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马春花 《科技资讯》2015,13(4):243-244
作为认知语用学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之一,关联理论的运用范围不仅仅限于语用学,其对翻译活动也有很强的解释和指导作用。该文首先探讨了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过程;交际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更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互明和最佳关联性。然后,说明举例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性意义。从关联理论来看,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传达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2.
毕赟慧  潘颖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252-252,254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再结合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用具最佳关联的方式将此意图明示于译文读者,使译文与原作在相关方面一致。本文仅以《阿Q正传》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为例,探讨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认知语用理论,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阅读就是作者示意和读者推理的交际过程,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读者凭借认知语境中的词语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等做出语境假设,从作者以文字方式明示的信息中寻找最佳关联,从而理解作者意图,达到阅读的目的,提高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推导话语含义的交际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交际认知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取得最佳关联语境。其涉及两方面因素,语境效果和处理信息所付出的努力。 Gutt由其推导出的关联翻译理论,提出取得最佳语境效果,是译者翻译活动的目标。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中国古诗的翻译,要求译者在深刻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文化背景,并能运用目标语,表达原文的最佳语境。许渊冲先生对《春江花月夜》的英文翻译,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看,在译文中把握交际线索,以遣词造句还原原文语境,应有一定的改造和处理,在重构最佳关联语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潘妍 《科技信息》2011,(26):124-124
关联理论视翻译为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要求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方达成认知上的共鸣。在此过程中,能否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达成与译语读者的最佳关联便成为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文化沟通以及译者的能动参与,因此译者需在分析选择语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并创造足够合适的关联效果,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本文以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原则为理论指导,通过典型英文翻译案例探讨关联理论对汉译英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翻译已越来越多地被看成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过程,一种形式.翻译研究逐步意识到对这一认知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该交际模式下所包含的认知语境、信息意图、交际意图、最佳关联等内容都对翻译产生了影响,并合理地解释了翻译过程、翻译策略的选定、翻译批判原则的界定等经常被论述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冯欣 《科技信息》2007,(20):227-227,9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语言层出不穷,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很多网络常用语并非规范语言,不常上网的人有时很难理解。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是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意图进行识别的认知过程。本文采用关联理论来分析网络上流行的用语,从而解释网民们是如何利用网络语言来表达其交际意图的。  相似文献   

8.
李琳琳 《科技信息》2013,(5):244-244,252
从关联理论意图观的视角,探讨汉英旅游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关联理论把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成功的交际即为受众识别说话人的信息意图。而翻译恰恰符合这一过程。只不过翻译包括了两个明示-推理交际行为:原作者与译者的交际过程,译者与目标语读者的交际过程。在第一交际过程中,译者需充分解读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但在第二交际过程中,还涉及到译者本身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成功的翻译必须忠实得再现原作者的信息意图,同时满足目标语读者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应该提供尽可能关联的信息,扩大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使他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去理解说话人的含义,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然而在广告交际过程中,广告制作者为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常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来表达,双关语就是其中之一。对双关语解读的过程就是广告制作者的明示和广告受众的推理过程,是明示和隐含的统一;同时,明示推理交际能否获得成功有赖于广告制作者和受众认知环境的互明。我们试从对比关联理论和模糊理论入手,探讨广告双关语的运作方式,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广告双关语这一特殊的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10.
交际的成功依赖于话语双方正确领会对方的交际意图,并据此作出积极反应。通过探讨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对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解释力,分析听话人要正确理解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必须经过的认知推理以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在处理文化缺省问题上为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应根据不同的认知语境采用不同的策略,获得语言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实现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再现原文的美学特质,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期待。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角度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关联理论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译进行尝试性分析,并从认知语境、语境效果、作者意图及读者期待等方面对文化误译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避免出现文化误译的策略和方法,如:照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使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相匹配;使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使原文作者的期待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作为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的全过程实际上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三个交际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因此,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译文读者认知语境两方面寻找翻译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商务语境中最为普遍的语言组成部分之一。隐喻翻译的关键是译者能否成功地传递或重塑其中的喻体意象。喻体意象的恰当转换可以传达隐喻的真实意义,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翻译时译者若从二分法的视角下对商务语境中的隐喻采用直译与意译结合起来的翻译策略,优势互补,合力相助,能够产生比较满意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论认为,翻译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交际目的。根据交际目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可采取音译、直译、意译和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它把言语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认为从话语和语境假设之间寻找最佳关联性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关联翻译理论是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把翻译看成是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本文阐述了关联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它对于古诗英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它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从本质上讲是语用的、交际的。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文的效度取决于是否体现了交际者的意图,是否满足了受体的期待。关联理论在双关语的翻译中,在处理语言形式障碍时凸显出强大的解释指导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交际效果放在首位,然后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和目的语读者认知环境的估计进行语码的选择来进行双关语的翻译,使译文最大限度趋同于原文以再现原文的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18.
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率先把语言学的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关联的翻译观,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译者应对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进行推理,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译语读者,从而产生最佳语境效果.只有原交际者的意图和译语读者的需求在认知环境的相关方面与原文相似,才是成功的译文.  相似文献   

19.
吕盼 《科技信息》2009,(4):68-69
关联理论是一个有关语言交际的认知语用理论,提出了交际中的明示—推理模式,认知语境则为语用推理提供了相应手段。而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也包括语境关系的顺应。Verschueren指出语境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是顺应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谭荔 《科技信息》2013,(26):51-51,53
阅读理解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是交际互动的过程;阅读是解读作者意图的推理过程,阅读的目的是寻求最佳关联信息,推知交际意图。本文从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总结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把关联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层面,从认知语境中选择最佳关联的假设,尝试找出词义最佳相关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