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离子功能水制备及杀菌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水电解工艺条件的研究表明:离子水电解时受电解时间、电压及NaCl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酸性离子水的杀菌实验证明:酸性离子水杀菌过程中有效氯是最重要因素,对杀菌效果影响最大.此外,pH值对杀菌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保证杀菌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添加微量硫酸铜的办法,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的杀菌能力进行大幅增效,使得消毒杀菌洗手液中不再添加其他专用消毒剂.并通过选择温和表面活性剂复配、限制表面活性剂总量等办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消毒杀茵洗手液对皮肤的损害.再辅添芦荟浸膏等护肤成分对皮肤进行修复和保湿.由此研制出具有良好杀菌、护肤和去污效果的护肤型消毒杀菌洗手液.  相似文献   

3.
在THPS用于日常室内杀菌消毒效果的研究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对自行研制的以THPS作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新型喷雾杀菌消毒剂进行了应用性能及毒性测试.通过THPS新型喷雾杀菌消毒剂在空气中的杀菌性能实验,观察其杀菌效果.结果显示,所有试验方案的杀菌率都高于85%,综合考虑空气杀菌剂一般在室内和室温下使用,得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本企业生产的优质巴氏杀菌乳符合《优质巴氏杀菌乳标准》相关要求,本文通过对优质巴氏杀菌乳工艺优化研究,实施优化措施,研究与分析杀菌和检测数据,得出优质巴氏杀菌乳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通过原奶质量控制、设备稳定性测试、产品中活性物质检测等关键环节的控制,生产出的优质巴氏杀菌乳产品的物理、化学以及感官变化程度最低,营养物质保留程度最大,质量稳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进行杀菌实验.选取大肠杆菌作为实验对象,观察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杀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具有杀灭大肠杆菌的作用.前6 s内,杀菌效率较高; 6~15 s,杀菌效率逐渐降低.分析后认为,前6 s内杀菌效率较高,可能主要是因为等离子体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对细菌有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6.
空心面本名手工银丝油面,其外表光滑圆润,内有银丝般的细孔.清汤耐煮、柔软可口、营养丰富,由于加工落后、加工条件简陋等原因,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易酸败、易霉变.用不同的杀菌方式、包装方式和储藏温度对空心面进行贮藏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空心面储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处理有助于贮藏,并且微波杀菌的效果优于紫外杀菌,采用铝箔包装,贮藏温度为4℃时,空心面各项指标最好.  相似文献   

7.
用圆滤纸片法和浓度稀释法测定了含硫席夫碱配体 :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乙醛酸缩氨基硫脲、安息香缩氨基硫脲及其Cu(II)配合物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杀菌活性 .实验发现 ,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优于配体的杀菌活性 .  相似文献   

8.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了标准型纳米TiO2粒子(P-25)对不同菌种的杀菌作用以及初始菌浓度和TiO2的浓度对其光催化杀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型纳米TiO2(P-25)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性强且杀菌效果相当,对荀酵母菌有较好的杀菌性,对枯草芽孢杆菌没有杀菌作用;此外,初始细菌浓度、催化剂用量对光催化杀菌反应速率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脉冲电磁场的杀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磁杀菌器对某些细菌进行电磁场杀菌实验,对杀菌效果和脉冲电磁场杀菌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型油田回注水杀菌剂的杀菌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油田回注水杀菌剂苯扎氯铵[1227]的耐药性问题,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子结构季铵盐,4,4′-(1,5-戊撑二羟基)双(1-碘化十二烷基吡啶),命名为PA-12.研究了该季铵盐对于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和腐生菌的杀菌特性.结果表明:PA-12的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与传统的油田回注水杀菌剂1227相比低一个数量级,对于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和腐生菌的平均达到了5.2mg/L.PA-12对于环境温度和pH的变化都能够保持杀菌活性的稳定性.即使在10℃时PA-12的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也不高于60mg/L,对于油田回注水的杀菌作业具有实际意义.pH几乎不影响PA-12的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瓶装水中大肠杆菌、啤酒酵母、青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PEF可以有效地杀灭瓶装水中常见微生物,其中大肠杆菌、啤酒酵母和青霉菌经48.39 kV/cm场强的PEF处理,在不同时间之后均未有活菌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在此场强下处理经295μs之后,活菌数分别减少了6.6...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压气体(CO2、N2)“渗透破碎”杀灭液体中细菌的机理,采用正交方法,综合考虑杀菌时间、溶液浓度、作用压力和杀菌媒质等不同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2种不同杀菌媒质所得结果的比较,进一步验证高压气体的“破碎”杀菌机理;CO2的“酸化效应”对杀菌效果的影响不大;杀菌率会随时间、压力、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湿热高温灭菌和微波灭菌培养料栽培的平菇生长及产量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的培养料,菌丝满袋时间和出菇时间都明显缩短,平菇生长及产量也明显提高,同时其生物学效率,节能率及投产比明显优于湿热高温灭菌,其中微波处理8 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UVC LED杀菌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条件,在不同作用时间和作用距离下使用UVC LED对大肠杆菌进行灭菌处理,并计算杀菌率.实验结果表明,UVC LED的杀菌能力随紫外辐射剂量减小呈指数减小,受到紫外辐射通量、辐照时间、辐照距离三者影响;以本实验光源为例,当辐照时间与辐照距离平方之比大于20/10-2 s/cm2时,UVC LED的杀菌率能够达到99%以上;UVC LED不能通过产生臭氧起到杀菌作用,因此只适用于表面杀菌.通过经验公式,可对UVC LED的使用条件进行估算.基于此,设计了一台紫外杀菌装置样机.  相似文献   

15.
空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空化能够产生极高的瞬时压强与温度,从而能够带来众多的应用,但超声空化用于杀菌却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超声杀菌的处理量是比较少的。描述了超声及水力空化杀菌机理,进行了不同条件下超声和水力空化杀菌实验。结果表明,超声空化与水力空化都有很好的杀菌效果,水力空化的处理量要比超声空化处理量大。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微波加热对自来水杀菌的高效性,本实验采用微波炉对一定量的自来水进行了加热杀菌处理,并对微波杀菌效果达到国标时自来水体积与加热时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实验组的杀菌效果达到国标(GB19298-2003)时所需的时间及所需的温度明显低于电炉加热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水温为35.0℃时比初温13.1℃时含菌量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杀菌效果达到国标时,加热时间与水的体积成线性关系。上述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热杀菌,微波杀菌具有稳定的高效性,为饮用自来水微波炉杀菌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紫外线和二氧化氮的协同杀菌作用对冻虾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控制,微生物学检验表明,紫外线和二氧化氯的协同作用比单独的紫外线和二氧化氯杀菌效果好,在协作作用中,消毒剂是主体,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起主导作用,紫外线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取CTP-5和多菌灵两种消毒剂,设计了020 000 mg/L 7种浓度梯度组,对食用菌培养料进行处理后接种平菇菌种进行培养,通过观察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及杂菌的生长情况,以研究CTP-5消毒灭菌效果。结果表明:CTP-5和多菌灵两种药剂处理培养料都具有明显的防污染效果,CTP-5和多菌灵的有效消毒灭菌浓度分别是10 000 mg/L、8 000 mg/L。但药物处理组与高温灭菌组对照比较,其菌丝生长较慢,CTP-5与多菌灵处理组比较,消毒效果和菌丝生长差异不明显。CTP-5是无毒\无残留的新型消毒剂,可代替多菌灵在食用菌培养料中进行辅助消毒,防治污染。  相似文献   

19.
细胞培养的关键就是无菌,不能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受到感染,导致细胞培养的失败。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并对比了它们的灭菌效果,最后选择了一种最好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寻土壤绿色消毒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水对3种土传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及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质量浓度1.0~5.0 mg/L的臭氧水对3种病原真菌的孢子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臭氧水质量浓度是影响杀灭率的主要因素,作用时间对杀灭率无显著影响;提高臭氧水质量浓度及增加浇灌次数能显著增强对土壤中3种病原真菌的杀灭率;臭氧水浇灌土壤能显著降低植株的发病率,但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添加木霉能消除这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