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俊  李洁 《科技潮》2001,(1):63-63
现在的IT快车据说已经驶入了"后PC时代"。在IT业的各大展览展示会上,PC似乎已经变成了昨日黄花。在2000年秋季Comdex上,比尔·盖茨先生却坚定地宣称:PC是计算的中心。确实,无论IT业的今日新宠是谁,PC仍将是人们进行数据计算最普遍使用的工具。放眼国际国内,各PC厂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力争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如何在这号称后PC的时代做好PC,PC厂家也许都各有装满妙计的锦囊,而打好服务这张  相似文献   

2.
1985年4月15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遇刺身死一百二十周年。他是在耶稣殉难日倒下的,不过他并没有向人们许诺天国虚幻的精神安慰,而是现实地为奴隶们打开枷锁,为开拓者铺平了致富的道路。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被美国人民称为“合众国之父”,是新时代国家领导者的楷模。在世界人民心中,他的名字也是与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斯坦顿所说:“他是属于一切时代的”。马克思曾高度评价林肯总统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1.全球进入城市世纪 ,城市正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新世纪有“城市世纪”或“城市时代”之称 ,未来的世界将被认为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界。1993年 ,联合国东京会议称“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根据联合国的预测 ,从2000年到2025年 ,世界城市人口将从24亿猛增至50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由47 %升至61 %以上。目前 ,世界上有50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不只是单纯的居住方式 ,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2001年6月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纽约“伊斯坦布尔 +5”人居特别联大上的致辞指出 :“世界正处于历史的…  相似文献   

4.
继续关注     
五六十年代,美国侦察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几次被我军击落。有一次外交部长陈老总在回答外国记者“解放军是用什么武器击落美国飞机”这个高度机密问题时,狠狠地幽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佬一默:“我们是用竹竿子把它捅下来的呀!”在那个时代,美国派些飞机进来,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如今的世界早已走出冷战,但有人就是习惯用冷战眼光对待世界。这次美国飞机自己“掉”到我们的机场上了,它在我们的近海海域上空进行侦察活动,撞毁了我军战机,叉擅自进入我们的领空并降落在我们的机场。近年来,美机美舰在我们的家门口搜集情报的频率增高,这次事件只是最为严重的一次。一位俄罗斯政治家评论说:“美国飞机经  相似文献   

5.
引言30年来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创造了一系列的世界第一。例如:1957年首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加加林首次驾“东方号”飞船上天,人类进入了空间时代;1962年发射了世界第一个火星探测器;1963年捷列什科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空间的妇女;1965年利昂诺夫乘“上升”2号飞船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空间行走活  相似文献   

6.
似乎只是一觉醒来,“云计算”这个词犹如生命力旺盛的爬山虎一般,在互联网以及各媒体平台上席卷而来.业界内人士也多热衷于此,好像言不及“云”就“OUT”了一般.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的话来讲:“互联网现在面临新一轮换代,现在是后PC时代、后网络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出十年,我们又会进入后摩尔时代——这是云计算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2月1日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头戴绒帽、脚踏毡靴、穿着严实的男子被封闭在一大块透明的冰块里,口喊“救命”!这是对今年一月中旬以来美国遭到百年未遇的暴风雪袭击的生动描写。来自西伯利亚,经北极、加拿大而进入美国的名为“西伯利亚快车”的这股特大寒流,以每分钟平  相似文献   

8.
2001年1月,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瑞特先生在近日举行的2001年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阐述“延伸PC时代”概念,呼吁业界为将来更多消费产品走向数字化并与功能强大的家庭PC机互连作好准备。贝瑞特先生说:“PC机是数字化世界的中心,而且这个数字化世界正在不断扩展,在不久的将来将有十亿台PC机与互联网连接。在延伸PC机时代,功能强大、用途广泛的基于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的PC机结合多种数字产品将有助于用户以全新和有趣的方式,利用他们的家庭PC机。这种新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点滴     
“四十五岁!太老了!”在美国的书店里、书摊上,到处都可找到一本书,题名是:“生活在四十岁开始”。这本书以动人的笔调描写了在金圆帝国内的中年人的幸福生活。可是,底特律的“时代报”说,目前该市有三万四千名四十五岁或过一些的失业者,占该市全体失业者的四分之一。他们从职业介绍所得到的回答总是:“太老了!”“太老了!”所以,生活在金圆帝国四十岁“开始”,而四十五岁就“结  相似文献   

10.
近来流传的“美利坚帝国论”认为,9.11事件之后,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帝国。而我认为这个帝国的存在由来已久,但今天的“美帝国”与历史上的前身有所不同。纵观美国历史,可以认为先后出现了三个帝国。19世纪末,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政治外交领域,“美利坚第一帝国”也与之相伴而生。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使美国进入了“第二帝国”时代,它不仅使整个西半球成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更夺取了大英帝国手中的权杖,把几乎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置于其控制之下。而“美利坚第三…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阈,现代性不仅是“世界历史”内在的张力,而且是人类进入“世界历史”时代的一种社会状态和社会秩序。一方面,“世界历史”为现代性的扩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现代性的“世界历史”扩张使“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另一方面,“世界历史”时代的现代性又具有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它给世界带来进步繁荣的同时,也日益加剧人类的生存困境。惟有以共产主义现代性取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才能使其在“世界历史”范围内彻底转变为服务于人类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言论     
正[系好安全带!美联储已准备在2018年捅破所有泡沫]经济学家布拉顿·史密斯近日撰文表示,2月美国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2月初,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将离开美联储,鲍威尔将出任新的美联储主席。每一任新的美联储主席都预示着央行行动的新变化。如今,鲍威尔的时代到来。美联储将进入财政紧缩的最后阶段:缩减资产负债表、更快加息以及所有资产泡沫最后的破裂。——凤凰财经[历史首次!中国这一指标或将赶超美国]据美国华盛顿邮报  相似文献   

13.
在2003年的编年史上,美国军队注定要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它打赢了伊拉克战争,并挟其余威积极谋求在全球的重新部署。美国总统布什2002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表示,美国要做“山巅上的灯塔”。的确,布什说出了美国心中的一个梦。多少年来,美国一直在追求主导世界,也一直在用行动“拯救”世界。“行动”中注重武力。翻开不算长的美国历史,在硝烟与弹雨的穿行中,美国已造就了一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头号军事力量。如今,美国的大兵遍布全世界,他们承载着美国的“光荣与梦想”……在本期的“世界知识茶座”上,我们邀请两位军事专家———金一南和樊高月品茗细谈。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钱其琛在外交学院的演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资料本刊资料大概也是去年这个时候,我曾以“9.11之后的美国及中美关系”为题做了一个讲话。很快这一年又过去了,应该说,国际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复杂的变化,而最重要的令人关注的事件就是伊拉克战争。我今天想谈的题目就是“伊拉克战争和美国”。主要想从更大的国际背景来看这场战争,以及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战略趋向有什么影响。9.11事件后,美国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被称为“后后冷战时代”。冷战时期的主要标志是美国和苏联对峙和对抗。苏联解体后,美国不再面临苏联的威胁,这就是“后冷战时期”。现在这个时期的标…  相似文献   

15.
对许多人来说,在电脑领域里,有两件事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其一是玩游戏,其二是编程。每个人都有童心,每个人都有童趣,他们的童心与童趣在游戏的世界里往往表露得一览无余。电脑游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61年美国DEC公司生产的PDP-10上的《宇宙战争》(SpaceWar)。1971年,被誉为“电子游戏之父”的诺兰·布什内尔发明了第一台商业化电子游戏机,不久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电子游戏公司。后来随着苹果电脑的问世,电脑游戏才真正开始了商业化的道路。此时,电脑游戏的类型化开始出现了。1978年,世界上第一款PC游戏——《冒险岛》在美国问世。此…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的淘金热潮正席卷法国,开发撒哈拉成了法国的救命符。成百的法国勘察者奔走在这片比美国还大的沙海里,他们着了魔似地喊着:“有石油!”法国的报纸在鼓吹:明天的撒哈拉将是欧洲的得克薩斯(美国的盛产石油的一州),将是法国的沙特阿拉伯!法国非洲工业组织总局总经理路易·阿芒颇有得色地嚷嚷:“从沙漠里可以获得明天的世界,法国必须利用撒哈拉而成为欧非世界的领导。”法国总理摩勒更加起劲,他在国民议会振臂高呼:“我们有使撒哈拉开花的庄严任务!我们这一代的前程在撒哈拉!”国民议会已通过政府提出的成立“撒哈拉地区共同组织”的计划。撒哈拉的石油味也引来了西德、英、美、荷的垄断资本,意大利也在想把成百万的失业大军移到这里来……。撒哈拉是什么样的地方?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它将成为一个工业区吗?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面积很大,从非洲的大西洋岸横展到尼罗河,从北面的地中海南下到法属苏丹,绵亘  相似文献   

17.
看了你刊2006年第5期《呼唤“周恩来学”》一文,感触很深,并再次翻阅了作者发表在第1期上的《高尚品德千古一人》一文。我深感建立“周恩来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十分支持这个建议!周恩来是深受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景仰和爱戴的伟人。每提到“周恩来”三个字,敬意都会从亿万国人的心底油然而生。今年是周总理诞辰108周年、逝世30周年。建立“周恩来学”研究会、设立“周恩来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关于建立“周恩来学”,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1.如何确立“周恩来学”…  相似文献   

18.
外国漫画选     
上圈:中曰:下圈:此地谢绝“参观”!原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详 里根在征途上原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未完成的交响乐 原载日《朝日新闻》外国漫画选~~  相似文献   

19.
蔡谋 《厦门科技》2006,(5):38-42
众所周知,历史上曾出现过影响深远的“制海权”时代以及后来的“制空权”时代,而今有人说,世界将进入“制脑权”的新时代,其实,不论是制海权,还是制空权都离不开入的智慧,制脑权更是讲到本质中去了,那就是人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这个新时代——将是人才时代。  相似文献   

20.
《世界知识》创刊在1934年。那时日寇正步步进逼,广大人民被国民党禁锢在黑暗中。胡愈之先生在创刊词上激情地说,《世界知识》在这个时候呱呱堕地,决不是偶然的。他呐喊:祝福这小东西罢!它将帮助你认识世界!在走向“世界的中国”的途程上,它将尽一点小小的力量。“世界的中国”,一语震聋发聩,召唤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为中华民族的图存救亡、为扫除旧中国的愚昧落后奋笔疾书。本文作者郑森禹同志便是早期投入《世界知识》工作的积极的一员。“文化大革命”以后他曾担任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发表郑森禹同志的这篇文章,一是为了不忘前辈的业绩和初衷;二是为了在温习《世界知识》的历史中了解时代的前进;三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监督我们,鞭策《世界知识》不辱使命。一本杂志存在和成长60年,是很不容易的。它历经坎坷,同时又得到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它之有今天和今后,说明时代需要它,我们的事业需要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