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关于红霉素链霉菌的噬菌体曾有过一些报导。国内,张筱玉等从被感染的发酵自溶液中分离出八株噬菌体,对其中三株噬菌体做了电镜观察,并筛选出了相应的抗性菌株。我们对大连制药厂近年来在红霉素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发酵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涂带试验,确证了异常发酵的原因是由于噬菌体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2.
安徽朝阳化工厂在卡那霉素发酵生产中曾多次出现噬菌体感染。1977年春,我们从卡那霉素链霉菌的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了噬菌体。电子显微镜研究说明,这是一种蝌蚪状的噬菌体。应用亚硝基胍或紫外光诱变并结合噬菌体处理,筛选得若干对噬菌体具有抗性的菌株,其中某些抗性菌株的卡那霉素产量在摇瓶发酵中大约比对照高百分之十六。  相似文献   

3.
由于噬菌体对发酵工业造成广泛、严重的危害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发酵工业中微生物杀虫剂、抗菌素、化工原料、生化药品、调味食品等发酵生产普遍受到噬菌体的威胁。近几年来,我国筛选的谷氨酸生产菌在一些工厂投产时也相继出现噬  相似文献   

4.
螺旋霉素产生菌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Co^60处理螺旋霉素产生菌PS,获得了一株抗噬菌体且摇瓶发酵单位比原菌株稍高的突变株R10,继而对R10进行理性化筛选,在加有2-脱氧葡萄糖的分离培养基上分离到一株抗噬菌体稳定、摇瓶发酵单位又比R10高20%的新突变株,且其摇瓶发酵周期缩短12h、能耐受更高浓度的自身代谢产物-螺旋霉素。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污染,常给谷氨酸发酵造成严重危害,所以查明系外源噬菌体的污染或溶原菌诱导出的噬菌体污染,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我们从谷氨酸生产菌北京棒状杆菌突变株——FM820-7紫外线、丝裂霉素C诱导分离到二株噬菌体526,528,从FM820-7菌株生产环境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噬菌体530,对分离的噬菌体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就溶原菌株诱导方式、噬菌体的检测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为迅速澄清污染源,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自然界直接分离法从不同来源土壤中筛选谷氨酸产生菌,经产酸测定、噬菌体抗性检查,筛选出25株抗噬菌体产谷氨酸菌株,其中有2株产酸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从中性蛋白酶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ys94菌株出发,用混合噬菌体选育出KRP406抗噬菌体变异株.在摇瓶条件下,结果表明,KRP406抗株抗多种噬菌体和不同的混合噬菌体,噬菌体从异常发酵液等获得与制备.在同时间的工业生产中,KRP406抗株的平均酶活力655lu/ml,此酶活超过原生产菌株ys94产生的酶活587u/ml.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杆型多效酶制剂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地域土样中筛选可发酵生产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以使该菌株产生可将玉米秸秆中的非淀粉类抗营养物质转化为可被单胃禽畜利用的简单物质的多酶制剂,利用这些酶制剂歙玉米秸杆成为非常好的饲料粮替代物,以缓解近年来对玉米饲料需求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从D-核糖异常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噬菌体,将其命名为P001。以枯草芽孢杆菌转酮醇酶变异株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法选育出1株具有抗性的与出发菌株相当的突变株。对该突变株进行多次传代和D-核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噬菌体P001抗性稳定,其发酵产D-核糖能力也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从济南制药厂L—山梨糖混合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四株芽孢杆菌噬菌体,其中一株来自寄主巨大芽孢杆菌,三株来自腊状芽孢杆菌,这些噬菌体都是有尾的,根据形态可分为二类。通过选育获得了几株抗噬菌体菌株,经摇瓶混合发酵试验,表明抗株不但具有稳定的抗性而且保持了原种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苏云金杆菌噬菌体的形态及感染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苏云金杆菌厂发酵裂解液中分离得到一株苏云金杆菌噬菌体KP-1.电镜观察表明,该噬菌体结构较为复杂,善呈多面体,衣壳呈六角形,直尾并具有收缩性尾鞘,尾部末端呈扁平膨大基片。其寄主范围与其它“BT”噬菌体不同,具有非常广泛的寄主,专一性不明显,同时对噬菌体KP-1感染敏感菌株187的特性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苏云金杆菌厂发酵裂解液中分离得到一株苏云金杆菌噬菌体KP-1.电镜观察表明,该噬菌体结构较为复杂,头部呈多面体,衣壳里六角形,在见并具有收缩性尾鞘,尾部末端呈扁平膨大基片.其寄生范围与其它“BT”噬菌体不同,具有非常广泛的寄主,专一性不明显,同时对噬菌体KP-1感染敏感菌株187的特性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抗药性选育盐霉素高产菌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紫外线诱变和紫外线复合氯化锂处理盐霉素生产菌株,利用含棕榈油的筛选平板,结合选育脂肪酶活力高的菌株,成功获得产量提高并适应棕榈油发酵的高产菌株Ae-4.棕榈油完全替代豆油摇瓶113 h发酵的产量是豆油发酵的88.7%(出发株为69.6%).进一步通过选育抗药性突变株获得了抗链霉素的高产突变株E4Lt-1(摇瓶发酵产量提高57.4%)和抗利福霉素的高产突变株Rift-1-2(摇瓶发酵产量提高44.9%).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利用传统的方法从森林土样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能有效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酵母菌株。首先通过富集培养、初筛、复筛等步骤筛选出一株(1#菌株)能够利用木糖的酵母菌株,对其进行了生理生化性能指标试验,初步鉴定为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并对其进行了利用木糖发酵乙醇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30℃,pH5.0,接种量为10%左右,初始木糖浓度为40g/L时,该菌株可以利用木糖发酵生产乙醇,产乙醇量为1.06g/100mL,相当于理论转化率的56.9%。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紫外线诱变的方法获得了抗噬菌体谷氨酸生产菌株.为提高抗噬菌体菌株的产量,作者对谷氨酸生产菌进行了属间融合试验,结果获得了产酸为5.8—6.0%的抗噬菌体谷氨酸生产菌.在适量青霉素存在下可获得99.9%的原生质体。选用最佳条件再生率达20%。在选择培养基上获得融合子,其融合率达1.15×10~(-(?))量级,其中具噬菌体抗性的菌株占22.2%.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掘能够利用纤维素生产聚羟基丁酸酯(PHB)的菌种并获得最佳的发酵条件,用刚果红染色法从小熊猫粪便中筛选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其改造为PHB生产菌株,利用响应面法,确定菌株发酵合成PHB的最优条件.经过透明圈检测和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分离获得1株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  相似文献   

17.
利用空间诱变选育辅酶Q10高产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间搭载为诱变手段,筛选可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辅酶Q10高产菌株。以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为出发菌株进行空间搭载,根据菌落形态进行初筛,摇瓶发酵进行复筛,HPLC检测含量等方法筛选辅酶Q10高产菌株。最终得到名为Shenzhou6的突变株产量比对照菌株提高30%,产量可达(0.8+0.02)g/L,经过优化培养可满足工业生产需要。同时也说明空间诱变因其复杂的空间环境条件,可以作为一种诱变手段进行工业化菌样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产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乳酸乳球菌为出发菌株,在含有高浓度Nisin的固体平板上,筛选出了耐受10 000IU/mL Nisin的乳酸乳球菌菌株,其发酵单位达到1 680IU/mL。以此菌株为起始菌株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利用24方孔深孔板快速筛选高产Nisin的突变株。结果表明,在诱变菌株的存活率为3%的条件下获得的突变株的正突变率达到27.3%。通过摇瓶发酵进一步考察初步筛选的正突变株的Nisin发酵水平,发现有一个突变株发酵Nisin的活性达到6 120IU/mL。  相似文献   

19.
从空间搭载维生素C生产菌株中筛选高产菌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首次经过"神舟四号"宇宙飞船搭载的维生素C生产菌株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了产2-酮基-L-古龙酸(2-KLG)的高效菌株,提高了其发酵效率.经研究发现,航天搭载使大菌发生负突变,而所筛选的418株小菌中,共筛出4株高产菌株,转化率提高了3.9%~5.2%,并发现部分菌株发酵周期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相似文献   

20.
2-酮基-L-古龙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中的伴生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进行处理,筛选维生素C的前体2 酮基 L 古龙酸的高产伴生菌菌株,以提高发酵生产水平。经过初筛、复筛,获得了使产酸活性提高的突变株,在筛选的646株菌中,有3株菌使收率提高了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