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新书架     
本书是由电气工程师协会(IEE)组织在伦敦召开的国际雷达会议论文集。其中包括105篇论文,内容涉及到雷达系统、序贯检测与MTI、自适应处理技术、HF/VHF雷达、相干雷达处理、多站雷达、雷达杂波、空中交通管制雷达、模拟与数据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2.
雷达信号分选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信号分选是雷达侦察干扰的核心技术,也是雷达截获领域一个从未停止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实现问题。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雷达信号分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包括雷达对抗电磁环境模拟、基于软件处理的雷达信号主分选计算负担估计、雷达信号分选算法、雷达信号分选的硬件实现技术、基于脉内特征参数的雷达信号分选及雷达信号分选仿真模型及评估。指出了目前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如高精度雷达参数测量技术、复杂信号分选的并行实现算法与硬件实现技术、高密集雷达脉冲流中的捷变频雷达信号分选与干扰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雷达识别和反雷达识别是现代雷达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有关雷达识别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专家在雷达识别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均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将对雷达识别及反识别技术作一综述,其中包括对雷达识别的定义、主要应用及分类方法、实施方法举例、雷达识别的发展趋向、反雷达识别及对抗反雷达识别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金宏斌  彭焱  马建朝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9):5399-5402
在多雷达数据处理系统中,影响目标跟踪和数据融合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雷达系统偏差.为了使融合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提出了基于无偏转换的雷达误差配准算法.该算法是通过无偏转换把其它雷达的测量转换到主雷达下,利用各雷达相对主雷达的测量差值,采用Kalman滤波器实时估计出各雷达的系统偏差(方位和距离),从而进行配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展望雷达伺服技术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现代控制理论在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二是计算机在雷达伺服系统的普遍应用,各种雷达伺服元件向着便于计算机控制的方向发展。下面对这一看法作些简要说明。 一、现代控制理论在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多少年来一直沿用古典理论末进行雷达  相似文献   

6.
雷达信号的检测特性是根据目标回波的某种随机分布确定的,但实践证明雷达目标回波具有分形特性,即雷达回波是受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控制的,随机性中又存在着某种确定性。根据雷达回波信号的分形特性,分析提出了雷达作用距离也具有分形特征。通过建立仿真模型进行实验,证明了所提理论的有效性,得到了雷达作用距离的分维数,对于修正雷达检测特性曲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代序     
雷达的最早发明是由军事需要所引起的。五十多年前,由于出现了重型轰炸机,为了对空防御,因而产生了雷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一段时间里,雷达的发展继续受着军事应用的支配和激发。可是近二十年来,尽管雷达理论的进展和数字技术的引入都进一步推动了雷达技术,可是纵横五十年的历史来看,近阶段雷达发展的步子是小的,速度是慢的。  相似文献   

8.
军舰的雷达横截面关系到雷达的检测距离和电子对抗(ECM)自屏蔽范围的计算。图1是一艘中型军舰的雷达反射截面(RCS)的图形,该图形是对舰艇的雷达横截面的切向入射测试的综合结果。海军研究实验室的  相似文献   

9.
带限条件下雷达信号的超分辨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与发射信号的带宽成反比 ,要获得大的距离分辨率 ,必须发射宽带雷达信号。事实上 ,在雷达发射波形设计时 ,考虑到雷达的总体性能指标和工程上的可实现性 ,发射信号带宽是受限的。如何在有限带宽情况下提高距离分辨率是一个值得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脉间频率步进雷达回波信号的特性 ,采用MUSIC(multiplesignalclassification)算法 ,实现了带限条件下雷达信号的超分辨处理 ,进一步提高了脉间频率步进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仿真实验证明了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计算双基地雷达探测区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提出了一种计算双基地雷达探测区的新方法.其思路是,基于双基地雷达的雷达方程和干扰方程,通过比较双基地雷达与单基地雷达探测区求解的不同之处,引申出双基地角等值线的概念.分析得出,常规单基地雷达探测区上的任一点必然属于从雷达引出的某一条射线,而双基地雷达探测区上的任一点必然属于某一条双基地角等值线.以此为基础,最终计算出双基地雷达在无干扰和自卫干扰时的探测区,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巡航弹飞行环境对跟踪照射雷达探测性能影响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御系统跟踪照射雷达对巡航导弹探测是低空反导防御系统有效作战的关键环节,是影响防御系统拦截效能的重要因素.依据雷达探测功能仿真原理,结合巡航导弹飞行仿真与雷达探测仿真建立跟踪照射雷达对巡航导弹探测仿真模型.通过建立杂波模型、电子干扰模型以及大气衰减模型,分析了巡航弹飞行环境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所述方法能满足巡航导弹与防御系统跟踪照射雷达作战效能仿真和评估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组网雷达作战效能模糊综合评定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现代战争向网络中心战转变,雷达组网作战是防空武器系统发展趋势,其作战效能分析可为防空雷达组网提供辅助决策。为了评估组网雷达作战效能,结合雷达组网的因素分析,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提出了组网雷达作战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三级模糊评判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提出了组网雷达作战效能的量化评判方法。并对某重点区域防空两种雷达组网方案作战效能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组网雷达作战效能模糊评判模型具有实用性,其评估结果可为防空雷达组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超宽带雷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体制雷达,它与经典雷达有着很大的差异。为了有效地分析和设计超宽带雷达系统,有必要建立超宽带雷达系统模型。雷达系统建模中最重要的工作是仿真雷达目标及环境。本文,我们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提出了一种雷达目标的仿真算法,并根据这种算法,仿真了几种简单几何形状的雷达目标实例。在第三节,介绍了一种仿真超宽带海杂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雷达是弹道中段的主要传感器,在中段目标识别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根据弹道目标雷达识别仿真系统的要求及弹道目标识别的特点,建立了弹道目标雷达特征数据产生、雷达目标识别特征提取、识别算法融合等多个关键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弹道中段雷达目标识别仿真系统.进行了典型战情下的雷达目标识别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仿真系统稳健可行,系统可以为弹道中段雷达目标识别研究提供仿真支撑.  相似文献   

15.
多雷达联网目标检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是研究由分布在各处的单部雷达所得信息综合(多雷达联网)工作模式时的目标信号检测的性能。多雷达联网是一个系统。此系统有一组分布在各处的,相互独立的单部雷达和一个能综合多部雷达信息的中心处理器。本文将分布式检测器的概念和雷达联网的性能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得出在不同雷达布站和不同目标起伏条件下信号检测性能。此性能可以对雷达布站方法和比较单、多站雷达性能研究都带来益处。由于目标所在位置相对于每一站的斜距都不相同,因此每一站的所得信噪比也不尽相同,本文将给出综合后的系统发现概率(Pdo)和虚警概率(Pfao)的计算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雷达与传统相控阵雷达相比,其最大优势在于由天线孔径空间卷积带来的更高的角度分辨力。将多部X波段相控阵雷达组成共置天线的分布式相参MIMO雷达可以实现更窄的波束宽度,但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栅副瓣问题。以降低MIMO雷达稀布阵旁瓣电平为目标,对共置天线的分布式相参MIMO雷达阵地布置进行优化。仿真试验结果显示粒子群算法应用到该最大最小问题是有效和稳健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真雷达显示器的航海雷达模拟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勇  刘秀文  李志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5):1014-1017,1025
传统的雷达模拟器大致可分为全微机化的雷达模拟器及采用真雷达显示器和雷达信号发生器板的雷达模拟器。第一种雷达模拟器的操作界面逼真度尚待进一步提高,第二种雷达模拟器由于受雷达信号发生器板内存等限制,所能模拟的海区不如第一种雷达模拟器多,灵活性欠佳。本文的雷达模拟器采用微机生成雷达视频信号,通过雷达接口板将由计算机模拟的不同海区雷达回波图像显示在真雷达显示器上,具有灵活性大、逼真度高的特点。对该雷达模拟器的几个关键技术:雷达不同显示方式下的坐标变换、岸线回波生成算法、雷达信号接口板的的设计作了详尽介绍。该接口板可产生满足雷达/ARPA显示设备需要的各种信号,并可实时将计算机模拟的雷达视频数据转换成雷达显示设备可以接收的雷达回波信号,显示在真实雷达显示设备上。成功地应用在全任务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雷达发展趋于多功能与智能化,抗干扰能力增强,应用于常规雷达的对抗方法作战效能下降,针对多功能雷达,尤其是工作模式未知的智能对抗成为雷达对抗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基于此,该文阐述了智能雷达对抗(intelligent radar countermeasure, IRC)方法,对比了智能雷达对抗与传统雷达对抗(traditional radar countermeasure, TRC)的区别。介绍了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基本原理,针对雷达工作模式及数目未知情况,提出了基于Q-学习的智能雷达对抗方法,给出了算法步骤,分析了Q矩阵收敛时间、收敛值与循环次数的关系。仿真实验表明:给定仿真实验条件下,智能化雷达对抗Q矩阵收敛时间仅为秒量级,能根据干扰效果自主学习并智能决策,提高了雷达对抗系统的实时性与自适应性,且能同时对抗多工作模式的雷达。  相似文献   

19.
雷达抗干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雷达抗干扰技术,几乎是与雷达技术同时出现的,也就是说它已有近50年的历史了。当然在早期,无论是雷达干扰还是抗干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是继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之后的一种新体制雷达技术,在介绍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的基本理论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MIMO工作模式的正交波形设计方法,首次给出了分布式阵列相参合成雷达的部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