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汉语语法学中的“本位”指以什么为基点来描写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经历了从词本位到句本位再到词组本位的更迭嬗变,最近又有人提出篇本位语法。本文试图对这几种语法学体系作一简要的介绍与评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汉语语法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
"A而B之"结构是一个再生能力很强的嵌套结构,在现代汉语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运用邢福义"小句中枢说"语法理论,重点分析了该结构在语表、语里和语值三个层面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黎锦熙在其代表作《新著国语文法》中创建"句本位"并始终坚持"句本位","句本位"语法体系不仅符合教学语法的种种特质,而且在汉语教学语法学史上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被我们推崇为经典教学语法。  相似文献   

4.
1 汉语语法学的研究,从《马氏文通》算起已经八十年了。汉语的词类问题,作为语法学的基础部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长期以来,“依句辨品”占踞着统治地位。“依句辨品”等于“离句无品”,等于“词无定类”。一九五四年,高名凯先生根据这个必然的逻辑,进一步直截了当地提出“汉语无词类”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类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汉语语法的特殊性决定了汉语词类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正是汉语词类问题的极端复杂性才显示出词类问题研究在整个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汉语词类的区分同汉语句法结构与析句方法一起构成了汉语语法学体系的三大支柱。有志于汉语语法学研究的人都必须对汉  相似文献   

6.
《读书杂志》在汉语语法学上的成就至目前止被揭示得还不够。本文挖掘《读书杂志》关于词性转变、句读、虚词的功能意义等方面的著述资料,再次阐述《读书杂志》在汉语语法学上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氏文通》为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作,它第一次全面地描写了古代汉语语法,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立有开创之功,但是书中也有体例不清、论述不当、引例混乱乃至模仿印欧语法的缺点。后来的研究者对此每多贬词。本文对《马氏文通》研究中一个似已定论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希望与同志们进  相似文献   

8.
最 近 ,我们读到了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文雄教授洋洋 2 0万字的新著《汉语语法教学论纲》(以下简称《论纲》)。掩卷思索 ,我们深深地感觉到 ,这是一部将多种汉语语法学思想和体系加以咀嚼消化吸收并融会自己研究心得的语法学专著 ,无论是取材角度、表述手法 ,还是内涵意蕴、理论升华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 ,不愧是作者 2 0年来讲授“汉语语法学”课程的心血结晶。一、史料详实 ,包罗丰盛语法学理论萌芽于何时 ?世界语法学有哪些流派 ,各个流派有什么特点 ?汉语语法学的嬗变经过了哪几个时期 ?又在哪个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 ?什么书…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在提到单句的结构时,把单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主谓句;另一种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这种对句子结构特点进行的分类,比之以前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把单句分为单部句和双部句较为恰当。《暂拟》中的双部句包括主谓句和省略句,单部句包括无主句和独词句。我国传统的语法学家认为,典型的句子形式必定包括主语和谓语两项。一个句子必须有主谓两项,否则不成为句子。黎锦熙先生的  相似文献   

10.
学界大多认为《新著国语文法》"滥用省略"是这部奠基之作的不足之处,这种评价一方面可能是受学界大家评述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不同语法学理论、流派兴衰更替带来的负面效应。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内"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及国外管约论、信息论、功能论等各种语言学新理论的引进,学界开始对省略现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这种学术背景下,"省略"是《新著国语文法》的一个重要核心概念,"省略学说"是"句本位"语法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在自身体系内是圆满自足的,而且在汉语"省略"研究方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句型的功能分析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这种分析不是在西方句法“主动宾”框架之上的“语用”分析,更不是以往所谓的“句类”分析,而是汉语句子结构类型的本体研究,是在深刻认识了汉语文化特征后,汉语语法学理论和方法的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史记》比较句有极比句、差比句、平比句、较比句四大类。每大类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极比句又可分为肯定极比句(包括"最"字极比句、"至"字极比句、"极"字极比句、"第一""冠"字极比句)、否定极比句(如"莫/无"字极比句)和反问极比句(如"孰"字极比句);差比句又可以分为肯定差比句和否定差比句;平比句又有表示比照、比拟、比喻、等同等小类;较比句又分为泛比句和疑比句两类。《史记》极比句的比较基准因语境自明往往不出现;差比句的比较主体、比较词、比较基准和结论项基本俱现;平比句的比较词兼有结论项的功能;较比句的比较主体、比较词、比较基准相当于泛比句(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或疑比句的问话部分,而结论项则相当于泛比句(假设复句)的后一分句或疑比句的答话部分。《史记》比较句的汉语史价值表现为,极比句的结论项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差比句结论项可以由数词、量词或数量短语充当,泛比句的"比"是平比句的"比"向差比句的"比"过度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主谓词组只能“作句子里的一个成份”,“是句子中的建筑构件”①.同时认为,主谓词组加上语调就是句子,主谓词组的主语和谓语就分别成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②.这就自相矛盾了.汉语中究竟有没有“只等于一个单词的用途”③,即加上语调也不能成为句的主谓关系的组合呢?即汉语中客观上存在不存在主谓词组这一层级的语言单位呢?本文全面分析了《左传》的语料,确认先秦汉语中存在有主谓词组这一级材料单位,初步探讨了先秦汉语主谓词组的特点及其在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1 词组是汉语三级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的“中间站”①.语法学家对词组和其上一级材料单位——词的区别论述颇丰,但对其与下一级使用单位——句中的区别却注意不多,从而没有认清汉语的词组与句子的特点,造成了自相矛盾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4.
《报刊纠错例说》一书中《说“赴”》一文的观点值得商榷。《说“赴”》就用于人物简历中的带“赴”的句例提出“赴”跟时间状语的搭配有可商酌之处。其实,这些带“赴”的句子都是连动句,句中的时间状语跟动2语义上相容,状语与中心语可以搭配。这符合连动句中状语的语义指向规则,因而这些受到指责的句子也都是合乎汉语语法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言学理论有着深刻的西方语言背景,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西方语法学的“大纲”决定了100年来汉语语法学基本上处在一个失语状态.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塑造与结构通约决定了汉语语法学要走文化认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兼语在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一直处于不是句子成分却具有句子成分职能的矛盾地位。其理论原因有:汉语语法学起步晚且一直以西方语法学为理论基础,汉语的开放性和方言的复杂性;实践原因有:缺乏区分句子成分的客观标准,兼语定名不科学。建议开展汉语语法学史研究,检讨语法学研究的观点及方法,建立有民族特点的语法学,确立区分句子成分的标准,科学地给兼语定名、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17.
着重就《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关于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文字学及标点方面的某些术语释文欠妥问题与编纂者商榷,并一一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古经典名著《论语》一书的"按断复句"共有224个,这大量的数字表明,按断复句作为复句的一个种类,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按断复句在《论语》中大量存在,是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的。《论语》中按断复句有六项内在规律:判断句作断语;叙述句作断语;描写句作断语;反问句作断语;感叹句作断语;复句作断语。  相似文献   

19.
商品评论是消费者针对某一个商品的主观议论。针对微博中商品的评论文本短小、结构多样等特征,在仅使用现有的微博级情感标注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层叠条件随机场模型。以中文小句中枢说为理论基础,将商品评论的句子划分为若干小句,使用微博内小句序列的各种特征训练粗粒度的随机条件场情感分类模型,同时使用小句内汉字序列的各种特征来训练细粒度的随机条件场情感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优于传统的情感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0.
0.0 本文分“总论”、“分论”两部分。“总论”讨论汉语语法学的构建问题,“分论” 讨论汉语语法学中几个难点。 一、总论 1.0 由于语言学(语法学)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以用汉语和欧洲语言比较来进行汉语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要想真正认清汉语的本质特性必须从上古汉语论起。这是因为: 1.1 汉民族是一个最重视文化传统的民族,就语言来说,现代汉语中保留着大量的上古汉语成份,抛开数量惊人的成语、格言不谈,单说语法,我们随手就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