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PCB电路设计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性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该文对高职院校PCB电路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了PCB电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CB电路设计课程优化改革的思路,并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及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电子CAD课程教学重点是以电路原理图为蓝本,进行PCB板的布局和布线。本文阐述了PCB板设计类课程中的典型工程设计规范,对于提高学生对PCB板可制造性与可靠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PCB设计与制作》是高职高专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学习这门课程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基础印制电路板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要掌握CAD软件的安装、绘图等操作方法;最后依赖学院PCB实训室学习PCB的制作方法。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设计有导向性的课程内容;将实际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该文改变了传统模式的软件学习,依托于项目的教学设计,每个项目有侧重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该文对《PCB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施、对学生考核这3个阶段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设计性和工程性实验取代传统的纯验证性实验,成为电子课程实践教学的发展方向,通过在电子课程设计性实验教学中EWB虚拟仿真和Protel PCB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余波  沈介娥 《科技信息》2012,(1):495-495,489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和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生一些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课程教学能力,还应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强化教师对企业工作过程的分析及高度概括的能力;学习性工作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引导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而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针对《PCB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理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课程设计的理念、思路,分析了课程对应的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提出课程学习目标。‘同时,以真实工作任务和实际产品项目为载体设计了学习情境,并对每个学习情境提出了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乔爱民  罗少轩 《科技资讯》2011,(21):215-216
介绍了EDA软件Protel DXP的特点及其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一个具体实例——4位数显仪表,详细说明了利用EDA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并给出了各功能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和PCB板图,其设计思想也可应用于实用电路设计中。实际教学效果表明,Protel软件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有具有使用方便、设计效率高和易于修改电路参数等优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提高单片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现状,将Proteus仿真技术融入到项目化教学中,优化了"做中学"、"学中练"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以压缩机控制电路项目为例,介绍了在电工电子课堂上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从方案设计、原理图设计与仿真到PCB设计的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参与从概念到产品的全过程。通过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子电路CAD》课程内容偏重于工具软件的操作弊端,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课程中加入了真实的器件、产品案例、PCB的布局布线规则、工艺规范等内容,创设完整的工作情境,了解PCB的整个设计过程,使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职业技能及素养。  相似文献   

9.
为使学生加深对Protel相关文件含义的理解,能快速地、条理清楚地完成PCB项目设计,采用工程实践中常见的建集成库方式,将所用元件全部放在原理图库中,并与封装库中其对应的封装进行绑定,最终完成PCB项目的设计.该方法经过具体教学实践和实际应用验证,具有修改方便、使用灵活、通用性好等优点,适合在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PCB布线抗干扰问题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讨论PCB布线抗干扰设计,结合实际电路分析高频电路、敏感元件等PCB布线干扰问题,并给出PCB布线中抗干扰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基于我们学院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以1条主线为主的1344的教学模式。以最小开发系统为主线,以3个项目、4个基本程序的编制、4个PCB板的制作模块为主导,应用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教学,使学生感觉在"玩"中学习了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了编制单片机程序,培养了对单片机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片机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创新实验系统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实践操作为主,虚拟仿真为辅的原则,通过ATmega16单片机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让学生掌握了系统原理图设计、PCB板设计、焊接调试及软件程序设计等。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环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加突出单片机的实践性、工程性和应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加速溶剂萃取用于贝类中多氯联苯的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分析贝类中痕量多氯联苯(PCBs),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提取其中的7种PCBs(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53,PCB138,PCB180),讨论了温度和循环次数对加速溶剂萃取提取效率的影响,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Florisil土填充的固相萃取(SPE)小柱联用净化,去除脂肪和其他杂质,通过GC-ECD分析得到回收率数据。结果表明加速溶剂萃取用于贝类中PCBs的提取,最佳温度条件为100℃,最佳循环次数为2次。采用此种前处理方法的回收率和重复性均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PCB的抗干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英  徐玓  郭霞 《科技信息》2010,(17):I0123-I0123,I0416
本文以印制电路板的电磁兼容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电磁干扰产生机理,并详细介绍了PCB布局,布线设计中减少电磁干扰的原则,这些措施可确保PCB设计的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15.
高同辉  王键 《科技资讯》2008,(29):81-81
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中电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撑件,它提供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随着电于技术的飞速发展,PCB的密度越来越高,PCB设计的好坏对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因此,在进行PCB设计时,必须遵守PCB设计的一般原则,并应符合抗干扰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的教学特点出发,分析了印刷专业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案例式教学的作用和优势。结合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在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的实施步骤、教学模块、案例设计方法和教学组织实施方法等的教学改革,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案例式教学实践,获得了一些案例式教学在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中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2017)和《水质多氯联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15—2014)中对氯联苯的检测要求,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中20种多氯联苯(PCB28,PCB52,PCB101,PCB81,PCB77,PCB123,PCB118,PCB114,PCB138,PCB105,PCB153,PCB126,PCB167,PCB156,PCB157,PCB180,PCB169,PCB189,PCB194,PCB206)的方法。将20种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1.4~2.2 ng/L,测定下限为5.6~8.8 ng/L。在低、中、高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7%~107%,83.1%~109%,80.7%~11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27%~8.79%,2.21%~6.49%,1.61%~4.91%。研究表明:测定方法不仅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出限低,且适用于大批量水中多氯联苯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数控系统PCB在外部环境应力和内部线路结构作用下的可靠性水平,验证其是否满足数控系统可靠性设计的要求及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能否支持系统可靠的工作,以数控系统PCB为研究对象,从可靠性分析与评估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出发,在综述PCB失效机理和退化失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失效机理竞争的数控系统PCB可靠性统计模型的构建思路,结合不同失效机理下的数控系统PCB可靠性分析模型,分析失效机理间的相关性,并通过试验数据量化各失效机理在竞争失效模型中的权重,最终建立数控系统PCB竞争失效可靠性模型,为准确地分析和预测数控系统PCB的可靠性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开关电源的PCB设计既具有一般PCB设计的共性,又有其特性.随着开关电源开关频率的提高,EMI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给出了开关电源PCB设计的一般步骤,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扫描Kelvin探针测试技术研究了化学浸银处理(ImAg)印制电路板(PCB)在霉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同时通过体视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结合能谱分析对PCB的腐蚀和霉菌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电镜和能谱结果表明,在湿热环境下,霉菌可以在浸银处理PCB表面附着并生长繁殖,黑曲霉菌表现出更高活性,具有优先生长特性。霉菌的生长代谢作用促进浸银处理PCB的局部(微孔)腐蚀,出现漏铜现象。结合扫描Kelvin探针结果分析表明,随着时间延长,PCB表面电位整体升高,菌落区域金属作为阳极优先发生腐蚀,腐蚀产物面积逐渐扩大。虽然腐蚀反应中生成了少量带毒性的Ag+,对孢子的生长代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这并没有阻止PCB-ImAg霉菌腐蚀的发生。浸银处理工艺不能完全抑制PCB表面霉菌的生长,不能完全满足PCB防霉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