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娟 《科技资讯》2011,(5):189-189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论对国家或是大学生本身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等院校教育的全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倡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创新潜能,注重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姚永卫  滑洁  袁媛 《科技资讯》2009,(18):179-179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职教育的迫切要求。学校教育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戴体和对策,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学术氛围,使形成教师和学生双方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型经济的重要意义;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加速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在阐述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并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等不同视角提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梁岩  刘猛 《创新科技》2017,(12):33-36
本文论述了我国高校的创新活动实施现状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意义,以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为例,论述了当前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受限的因素,并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途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之一。实践社群作为激发创新的非正式自组织系统,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促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可被视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环境也为实践社群作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提供了良好的实现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时椿茹  蔡潇  刘世双 《科技信息》2011,(36):I0004-I0004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广泛研究,却是在90年代以后。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创新意识缺乏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鼓励和指导大学生进入“第二课堂”参与实践,改善大学生创新意识缺乏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史广超 《科技信息》2009,(28):52-52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当下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偏低,文科学生尤其如此。学校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健全制度保障,逐步培育和提高文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时代对大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则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立足点和突破口。结合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内涵、培养的目的和意义、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