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开始于2006年10月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经过双方学者的努力,于2010年1月31日公布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这份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书,包括“古代·中近世史”和“近现代史”部分的中日双方学者的各13篇文章。就3年多来首次公布的研究成果,我刊采访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员步平教授。  相似文献   

2.
以亲属称谓语的外化使用这一现象为例,探讨了中国和日本两种语言环境下亲属称谓语外化用法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个性。分析其原因,并揭示了中日两国家族结构形态的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对各自国家社会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玉花 《科技信息》2010,(19):277-278
流行语源于社会并反映社会,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有其特殊的文化心理机制。本文通过中日两国2009年度流行语的比较找出异同点,了解两国流行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国民的心理状态。两国的流行语在来源,表达意思以及分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在来源方面,中国来自普通老百姓的多,而日本来自名人的多。在表达意思方面,中国的流行语具有深刻的喻义,而日本没有。在分类方面,中国经济类流行语相对多,而日本政治类较多。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摩擦也倍受人们的关注。文化蕴含着政治、经济、宗教和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内容,而且文化历来又与语言、行为密不可分。就中日两国人们在寒暄语方面的不同,从人们刚一见面的问候、致敬语,到日常交际的致谢、致歉语,以及回敬、答礼语等方面,探讨中日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极为惨痛的回忆。作为战争的主要发起国,德国和日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60多年后两个国家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却是截然不同,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国家的内在文化因素应该是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虽为近邻,但在思维方式上仍然存在差异。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一般都是从宏观出发,而日本人却往往习惯从身边的事物即微观出发思考问题。本文从中日两国对道的用法及理解差异方面来探讨两国人民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浅议中日思维习惯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伊花 《科技信息》2009,(33):T0243-T0243
思维习惯影响沟通与交流,同时也是形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日两国思维习惯差异形成来源于诸多因素,其思维习惯和外部表现大相径庭。只有较好地了解这种差异,才能理解语言表达的真正含义,有利于我们实现对日语学习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同时对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地域差异以及文化差异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以及学校教育制度的差异培养出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因此,中国教育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文化的优势,同时更要吸取西方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1955-1957年间,与此前的吉田内阁时期相比,新组阁的日本鸠山内阁顺应内外形势的变化,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某种松动,中日民间交流呈现出一种较为活跃的状态,可谓当代中日交流史上出现的第一次高潮,它为中日关系的恢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主要对这一时期中日交流的状况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形成的背景及其对后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志燕 《科技信息》2010,(10):I0177-I0178
在初级日语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被学生问到的问题就是,现在的时刻进行打招呼是应该用"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还是"こんにちは(上午好)"。因为在日语中,上午,下午,晚上打招呼的用语差异很大,而且分的很细。用错了,会招致笑话。在有一次日语演讲比赛中,正好遇到阴天,报考厅里很暗,再加上主持报告的人比较紧张,主持人脱口而出"皆さん、こんばんは"。意思是"各位,晚上好"。  相似文献   

11.
日美两国的行政集团所处的不同的政治环境对它们遵循的政策制定方式和国家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的一党为主的政治环境有益于强化避免争斗的意识,有益于强化行政机构的独立地位;美国的两党制构成的政治环境看重相互批评,提倡按照已有的政治游戏规则进行竞争,因此行政机构的独立地位受到制约。不过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看到两国行政精英的差别远比那种认为“日美两国的行政官员处于某种政治价值观的两极,其形象也是截然相反”的观点要复杂的多。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两者之间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朱宪文 《科技咨询导报》2007,(30):181-181,183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两者之间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中日两国在高校师资管理方面(包括教师的职称与聘用、工资待遇和对教师的培养等)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陈诚 《咸宁学院学报》2009,(Z1):158-159
进入21世纪,国际间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国力竞争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各国纷纷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应对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加大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相继研制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从这些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所显示的内容来看,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教学观念,都体现出新的特点。学习世界各国母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对照世界各国语文学科教育的模式来考察我国的语文教学,有助于我们摆脱独善的、狭隘的思路,开拓国际教育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足球联赛职业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O年代之前,日本足球运动水平还相对较低。而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足球迅速崛起,在各项洲际大赛以及国际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注目。而日本足球所以能迅速起步,足球的职业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足球职业联赛起步于1994年,于2004年由甲A联赛改为中超联赛,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中日两国联赛职业化的开端、发展和未来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发展中的中超联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要使中日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获得成功,就必须遵守社会约定的语言规范,注重中日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理解蕴含在这两种语言当中的文化内涵以及日本人那种独特的思维心理和语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从中日文化差异角度看日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有不同的历史过程、不同的生括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这些文化渗透在语言之中,使民族语言之间也存在差异。可以说离开日本文化而孤立地学习日本语言是很难准确掌握该语言的。所以,在日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中日两国现行的高中数学的数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求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广告在当今商业经济社会当中作为一种能够为消费者展示商品和服务信息的传媒和沟通手段,将其内容以及直观形象当中蕴含着的价值观、知识传播到人民大众当中,无形中就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刺激消费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大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研究中日汽车广告的差异可以作为研究中日文化差别的思路,同时对促进我国广告业以及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