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高某40岁既往月经规则,5~7d/30d,量中等,G3P1,因下腹痛2日,突然加重伴晕厥3小时于2008-05—26上午9:30分入院.LMP2008-05-10,经后4天置节育环有少量阴道流血未介意.今晨6时突然左下腹剧痛伴晕厥一次,呕吐一次及肛门  相似文献   

2.
患者孕35周GPO,双胎妊娠,右下肢剧痛,收住妇产科.因对病史重视不够,及孕期不能及时行x射线,CT及MRI检查,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3.
犯人为了保外就医和逃避劳动改造制造疾病比较常见,但腹腔注入巴豆冰片液造成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致死实属罕见,现将病历报告如下。 孟某,男,22岁,在押犯人,病历号0528。于1987年3月13日畏寒发热;体温38—39℃,恶心呕吐,持续性全腹痛,病情逐渐加重,入院治疗。 体格检查:T39—39.2℃,急性病容,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式呼吸,脐部发现注射针眼,心率102次/分,肺无异常,全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减弱。 实验室检查:WBC24×10~3/L,中性0.90,X线透视:结肠充血。腹腔穿刺液培养生长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高度敏感。 住院经过:入院后先予庆大霉素、氯霉素、胃肠减压,对症处理,支持疗法等,病情无好转。在腰麻下行剖腹探查手术,术后诊断:弥漫性腹膜炎。病人处于对病情的担心心理,说出了制造疾病的经过。1987年3月12日夜间在脐部向腹腔注射巴豆冰片液5ml,造成急性继发弥漫性腹膜炎(注射污物所致)。这时病情已发展到麻痹性肠梗阻、败血症、感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8年5月-2004年6月收治女性急性阑尾炎367例,术中发现子宫积脓穿孔2例,误诊率为0.054%,现分析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6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18d,伴寒战、高热10d、呕吐4次,于1999年5月27日人院。查体:T:39.2℃,R29次/分,P105次/分,BP80/50mmHg(10.6/6.7Kpa)。一般  相似文献   

5.
1病例患者1,男,56岁,2010年7月17日因“右下腹持续胀痛27d”入院.患者于2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右下腹胀痛,于2010年6月21日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程顺利,但术后1周仍有腹部胀痛感.2010年7月3日再次因腹痛,腹胀,呕吐入住该院,急查立卧位平片.初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腹部CT显示:肝胆胰脾无明显异常,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遂入我院,入院时,查体: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右手臂有多个大约3 cm ×4 cm的瘀斑,胸骨有明显压痛,腹软,脐周及右下腹有轻压痛.完善相关检查:2010年07月17日血常规:白细胞(WBC)11.46×109/L,血红蛋白(HB)65 g/L,血小板(PLT)36×109/L,次日复查血常规:WBC12.5×109/L,HB56 g/L,PLT16×109/L.肿瘤3项中糖类抗原(CA199)达126.05 u/ML(参考值0~37 u/ML),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值均正常.胃镜检查并活检,取(胃窦部)微粒组织3粒,结果为低分化腺癌.给予禁食,抑酸,减压镇痛,输血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4天来院。以急性兰尾炎、限局性腹膜炎收入院。追问病史,4天前在深圳某戒毒所戒毒期间,出现上腹不适、隐痛、伴有恶心、呕吐。且疼痛迅速转至右下腹部。当时误认为毒隐发作,故给予戒毒药物治疗,疼痛稍有缓解。但数小时后腹痛再次发作、加重。仍给予戒毒药物治疗(药名不详)。今因出现寒战、发热及腹膜刺激症转至我院。 住院查体:T:38℃ P:次/分 BP:18/10kpa,一般状态尚可,痛苦病容,略呈被动屈曲位。腹呈平腹,右侧腹部广泛压痛,以麦氏点为重,伴有肌紧张和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音减弱。血白细胞25200/mm~3,分叶90%。确定诊断后立即在硬外麻醉下施兰尾切除术。术中证实:腹内大量粘稠脓汁约800ml,兰尾呈严重坏疽样改变,两处穿孔,兰尾失去正常形态,盲肠炎症水肿明显。实施兰尾切除、腹腔清试引流术。术后辅助以抗炎、对症治疗,手术切口甲级  相似文献   

7.
患者陈某,男,48岁,干部,住院号:31593。因胃镜检查诊为胃腺癌一个多月,右下腹包块一个月于1990年7月24日入院。患者于一个多月前因头晕,恶心,呕吐,呕出物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以“美尼尔氏综合征”收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大弯侧浅在性溃疡约1.2×1.5cm大小,周围隆起,凹凸不平,间有糜烂,附有粘稠性分泌物。病理检查结果为胃腺癌。一个月前又无意中发现右下腹包块约鹅蛋大小,到某医院检查,以“胃癌并腹腔转移”称病情已属晚期,无手术指  相似文献   

8.
腹腔卒中1例     
患者王某某,女,30岁,因下腹痛伴阴道流血1天,于1997年3月6回收入院。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下腹痛伴少许阴道流血,无恶心呕吐、无头晕、眼花、无外伤史,B超宫外孕腹腔内出血,月经LMP1997年2月9口量中等。C1P1上环5年。既往宫外孕手术一次,切除一侧附件。无高血压病史。体检:KT:365℃.P:82次/分,BP:12/SKPa,呈轻度贫血貌,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有移动性浊音,肠吗音减弱。妇科检查:宫颈无着色,后穹窿饱满,触痛明显,子宫稍大,左附件触及鸡卵大不整形包块.腹穿抽出5毫升不凝血。入院诊断:宫外孕、腹腔内出血…  相似文献   

9.
杨××,已婚,40岁,P_2G_1,因阴道流血三天,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半天,急诊入院。患者以往月经正常。13(4-6)/(28-30)量稍多,近3—4年常感行经期腹痛难忍。27岁结婚,婚后两年生一女现健在,七年前曾作人工流产一次,无特殊。除患有慢性胃炎,其他系统回顾无特殊,近年发现持续性痛经,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曾来妇产科门诊检查:发现子宫颈有拇指大肌瘤,子宫后位比正常稍大,欠活动,双侧附件增厚,有压痛;左侧似有界限不清之  相似文献   

10.
王忠平 《遵义科技》2010,38(2):37-38
1病例报告22岁的已婚育龄妇女,家住偏僻山村交通不便,停经43周,下腹隐痛2天。阵发性下腹痛6小时,于2008年7月22日待产入院。LMP2007年9月24目,EDC2008年7月1日,停经后无明显恶心、呕吐等症状,孕期经过顺利,未作过产前检查,2天前下腹隐痛伴阵发性加剧6小时求治于我院,以43周妊娠临产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11.
脓毒性休克     
<正> 患者女性,42岁.诉上腹部疼痛五天,放射至下腹部,伴有恶心,呕吐,便秘入院.疼痛病初剧烈,24小时后稍有缓解,随即遍及整个腹部,伴有寒战、发热.检查发现腹部紧张,压痛和反跳痛,右下腹部有一压痛肿块;直肠检查发现右下腹有一明显触痛的腹膜包块.入院时体温39.4℃,寒战,皮肤潮红发热.血压120/80毫米汞柱.开始了一个疗程的抗菌素治疗后,血压上升至160/70毫米汞柱,脉率和尿量减少.随后皮肤潮冷,血压下降到60/0毫米汞柱,脉搏150次/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硝唑、右旋糖酐腹腔灌洗预防腹腔感染手术术后肠粘连的可行性。方法60例腹腔感染明显的手术病人中,任选30例为对照组,另30例为治疗组;术后第1天治疗组用甲硝唑、右旋糖酐混合配制溶液进行腹腔灌洗,疗程3~5日,1次/d;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例未发现明显有阵发性腹痛、腹胀等现象,有2例轻微腹痛不能排除肠粘连原因;对照组病例均发生轻重不一的阵发性腹痛、腹胀现象,其中2例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右旋糖酐配制液对腹腔感染手术进行腹腔灌洗,有效地防止了腹腔感染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硝唑、右旋糖酐腹腔灌洗预防腹腔感染手术术后肠粘连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腹腔感染明显的手术病人中,任选30例为对照组,另30例为治疗组;术后第1天治疗组用甲硝唑、右旋糖酐混合配制溶液进行腹腔灌洗,疗程3~5日,1次/d;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例未发现明显有阵发性腹痛、腹胀等现象,有2例轻微腹痛不能排除肠粘连原因;对照组病例均发生轻重不一的阵发性腹痛、腹胀现象,其中2例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右旋糖酐配制液对腹腔感染手术进行腹腔灌洗,有效地防止了腹腔感染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硝唑、右旋糖酐腹腔灌洗预防腹腔感染手术术后肠粘连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腹腔感染明显的手术病人中,任选30例为对照组,另30例为治疗组;术后第1天治疗组用甲硝唑、右旋糖酐混合配制溶液进行腹腔灌洗,疗程3~5日,1次/d;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例未发现明显有阵发性腹痛、腹胀等现象,有2例轻微腹痛不能排除肠粘连原因;对照组病例均发生轻重不一的阵发性腹痛、腹胀现象,其中2例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右旋糖酐配制液对腹腔感染手术进行腹腔灌洗,有效地防止了腹腔感染手术后肠粘连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双角子宫同时妊娠是比较罕见的,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双角子宫同时妊娠合并入流漏刮一则病例报告如下:李某某,女,28岁,于1995年10月28日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月经初潮15岁,平素月经规律28─35天(周期),量较多,22岁结婚,1990年顺产一男性活婴,1992年5月曾做过一次人工流产。之后服避孕药物,副作用较重又用避孕工具。此次就诊是闭经58天,并伴有恶心,呕吐,择食等妊娠反应,妊娠试验,尿TT阳性.双会诊查子宫偏左约scm,子宫前位,较饱满、符合妊娠天数。在我院行入工流产术,术后查绒毛及胚胎组织完整,术毕患者回家。三日…  相似文献   

16.
<正> 皋兰县人民医院自1992年1月至7月,收治过期妊娠孕妇9人,其中三人分娩出畸形儿,占全部过期妊娠的33.33%,妊娠时间都超过43周,均为第一胎。1例张××,24岁,皋兰县忠和乡水源村,农民。1992年4月27日入院。主诉闭经43周,阵发性腹痛约6小时。体查 T36.4℃、P80次/分、BP14/10KPa、R20次/分。心肺(一),肝脾均未触及。腹部膨隆,宫底高36厘米,腹围100厘米,ROA,有规律宫缩,2~3分钟一次,持续30~40秒。胎心156次/分。  相似文献   

17.
患者金某,女,40岁,病历号为78715。因不规则阴道流血25天,下腹部疼痛1天,于1993年6月16日19时30分入院。患者平素月经周期正常,前次月经为1993年4月20日。无停经史,于1993年5月20日开始出不规则阴道流血少量,自认为月经,未介意。从1993年6月10日开始自感有轻度恶心,呕吐,厌食。入院当日8时本院检查否认“早孕”,妇科检查后病人自觉下腹部阵发性疼痛,逐渐加重,伴有头晕及全身无力,并昏倒在地,当晚17时30分再次来院就医,经破裂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液,诊断为“宫外孕破裂而急诊收入院。患者孕4产1,于1979年第一胎足月顺产后一年放一枚金属环,带环后3年内妊娠3次,均都自然流产,经常出现下腹部隐痛及腰痛,以“盆腔炎”治疗,未见好转。查体:急性贫血病容,体温35℃,脉博110次/分,血压10/4kpa,心肺(一),腹部膨隆,有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妇科检查,宫颈着色,举痛明显,后穹窿饱满,子宫体稍大、软,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液,化验,白细胞21.9×10~8/c,中性95,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患者何某 ,男 ,37岁 ,因发现右下腹肿块 1周于 2 0 0 3年 5月 2 2日入院。入院前 1周 ,在沐浴时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 1个圆形肿块 ,肿块直径约 10cm ,不易推动 ,无腹痛 ,无明显大便性状改变 ,双侧下肢活动正常。入院时查体 :腹部饱满 ,腹肌软 ,于右下腹探及近髂窝处可扪及一肿块 ,略呈圆形 ,边界清楚 ,表面光滑 ,质地中等 ,无压痛 ,活动度较差。腹部B超检查 :右下腹一边界清楚 ,低回声肿块 17cm× 8cm ,与膀胱、右肾无关联。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食管至升结肠无病变 ,右下腹软组织肿块位于肠管外 ,相应肠管受压迫。诊断为腹膜后肿瘤性…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者35岁,孕3产1.因停经5个多月,过期性流产清宫术后3h大出血,于1996年6月3日下午人院.患者未次月经:1996年1月2日.停经40d后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停经3个多月后有下腹痛及阴道少许流血,经服中药安胎治疗一周(药名不详),阴道流血停止.未见胎动,于1996年6月3日上午来我院就诊.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四壁光滑,宫颈着色明显,宫颈表面光滑,无紫蓝色结节;子宫前位,它体增大如妊娠3个月大小,质中,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包块.尿妊娠试验阴性.B超提示:宫内可见妊娠囊,未见胚芽及原始心跳.诊断…  相似文献   

20.
赵永红  王喜梅 《甘肃科技》2006,22(11):231-231,229
1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停经7月,右下腹痛伴发热1天,于2003年8月13日收住外科。末次月经2003年1月5日,停经4月半出现腹内胎动感,既往无慢性腹痛病史,入院前1天无诱因出现右下腹部痛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及发热。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5.3×109,中性粒细胞79%,血色素110g/L,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