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纳米压痕法测量了不同厚度(180~1000nm)的纳米晶Cu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Cu膜硬度与厚度的关系类似于Hall-Petch关系,而弹性模量与厚度无关,其值相比块体粗晶Cu下降了约20%,分析位移-载荷曲线发现晶粒尺寸越大的Cu膜其位移跳跃现象越明显.另外,对于不同厚度的Cu膜其临界剪切应力的范围约在3.02~4.07GPa之间,基本接近粗晶Cu的理论剪切强度,位错塞积依然是其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金相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种不同冷速下连续冷却转变的贝氏体显微组织进行观察.采用动态连续刚度测量纳米压痕技术测定了贝氏体显微组织的基体纳米硬度,并分析讨论了基体硬度随冷却速度变化的趋势.另外,对贝氏体显微组织进行维氏硬度测量,并分析讨论了维氏硬度随冷却速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钛合金涂层力学性能纳米压痕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纳米压痕测试技术对三种采用化学镀方法制备的钛合金抗微动涂层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峰值载荷等试验参数对模量和硬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纳米颗粒后的耐磨涂层抗变形的能力最好,可作为抗微动涂层使用,峰值载荷对试样弹性模量和硬度测试结果影响明显,随峰值载荷增大测试结果逐渐减小,减小趋势呈非线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化学实验方法和纳米力学探针技术,通过测量载荷-位移关系曲线,研究了氢对不锈钢钝化膜纳米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氢含量的增加,不锈钢钝化膜的临界破裂载荷降低,位移偏移量减小,氢导致钝化膜的径向抗拉强度(应力)和弹性模量降低,钝化膜随氢含量的增加而逐渐软化。  相似文献   

5.
对奔腾B70轿车车身涂层的各漆层:磷酸锌层、电泳层、中漆层和面漆层分别进行了纳米压入实验,以此来研究不同漆层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锌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最大,其组织的密实程度最高,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对于电泳层、中漆层和面漆层,其中面漆层的硬度最高,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电泳层和中漆层硬度差距不大但明显小于面漆层;而电泳层的弹性模量高于面漆层,面漆层高于中漆层,这也表征了在抗塑性变形能力上也是依次递减的;此外,在抗蠕变性能方面为磷酸锌层最好,其次为面漆层和中漆层,并且两者差距不大,而电泳层具有较好的蠕变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6.
超声表面滚压加工40Cr表层的纳米力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超声表面滚压加工40Cr表层的力学性能.采用纳米压痕实验测定了表层的弹性模量、纳米硬度和残余应力.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超声表面滚压后,40Cr表层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都得到显著提高,最大值均位于表面,往复加工3遍的表面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为217.16,GPa和3.588,GPa,加工6遍的表面弹性模量和硬度分别为224.8,GPa和3.857,GPa;同时表层获得一定数值的残余压应力,最大值位于表面并随着加工遍数的增加而增大.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往复加工次数对表层的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针对选区激光熔化铜合金成形微观力学性能,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对成形样件纳米压痕硬度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其纳米硬度影响程度,从而为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工艺提高零件表面微观力学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表征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形成机理,对水泥净浆及掺粉煤灰的水泥浆体进行了微观力学性能研究.应用纳米压痕技术测试、分析并计算了不同浆体中各个区域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并对各参数在二维平面的分布进行了描绘.同时,利用高斯函数对弹性模量、硬度的频率分布曲线进行了多峰拟合,获得水化产物中毛细孔、高密度C-S-H凝胶...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纳米压痕中不同曲率半径针尖的压头压入不同材料的加、卸载过程,并对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模拟的可靠性.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硬度关于压头曲率半径和压入深度的半经验公式.结果显示,相同材料的硬度计算值随着压头针尖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另外对于同一针尖曲率半径而言,材料硬度值随着压痕深度的减小而增大,并且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尺寸效应越明显.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得较好.分析表明,由于尖端曲率半径的增大而导致过低估计压头与材料的接触面积是产生针尖尺寸效应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显示,理论推导中对于尖端曲率半径较大(R>60 nm)的压头,在压入深度较浅时(h≤60 nm)将其等效为理想压头相对粗糙,其硬度计算结果存在一定的高估.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机械合金化的方法,之后在750℃、58MPa的条件下经过热压制备出致密的块体纳米晶体Ag-50Cu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合金的晶体结构及显微组织结构。其结果表明:其衍射峰偏移并且有明显的宽化,是由于球磨时间的持续的延长,晶粒的细化和应变的结果。Cu在Ag和Ag在Cu中的固溶度都明显有增加,当球磨时间为40h时,合金已经由双相变成亚稳态的单相,因为机械合金化粉末的非平衡态,其超固溶度溶质随热压过程的进行慢慢的脱溶分解出来,合金由单相变成了两相,富Ag的α相和富Cu的β相颗粒均长大,但都仍然保持它的纳米级尺寸。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对样品的观察表明了该合金致密度非常的高且显微组织非常的均匀,讨论了晶粒的细化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骨内压电电位的波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内应力产生的电信号影响骨细胞的生长已被多方面证明,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确定.近年来,测试技术的进步为骨压电信号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手段.用超高输入阻抗的生物电压放大器测试研究了干牛骨试样在梯形波我荷作用下发生三点弯曲变形时压电电压的变化.测试发现,骨受力变形时产生的压电电荷在两电极间产生压电电压,同时电极间的电荷还会经过自身泄放.对应加栽稳态过程,两电极间的压电电荷会经自身泄放,从而表现为一松弛过程,0.1~0.4s后电压降为零,所以只能够在加载的动态过程测量到压电电压.显然在活体骨中压电电压也必然只会表现为脉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CFRC/HAP 生物材料复合粘结因素和种植体骨界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在采用国产CFRC_Ⅱ材料加工出表面层镶嵌低温烧结HAP组分样品时,硼系生物玻璃作为CCH生物材料复合粘结剂的作用机理。通过种植体以及其界面周围组织结构的SEM和EDS分析,初步查明CCH复合材料表面层的结构形态,各组成之间以及复合体与种植界面新生骨组织机体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是完善研究骨再造方程获得稳定解的条件。用n单元和m×n单元两种多单元模型研究高阶非线性骨再造控制方程中的两个非线性因素:再造率系数B(t)取为指数形式和引入非线性再造方程的阶数对其获得稳定解的条件的影响,采用两种多单元模型分析得到,当表观密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指数次方r满足-11时,系统可以经过不稳定的连续解最终达到有序的不连续解。应用多单元模型分析表明,对于高阶非线性骨再造控制方程,稳定解的条件主要由r来决定,方程中两个非线性因素对其取得稳定解的条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兔矢状缝扩张过程中环腺苷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兔矢状缝扩张过程中环腺苷酸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兔顶骨矢状状缝,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髓受不同大小,不同时间扩张力后,骨改建相关因子环腺苷酸(cAMP)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1)骨缝受扩张力后,内源性cAMP在受力后1d时低于对照水平,以后又上升至高于对照组水平;(2)大力组cAMP含量下降程度比小力组大。结论:较大的力引起的组织损伤大,骨改建延迟。在临床上快速扩大骨缝需更长的保持时间  相似文献   

15.
给定荷载下的骨骼重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种活性生物器官 ,骨骼不同部分的密度在给定荷载下要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叫骨重建。定量的研究骨重建现象是骨生物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Cater所做的骨材料的实验基础上 ,骨骼的不同微小部分被简化当作一种各向同性材料。再以有限元分析和迭代计算为手段 ,可以获得一种定量计算骨量的方法。与实验结果对照可以发现 ,此方法可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旋转脉动磁场对兔正畸牙齿移动的影响.方法 25只体重为1.0~1.5 kg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按每组5只随机分为实验1,3,5,7,14 d.2%戊巴比妥钠麻醉下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与切牙间拴结不锈钢螺簧,施力80 g,左侧只加力为对照组,右侧加力并加旋转脉动磁场为实验组,观察正畸牙槽骨的改建情况并测量牙齿移动距离.结果 实验组正畸牙齿移动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光镜观察显示实验组牙槽骨的改建活跃,张力侧骨形成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旋转脉动磁场可促进正畸牙槽骨改建.  相似文献   

17.
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的非经典非线性效应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由于受硫酸盐侵蚀和干湿循环作用,内部出现微损伤,性能发生劣化.目前国内外针对结构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和干湿循环作用对结构混凝土的损伤失效的研究都集中在力学性能方面,关于损伤和劣化规律特别是无损检测的实验研究较少.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一般采用线性超声方法,用非线性声学方法检测混凝土损伤和劣化规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岩石、混...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哮喘气道重塑的调控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光盘检索有关文献.归纳综合整理。结果:早期吸入激素可以影响气道重塑的发生,联合β-2激动剂及中医药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气道重塑的有效治疗应该是直接作用于与重塑发生有关的各个环节的新疗法。结论:气道重塑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To assess the remolding ability of repaired bone in hydroxyapatite (HA) and β-calcium phosphate (β-TCP) scaffold, two 75% porosity bioceramics with the same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y were implanted into femoral condyles of rabbits. Histological and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results demonstrated abundant new bone formation in the porous HA scaffold along with indistinctive scaffold degrada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scaffold resorption in the β-TCP group, which was followed by a replacement with newly formed bon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HA group. The crosslinking trabeculae remodeled from the mixtures of the newly formed bone and β-TCP scaffold remnants might be helpful to promoting even loading and reducing stress. The bone remodeling pattern resulted from bone formation and scaffold resorp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or the two bioceramic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75% porous β-TCP was more suitable for new bone remodification than HA scaffold.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了"城中村"的一般特点,"城中村"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果能在其发展的早期对它进行政策上的管理和引导,将大大降低"城中村"改造的难度和成本。以合肥市为例,从统筹规划、管理体制、集体资产的处理、利益分配机制和组织宣传工作等方面阐述了早期"城中村"治理改造中的对策,试图为中等发达城市的"城中村"和谐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