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具有表面活性物质的幂律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面流动的稳定性得到了临界雷诺数R_c作为幂律指数n、浓度w和平板斜率β的函数,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赵炜 《科技信息》2010,(32):111-111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指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具有表面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该物质具有良好稳定性、无毒和生物可降解性等性能。本文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合成方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Gibbs-Duhem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计算(W/O)/W乳化液膜体系表面活性物质界面组成的公式.通过实验测定其睦相对外相界面张力与反相中表面活性物质总浓度及载体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及载体在界面上的不同吸附行为.并对各种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乳化液膜界面上表面活性物质组成的变化关系与液膜稳定性及传质过程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研究乳化液膜的真实分离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二层不同类型的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面流动的稳定性问题,得到了临界雷诺数的近似表示,并对其流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从流体力学角度研究了泡沫膜的流变行为,并结合表面化学原理,指出抗泡剂需具有较高表面活性,才能在泡沫表面很好铺展、消泡。高度铺展的抗泡剂才能在泡沫表面形成不溶吸附层,从而改变液膜流变性质。抗泡剂表面活性不溶吸附层的存在,不仅影响泡沫的动力学稳定性,也对泡沫的表面膨胀弹性和表面膨胀粘度产生较大影响。泡沫膜表面膨胀弹性和表面膨胀粘度的降低,将使得泡沫在受到外界应力的作用下,易于形变、破裂。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近年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的主要进展及现状,包括天然改性及化学合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改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介绍了纤维素类。纤维素类的改性是将带长链烷基的疏水性物质接枝到纤维素链段上,使其具有两亲特性来提高表面活性。目前超声波法是制备纤维素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新途径。对于化学合成类,由于单体种类选择和组成变化范围广,且合成手段多,因此品种较多。化学合成类的主要合成方法有两亲单体均聚、亲油/亲水单体共聚及在水溶性较好的大分子物质上引入两亲单体。目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仍进展缓慢,在合成同时具有超高分子量和高表面活性的问题上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水溶液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其复配规律的研究,对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30℃时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了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硫代甜菜碱12(SB3-12)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复配体系形成胶束能力和降低表面张力能力方面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在降低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能力方面可产生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且SB3-12和SDS的摩尔比为5∶5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其CMC和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1.80 mmol.L-1和34.90mN.m-1,明显低于单一组分.并考察了复配体系的稳定性及无水硫酸铜、β-环糊精、正丁醇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发现复配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无水硫酸铜、正丁醇能提高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而β-环糊精的加入降低了体系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8.
高聚物表面的润湿性实验及表面张力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去离子水等8种测试液体在聚四氟乙烯等6种低能固体表面上的润湿性,用ADSA滴形分析软件的LB-ADSA模式测量了接触角.以新的润湿性理论计算方法为基础,分别计算了6种固体物质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采用座滴法研究润湿性及固体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张力引起的接触角的变化存在着敏感区与非敏感区,当测试液体的表面张力远大于固体材料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张力的变化对接触角的影响敏感,用座滴法所计算的固体表面张力数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因而可以用表面张力较大的纯净液态水作为计算大多数高聚物表面张力的测试液体.实验所获得的固体表面张力数值均大于相关文献给出的计算值,表明目前常用的几种表面张力近似算法存在着计算数值偏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正常足月新生儿肺泡的表面有一层表面活性物质,它是一种化合物,主要成份是磷脂,能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防止肺泡过度膨胀或萎陷。这种物质是在妊娠最后一周内产生。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铝电解槽内流体运动进行整体分析,将碳阳极下表面到碳阴极上表面的流体分成几个带区,并对各带区流动及其关联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强大电磁力作用下,电解质熔体和铝液作分层水平循环流动,这种流动一般说来是有旋的;阳极下表面气体生成是大量的、随机的,其整体作用将改变液体分层流动的边界条件,其个别作用将引起扰动在液体中特别是其分界面上传播。本文还将电磁力沿三个方向分解,导出了适合于冶金电磁流动分析的YM型运动方程,并据此清楚地剖析了电磁力对运动的影响,建立了电磁流动由层流向湍流转捩的判据以及流动的相似参数。  相似文献   

11.
SPAN-SA-COONa系列表面活性剂由琥珀酸酐(SA)与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Span)通过酯化反应合成,该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羧酸钠、醚键、羟基,因而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该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SPAN-SA-COONa系列产品,测定了表面性质,对系列产品的表面活性及水解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克拉玛依油田土壤分离纯化出3株石油降解菌,经鉴定DM-1和DM-3为芽孢杆菌属细菌,DM-2为假单孢菌属细菌,菌株DM-1,DM-2和DM-3降解率分别达到59.02%,62.02%和73.51%.排油实验、表面张力和油水乳化稳定性测定表明3株菌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具有较强的乳化原油的能力.实验证明菌株DM-1,DM-2和DM-3产脂肽、脂蛋白类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为生长相关型,在对数生长期产表面活性剂,48小时浓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78g/L,2.15g/L和2.75g/L.  相似文献   

13.
(括号内数字依次为卷期、期数、页码)研究报告椭圆型方程组的边界条件中含有二阶导数的Riemann型边值问题………李子植(1 2.1.1)具有表面活性物质的幂律流体沿斜面流动的稳定性………………………王培光(12.¨3)a’、a。的正交归一本征态与广义相干态和高阶压缩态………苑晋宁 彭石安等(12.1.18)电石炉电流微机自动控制装置…………………………………李杈雪张秀玲等(12.1.27)印染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区系及功能初探……………………阚振荣 岳文永(12.1.35)Ar’激光诱导淀积多晶硅精细线条………………………………王英民李星文等(12.1.40…  相似文献   

14.
考察弱碱三元组分对大庆油田石油磺酸盐三元复合驱模拟乳状液的乳化稳定动力学参数、界面黏弹性、扩散双电层Zeta电位等稳定参数的影响,研究三元组分对弱碱石油磺酸盐三元复合驱模拟乳状液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使其吸附于油水界面,质量分数的增加使其形成的油水界面膜稳定性增强,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高于0.1%时,形成的模拟原油采出液稳定较高,破乳较难;弱碱碳酸钠在三元复合体系起着双重作用,当碳酸钠质量分数小于0.8%时,碳酸钠主要与原油中的酸性物质生成表面活性物质,增加油水界面膜的强度,提高模拟乳状液乳化的稳定性,当碳酸钠质量分数大于0.8%时,碳酸钠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膜上的表面电荷,压缩油水界面扩散双电层,降低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聚合物主要是改善油水界面膜的黏弹性,其质量浓度的增加可使吸附在油水界面的有效分子数增多,油水界面的黏弹性增大,从而增强模拟乳状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在Lewis槽中研究了表面活性物质对三种部分互溶液液体系传质速率的影响,并与单液滴传质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物质对Lewis槽和单液滴传质速率有类似的影响,对Lewis的影响程度高于单液滴。  相似文献   

16.
从实验室保藏的22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中优选出一株具有显著表面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 CICC 23659,研究4种培养基对该菌株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量及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 MMSM 培养基培养得到的产物表面活性最高.2 g/L 的粗产物具有显著的排油活性,对中长链烷烃和苯环类疏水性物质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且能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纯化产物的 CMC 为31.5 mg/L,最低表面张力为27.8 mN/m.产物经 TLC、红外光谱及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为 surfactin.  相似文献   

17.
胶质液体和气体泡沫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预分散溶剂萃取过程所需的胶质液体和气体泡沫。探讨了对它们的稳定性及性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油相本身的性质对胶质液体泡沫的制备及稳定性有决定性作用;随着油相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提高,相体积比的升高,搅拌的增强以及滴加速度的减小,胶质液体泡沫的粒径减小。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对胶质气体泡沫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升高,稳定性有一定的提高,而搅拌时间对各种性质的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8.
在Lewis槽中研究了表面活性物质对三种部分互溶液液体系传质速率的影响,并与单液滴传质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物质对Lewis糟和单液滴传质速率有类似的影响,对Lewis的影响程度高于单液滴。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液滴碰撞在固体表面的动力学特性,该文进行了不同初速度的液滴以不同角度撞击光滑不锈钢表面的实验,通过实验研究了液滴的碰撞角度和Weber数对碰撞过程中液滴的动力学特性,如液滴前后沿点位移、最大铺展直径、滑移距离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的最大无量纲铺展直径随Weber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斜面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液滴最终静止在表面时与表面的接触直径几乎不受Weber数和碰撞角度的影响,而是取决于液滴在表面上的前进接触角和后退接触角;另外,液滴的前后沿点位移和滑移距离随碰撞角度和Weber数的增大都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对沿恒热源传导下平表面层流流动的膜态沸腾进行研究。指出如何应用流线迭代法,对沿流动方向各截面上流体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数值解的求法,并举例说明它的应用。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