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旧街煤矿8、9煤层为近距离煤层,9101工作面位于上部8煤层工作面采空区下,煤层层间距仅为0.3~3 m,上煤层开采造成开采范围内的层间岩层(上煤层顶板,也是下煤层的顶板)变形破坏、裂隙发育,自稳性和完整性损失严重,下煤层工作面巷道顶板锚网支护无法起到应有作用,部分区域顶板甚至无法实施锚杆支护。该文根据近距离煤层9101工作面实际地质和开采条件,选取"架棚和帮部锚网"联合支护作为采空区下掘进巷道支护方式,并确定了支护参数,通过现场实施和优化,保证了掘进巷道的良好支护,巷道得以正常掘进。  相似文献   

2.
锚网、锚索、喷浆联合支护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大水头煤矿煤巷掘进原始的工字钢棚支护手段,转变了人们对煤层掘进巷道的支护认识,增强了松软煤层巷道掘进期间的支护强度,提高了煤体巷道的坚固性,规范了正规循环施工工艺,实现了巷道掘进一次成巷,加快了巷道掘进速度,提高个人工效,同时降低了巷道掘进支护的消耗费用,减少了成巷的收敛变形量,大大降低了后期维修量,杜绝了煤层掘进巷道顶板事故,为大水头煤矿松软煤层巷道掘进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蔡福洋 《山西科技》2016,(4):156-159
以永定庄煤矿5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阐述了5302巷道掘进工作面复杂的地质状况、现有老化的机械设备及不稳定的安全技术条件,分析了影响煤巷快速掘进的因素,提出了优化掘进工艺、严格施工组织管理、衔接管理施工工序等相应措施以实现巷道快掘,并从采用综采机截割工艺、优化支护与运输工艺、改良作业循环方式等方面,确定了适宜永定庄煤矿的巷道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开采强度不断提高,对巷道断面及支护质量需求也随之增大。但在巷道掘进过程常常遇到不同的地质条件,影响正常的巷道的掘进。本文通过对巷道过煤层分叉区时不同的顶板条件,制定相应的掘进和支护措施,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确保了安全、快速、高效的通过巷道煤层分叉区。  相似文献   

5.
开滦林南仓矿业分公司煤11为三软煤层,顶板、煤层、底板均比较软,掘进及回采过程巷道变形严重,巷道进行多次套修仍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通过对锚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三软煤层巷道采取金属拱形支架与锚网复合支护,与原巷道支护进行分析比较,找出适合三软煤层的支护形式,确定采取最佳支护类型,延长巷道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6.
翟文 《科技资讯》2009,(6):88-89
神宁集团梅花井煤矿11采区4—2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受复合顶板压力影响,巷道变形快,淋水大,严重制约了巷道掘进速度。为了提高巷道掘进速度及巷道支护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在该矿114202工作面机巷进行巷道断面变更,采用拱形巷道断面掘进,在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成本及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提高了掘进速度。  相似文献   

7.
张绍忠 《科技资讯》2009,(25):15-16
本文介绍了开滦集团范各庄矿业分公司在三水平南二采区七煤层掘进回风上山实践中,由于受本煤层和上覆煤层的煤柱以及采动影响等综合地质因素作用下,巷道压力大,矿压显现明显。其相邻巷道多次维修,支护困难,在传统的支护工艺无法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情况下。通过对巷道围岩的理论分析,在施工工艺和支护参数上进行了优化,经矿压监测和实际效果检验,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解决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锚网巷道支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松帮卸压支护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松软煤层煤巷掘进支架受力变形巷道损坏,改善了巷道支护状况,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李毅 《科技资讯》2011,(36):59-60
中兴煤矿地质条件复杂,1202下所采的煤层距上组煤层的距离为3m左右,且上组煤已经回采成采空区。1202下工作面属复杂条件下近距离煤层开采,现在掘进切眼是大断面施工巷道,为保证切眼工程质量,选用不同的支护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孤岛工作面两巷动压区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孤岛工作面进、回风两巷在掘进期间的巷道支护工艺和回采期间的动压区超前支护工艺及综合治理措施,孤岛工作面的进、回风两巷由于受上下采空区和工作面回采双重压力的影响,巷道破坏和收敛变形十分严重,对工作面安全回采影响极大。应树立综合治理、联合支护、长期监控的支护思想体系,以长期的实践和监控为基础,应用“锚杆、锚索”支护等新兴支护技术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青东矿三软煤层巷道锚梁网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锐 《科技信息》2010,(21):404-405
简要介绍三软煤层巷道的锚梁网支护,给出了巷道支护设计方案和锚杆支护参数,巷道监测结果表明,巷道经受住了掘进和回采期间的动压影响。满足了安全高效回采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极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同煤集团四老沟矿极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对层间距为0.8~2.0 m下分层巷道采用双重组合支护方式,成功地维护住了巷道顶板,达到了预期的支护效果.这对极近、近距离煤层下分层掘进工作面的支护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初海波 《科技信息》2012,(24):417-418
桃园矿71煤为“三软”煤层且富含水,为加快71 31风巷准备速度,采用综掘工艺施工,并分别尝试了几种支护方案,通过各个方案的比较和优化,确定了采用直腿U型钢、菱形金属网支护,配合锚索锁腿补强支护的方案。较好的解决了巷道单进不高,变形量大的难题,明显的加快了掘进速度,达到了减少投入、安全掘进的目的,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开采石炭二叠纪煤层董家河煤矿22518综采工作面,随着采区延伸出现瓦斯异常的实际情况,设计在巷道掘进期间采用超前钻孔瓦斯排放、本煤层顺层钻孔瓦斯抽采、高位钻孔卸压瓦斯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等综合防治措施。结果表明:该套防治措施使该区域煤层瓦斯含量从4~8 m3/t降为2.346~3.654 m3/t;掘进巷道内瓦斯浓度稳定在0.1%~0.3%之间;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稳定在为0.28%~0.46%之间;回风巷瓦斯浓度稳定在0.10%~0.21%,且再未出现瓦斯超限事故,效果显著,保证了该煤层巷道的安全掘进与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5.
在已确定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中掘进,需要解决两个安全问题,即加强巷道支护强度和改变上覆煤层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坚硬顶板下近距离薄煤层在掘进期间使用的支护方式和开采期间的顶板宏观观察、矿压分析、顶板管理及事故教训,最终从施工方法、上覆岩性、煤柱集中压力与岩石滑动影响角及顶底板应力分布等方面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布置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了巷道布置的合理途径;并提出了关于近距离煤层掘进工艺、支护和工作面开采期间有效矿压控制、顶板管理的一些方法措施,为今后近距离薄煤层掘进巷道布置和开采实践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崔严  张红军 《科技信息》2013,(14):433-434
赵庄二号井1305大采高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开采工艺,设备型号尺寸比较大,巷道沿煤层顶底板掘进,要求巷道断面比较大,巷道净宽达5.0m,净高达4.9m,属于超高大断面巷道。加之赵庄二号井巷道直接顶为泥岩,极易风化变形破碎,因此,必须采用强力锚杆支护系统,控制巷道围岩的整体完整性,保持巷道的稳定。对于巷道顶板尽可能采用高预应力强力支护体系,防止顶板的下沉离层,故此采用高预应力全锚索进行支护;对于巷道帮部,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系统控制煤帮的整体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旺煤矿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3101工作面运输平巷过煤柱时围岩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以及支护系统损毁等矿压显现特点,分析了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运输平巷过煤柱时的变形破坏特征,并揭示其破坏机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遗留煤柱对下部煤层顶板应力分布的影响;运输平巷过煤柱时围岩塑性区的变化规律,并提出锚网+锚注联合支护手段,分析了锚杆间排距、锚注深度对联合支护效果的影响,并进行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支护后巷道围岩总体变形量较小,围岩变形量较原支护方案减小了75%,支护系统亦无开裂损毁现象发生,实现了对极近距离煤层运输平巷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杨晋华 《科技信息》2011,(22):293-293
在松软厚煤层中掘进巷道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支护,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一直是困扰煤矿开采的一个难题,本文针对某煤矿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巷道支护设计,有效地解决了松软煤层掘进巷道时的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西柳林凌志兴家沟煤业有限公司8号煤层80105工作面的在坚硬顶板条件下面临的回采巷道支护难题,结合围岩控制理论和锚杆、锚索支护理论,采用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法,对兴家沟煤矿8号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类,探讨了适宜于8号煤层赋存条件的巷道锚固定支护理论依据、设计原理及方法,确定了85015工作面顺槽顶板及两帮锚固参数,并制定了合理的锚固方案,基于实践验证,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开拓掘进中面临的支护问题,达到了安全高效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