(11nm)/Ta(6nm)"的自旋阀.研究了被钉扎层CoFe的厚度t对自旋阀磁性能的影响,当t为7.5nm时自旋阀主要性能达到最佳,并且在外加磁场4 000Oe下,270℃保温3h退火处理后,自旋阀的GMR值进一步达到5.5%,自由层矫顽力为3Oe,交换偏置场为130Oe.通过以上的优化方案,可以研制出高磁电阻率、低矫顽力和大交换偏置场的自旋阀.  相似文献   

9.
以NiO和Fe2O3粉末为实验原料,采用粉末冶金固相烧结法制备了NiFe2O4陶瓷粉体,并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范围和烧结时间对合成NiFe2O4陶瓷粉体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烧结条件下生成的NiFe2O4粉体的形貌及结构,确定了制备NiFe2O4陶瓷粉体最佳工艺条件:在1100~1200℃的温度下烧结6h.  相似文献   

10.
用两格点分子场理论分析了合金 Er2 Fe17- x Six( x=0 ,1 ,2 )的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得到了分子场系数 n EE、n EF、n FF,计算了居里温度 ,给出了分子场强度 HEr( T)、HFe( T)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结果表明 ,当 x增加时 ,分子场系数 n FF明显增大 ,分子场强度 HFe( T)亦随之增大 ,而 HEr( T)在较低温区减小 ,在较高温区增大 ,并且 n FF的增大是居里温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1Zr9B10非晶合金,研究该合金在非晶淬态及退火后的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快淬速率为30m/s时,Fe81Zr9B10合金已完全形成非晶.非晶合金经530℃退火,α-Fe晶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经750℃退火,除α-Fe晶相继续析出外,还有ZrFe2、Fe3Zr化合物析出.随着退火温度(Tα)的升高,α-Fe晶粒尺寸(D)逐渐增大;Fe81Zr9B10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和矫顽力(Hc)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刘超  于万秋 《松辽学刊》2008,29(1):106-108
采用快淬法制备NdxFe84-xB16(x=4,6,8,10)系列合金,并对所制备的合金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对NdFeB合金的磁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退火条件下Nd10Fe74B16合金的综合磁性能最好;Nd10Fe74B16淬态合金在700℃退火3min有较好的磁性.  相似文献   

13.
以Fe(NO_3)_3·9H_2O、FeCl_3·6H_2O为前驱体盐,NH_3·H_2O、CO(NH_2)_2为沉淀剂,制取Fe_2O_3-CN、Fe_2O_3-N、Fe_2O_3-Cl催化剂。并以神府煤为加氢热解研究对象,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上,热解温度为550~750℃,系统考察了原煤及添加Fe_2O_3-CN、Fe_2O_3-N、Fe_2O_3-Cl催化剂对气体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煤热解的气体产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750℃时达到18.4%;加入催化剂后气体产率在600~650℃出现最高,尤其是加入10%Fe_2O_3-CN催化剂,气体产率为23.1%;催化剂的添加量小于10%时,Fe_2O_3-CN催化剂添加量的变化对气体产率有显著影响,添加量大于10%后,Fe_2O_3-CN催化剂用量的变化对气体产率影响微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以CoCl2、FeCl3和NaOH为原料制备了CoFe2O4铁氧体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成分、形貌和宏观磁性进行了表征,利用等加速穆斯堡尔谱仪对样品进行了穆斯堡尔谱的测量.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90℃)方便地得到纯度较高,颗粒度(11~56nm)分布较均匀的CoFe2O4纳米颗粒.用这种方法制备的CoFe2O4粉体单畴临界尺寸在23nm左右.超精细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Fe87-xCuxZr7B6(x=0,1)纳米晶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磁性能测试,研究了两种合金的结构、热稳定性及磁性能.结果表明:球磨40h后,Fe87Zr7B6和Fe86Cu1Zr7B6均形成单相bcc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相比之下,Fe86Cu1Zr7B6比Fe87Zr7B6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用穆斯堡尔效应对Nd15Fe85-xBx(x=0,2,4,8,11)合金的物相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讨论了硼在决定合金的相组成进而影响合金磁性能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B含量的增加,合金中四方相的量逐渐增加.在x=8处达到极大值.根据四方相的量及磁矩取向度计算了合金的剩磁,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7.
在2-8GPa压力和600-930K温度的范围内,对非晶(Fe0.99Mo0.01)78Si9B13晶体化过程中亚稳Fe3B到Fe2B的相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确定了其转变温度随压力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eFe2O4/SiO2(Me=Co,Ni,Zn)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900℃热处理后得到的样品均为粒径均匀的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室湿下CoFe2O4/SiO2和NiFe2O4/SiO2为亚铁磁性。ZnFe2O4/SiO2则呈顺磁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熔体快淬工艺制备成分为Nd8.16Dy1Fe85.26Nb1B4.58合金的非晶快淬条带,对非晶条带及其随后的晶化样品进行了微结构分析与表征,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进行了磁性及其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测试,探讨了晶化温度和退火时间及Dy,Nb元素的添加对纳米稀土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居里温度和矫顽力较高且剩磁温度系数为正的纳米交换耦合永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