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斯基拉港     
在法国侵略军对突尼斯人民收回比塞大军事基地的正当要求报之以斌装挑衅和血腥屠杀后,7月21日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宣布,突尼斯政府决定封闭法国在突尼斯的拉斯基拉港(La Skhira)的石油设施,并接替了突尼斯境内的法国输油管。拉斯基拉港在突尼斯东南部、  相似文献   

2.
正当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受到苏联关于举行东西方最高级会议的建议的鼓舞,进一步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努力的时候,法国帝国主义者却在北非加紧制造紧张局势。今年1月间法国挑起的突、阿边境冲突未息,2月8日又在突尼斯制造了新的血腥暴行。这一天,法国驻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空军野蛮地轰炸了突尼斯的萨基埃特—西廸—优素福村,炸死炸伤和平居民一百八十多人,整个村庄大部分被毁。2月9日,法国驻阿尔及利亚的陆军又非法侵入突尼斯,杀害和平居民。这一系列的事件就使得北非的局势紧张起来。法国在北非的挣扎法国对突尼斯的这种疯狂挑衅行动并不是偶然的。只要回顾一下最近一年多来北非的形势就可以知道,这是法国殖民主义在北非遭到严重打击后对突尼  相似文献   

3.
北非形势     
北非最近形势的发展已经使世界舆论深深地激动。在法国殖民者统治下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这三个北非国家被压迫的人民,正在这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反对法国殖民者的血腥屠杀,展开轰轰烈烈的解放斗争。这三个国家共有人口二千二百多万,大多数是信奉回教的阿拉伯人。每个国家都有极其丰富的矿产和肥沃的土地。但在法国殖民者统治和残酷的掠夺下,人民却过着悲惨的非人生活。在世界和平民主力量日益壮大的形势下,觉悟了的这三国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的巨淀决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4.
北非民族解放运动引起了亚非会议的深切关怀,今年4月24日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着重指出:“鉴于北非不安定的局面,鉴于北非各国人民的自决权利继续被固执地否定,亚非会议宣布支持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人民的自决和独立权利,并要求法国政府不迟延地促成这一问题的和平解决。”在北非人民的觉悟程度日益提高,北非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獲得了亚非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的今天,法国殖民者仍想用镇压和欺骗的手段来维持他们在北非的统治。这就是在亚非会议期间,4月22日,法国总理富尔为什么要在巴黎同以突尼斯首相阿玛乐为首的代表团进行会议,匆匆忙忙地宣布了法突谈判的“原则协议议定书”,并宣布释放软禁在法国近三年的突尼斯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新宪政党主席布尔吉巴的原因。他的这种手段,正如新宪政党总书记赛拉·优素福4月24日在万隆向记者们指出的,“是一种完全不实际的骗人的自治。”  相似文献   

5.
北非——法帝国主义的命根子两次世界大战,法帝国主义虽然都站在胜利者的一边,但是它却都吃了大亏。根据去年7月签订的日内瓦协定,在原来是法国属地中最富饶和最有利可图的印度支那,法国垄断资本也不能畅所欲为了。一方面,由于上述原因和世界两个平行市场的出现,法国垄断资本的活动地区在缩小,但另一方面,法国的资本愈来愈集中,便更需要出路。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统治集团要竭力维持并巩固其在各地的殖民统治,并积极进行“开发”。特别是富饶的北非的三个殖民地——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越发被看成为它的命根子了。阿尔及利亚是法国最老的殖民地之一,曾经是法帝国主义征服突尼斯和摩洛哥的主要基地,同时也是法国  相似文献   

6.
突尼斯     
斗爭的历程突尼斯位于地中海中部,扼突尼斯海峽;海岸线长达一千二百公里,沿海有許多优良港口,如突尼斯、比塞大、斯法克斯和苏斯等。全国面积有十二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約四百万。突尼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現在它还保存有旧石器时代末期(公元前一万至五千年)的文物。公元前十二世紀腓尼基人来到了突尼斯,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掠夺的范围大大缩小了,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便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洲这个富饶的大陆上,极力想从这里取得它们失去的东西。但是,战争的炮火也震醒的非洲人民,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蓬勃发展。这样,非洲便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大陆。在北非,阿尔及利亚人民正在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民族解放斗争。法国殖民者一百二十八年来在这里建立的血腥统治已经摇摇欲坠。最近出版的言金著的“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一书结合阿尔及利亚人民目前在行的武装斗争的特点,着重阐述和分析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发展经过和阿尔及利亚人民  相似文献   

8.
当全球都在谈论非洲的灾民和经济严重不振的时候,不久前世界银行却公布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北非小国突尼斯1983年的国民人均收入为1,400美元。这个数字与12年前,即1971年突尼斯人均收入306美元相比,翻了两番还多。突尼斯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左右,自然资源相当有限。但是它在进入七十年代后,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最近几  相似文献   

9.
最近,由于法国殖民当局变本加厉地血腥镇压北非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这一地区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  相似文献   

10.
法国人民反对巴黎协定的斗争也日益扩大。孟戴斯—弗朗斯政府的垮台的直接原因,虽然是他的北非政策遭到了议会各党派反对的结果,然而促使孟戴斯—弗朗斯垮台的主要原因,是他的追随美英集团、坚持批准巴黎协定、为法国军火垄断集团谋取最大限度血腥利润的政策。这个政策是违反法国的民族利益的,是法国人民所坚决反对的。  相似文献   

11.
马格里布     
马格里布(Maghreb)是北非突尼斯、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总称。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到达北非,他們称北非为馬格里布,意思是阿拉伯的“西方”。此外,这一地区还育“西方岛”之称,因为它西临大西洋,北面地中海,中隔直布罗陀海峽,同西班牙相望,它本身难(?)似一座凸出的半島。单在公元前五千年就有柏伯尔人在馬格里布境內居住。公元前一千二百年,腓尼基人到达了北非,并于公元前814年在突尼斯建立了迦太基城(意思是新兴的城市)。迦太基很快壮大起来,成为地中海的强国。当时遭受迦太基統治的北非利比亚人部落,为爭取独立曾同迦太基奴隶占有者进行了数百年的  相似文献   

12.
【中外关系】中国外长黄华十一日至十九日访问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强调指出侵略者必须从柬埔寨和阿富汗撤走。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十四日至十九日访问巴基斯坦;肖克团长十八日说,中国人民坚决支持巴基斯坦反霸斗争。外交部副部长章文晋十五日至二十三日访美。陈慕华副总理十八日起访问北非和西非六国。中国外交部十七日照会越南驻华使馆,强烈抗议越方加剧中越边境紧张局势。突尼斯总统特使十九日访华,二十一日华总理重申坚决支持突尼斯反对外来干涉和侵略,保卫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英国国  相似文献   

13.
法国在北非的重要海军基地——米尔斯克比尔(Mers-elkobir,阿拉伯语,意思是:“大港”)在阿尔及利亚的奥兰,距离奥兰城西北仅仅数公里。这个港口有着天然的优良地形:高陡的山岩,深邃而安全的淀泊场和巨大的水下凹地,这些,都给这个法国在地中海的枢纽带来了特殊的意义。米尔斯克比尔海军基地,同比塞大(突尼斯)和土伦(法国)在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说:“帝国主义者的寿命不会很长了。”对法帝国主义者来说,这一点特别明显。自从1954年法国侵略军被迫撤出印度支那,1956年被迫承认突尼斯和摩洛哥的独立后,法帝国主义的主要殖民地就只有在非洲的几个地方了。最近阿尔及利亚已成立共和国临时政府,法属西非洲的几内亚又宣布独立。在法属非洲的其他部分,民族独立运动也在风起云涌地发展着。法帝国主义者的殖民枷锁,正在被觉醒了的非洲人民砸断以至整个粉碎。扑不灭的火焰阿尔及利亚自1954年11月发动的武装斗争,一开始就具有全民性质。领导斗争的民族解放阵线,除了原有的民族主义政党外,在斗争过程中又扩大了它的基础,其成员包括农民和工人阶级以及知识分子、中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阿尔及利亚共产党积极支持民族  相似文献   

15.
知识集锦     
突尼斯与伊朗断交3月26日,突尼斯宣布与伊朗断交。此前,突尼斯破获了一个“与伊朗政权勾结的突尼斯霍梅尼集团”,法国逮捕了预谋在法国进行恐怖活动的6名为伊朗所操纵的突尼斯人。据说,突尼斯的这一外交行动是针对国内反对派的,尤其是针对政府认为最危险的“伊斯兰倾向运动”。突尼斯政府人士纷纷发表讲话,指责外部势力“企图操纵一小撮伊斯兰极端分子”“制造宗教冲突”,认为当前“最危险的是宗教异端的思潮”,应该立即“制止那些危害人民、损害祖国的分子的活动”。布尔吉巴总统也谴责某些国家操纵  相似文献   

16.
当然,法国国民议会批准了巴黎协定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法国共和国参议院还没有批准它,法国人民永远不会批准它。甚至法国右翼报纸“战  相似文献   

17.
魔鬼的调停     
自从突尼斯摆脱了法国七十五年的统治,宣布独立以来,法国殖民主义者一直粗暴地干涉着突尼斯的内政,蹂躏着它的独立主权。法突两国关系也就越来越紧张了。今年2月8日,法国空军竟然派遣了二十五架飞机疯狂地轰炸突尼斯边境的萨基埃特—西迪—优素福村,造成了无辜居民七十五人的死亡。这一件震惊世界的血腥罪行是怎样造成的呢?据突尼斯总统布尔吉巴指出,因为法国在阿尔及利亚进行的殖民战争已经陷于绝望的境地,法国也就像一匹受伤的野兽那样,不顾一切地乱冲乱撞了。然而,这不过说明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在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却还隐隐约约看得到一个来自大西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2月柏林圣诞集市发生恐怖袭击,近日德国当局确认主犯是一名突尼斯人。无独有偶,2016年7月,一名来自突尼斯的恐怖分子实施了造成80余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的法国尼斯恐袭案;2015年1月《查理周刊》恐袭案的主谋之一也是突尼斯人。这些恐袭案折射出这样一个事实:人口只有1100万的北非小国突尼斯,俨然已成为"圣战"分子的输出大国。除了在欧洲策划城市暴恐,还有大量突尼斯人赴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  相似文献   

19.
1881年,法帝国主义以武力佔领了突尼斯。自此以后,突尼斯人民就过着被压迫和被剥削的生活。突尼斯最好的土地都被法国殖民者徵收了。二千二百名殖民者佔了60万公顷最肥沃的土地。“恩非达公司”佔有(?)万公顷,“斯法克斯一加夫沙公司”佔有3万公顷,“突尼斯公司”佔有28,000公顷,“突尼斯法蘭西农场”佔有27,000公顷。可是,四十五万突尼斯农民只分种在缺雨地区山丘上的300万公顷的瘠田。突尼斯的地下富源掌握在十来个公司手里。这些公司把磷矿、铁矿、铅矿、锌矿开发出来,作为原料向欧洲输出,经过加工制为成品后再输回突尼斯。突尼斯的铁路属于三个公司。建筑的公路是为了输出原料,和把矿区及殖民者的荘園同海口联系起来。法国企业不让突尼斯有任何工业化的机会,而把我们的国家当做倾销法国商品的一个重要市场,从而使突尼斯的小工业和手工业遭到破产。突尼斯的卫生情况也非常糟糕。全国没有一所疗养院。突尼斯争取自由和平委员会主席本·斯利曼曾于1950年做了这样的估计,有80-90%的遊牧人患瘧疾。  相似文献   

20.
一阿尔及利亞是法帝国主义在北非的最老的殖民地。法帝国主义于1830年用武力征服了阿尔及利亞王国后,即以此为基地相繼征服了突尼斯和摩洛哥。从1830年到1871年,法帝国主义在阿尔及利亞实施着残酷的軍事統治。在1844年和1846年,殖民当局分別公布了兩項法令,从而沒收了阿尔及利亞各部落的“公地”,并把曾武裝抵抗过法国的阿拉伯人的財产一律充公。从1871年超大批法国人(主要是阿尔薩斯和洛林的难民)到了阿尔及利亚,即从那时起設立了总督府,一切軍政大权掌握于总督之手。同时随着总督府的設立,法国公司在阿尔及利亞扩大它們的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