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AS—3毒素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3毒素是由作者分离鉴定的一株梭关芽孢杆菌产生的神经性毒素,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作者对AS-3毒素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作了初步研究,测得其蛋白质分子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子量为148000Da,等电点为5.96,最大吸收波长288.5nm,含17种氨基酸,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多数,β-折迭和无规则卷曲较少。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A型肉毒杆菌毒素基因测序,分析了解毒素基因结构并推测其氨基酸序列。提取肉毒杆菌总DNA,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把目的基因导入E.Coli JM109,筛选含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菌进行测序和分析,从而了解毒素基因结构并推测其氮基酸序列。对A型肉毒杆菌毒素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成功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比较,其序列同源性为96%。推测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成功地对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基因进行了测序,这为肉毒杆菌毒素中毒的快速诊断,以及进一步探求以基因工程方法生产此毒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东部黄海中分离出一株对黄曲霉的生长及黄曲霉毒素合成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海洋芽孢杆菌.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其抑制黄曲霉菌丝延长的情况,用Beacon试剂盒检测抑制毒素合成实验中毒素含量,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eal-time qRT-PCR)重点对aflR、aflJ两个基因的转录产物进行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株海洋芽孢杆菌对抑制黄曲霉生长及毒素合成和aflR、aflJ的转录有较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无色杆菌是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的共生细菌,已证实对多种害虫具毒杀活力,且其主要作用成分为该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文章综述了无色杆菌的致病机理,及其杀虫毒素蛋白的研究新进展,并讨论了基因工程技术在无色杆菌中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氧化亚铁硫杆菌抑制黄铁矿可浮性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吸附前后黄铁矿Zeta电位和表面接触角的测定,研究了其表面电性和润湿性变化,探讨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抑制黄铁矿可浮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后,黄铁矿的表面电性发生明显变化,等电点pH值降低,表面润湿性变化不明显;氧化亚铁硫杆菌吸附对黄铁矿可浮性的抑制作用不是来源于增强黄铁矿表面的亲水性,而是由于减少了浮选捕收剂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静电作用和空间位阻效应是导致黄铁矿可浮性受到抑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毒素及其增效方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苏云金芽孢杆菌由于其杀虫的特异性、低成本和环境可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其作用机制和毒力的增效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简介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的类型和作用机理.为了提高毒素的效力,很多因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已经用于毒素的溶解、降解及与昆虫中肠的作用方面;筛选高毒力的新菌株、使用昆虫取食刺激剂和与其他生物共同作用等都能提高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pH值、温度及吸附动力学等方面比较研究游离和经海藻酸固定化的微藻Synechococcus sp.细胞生物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游离细胞吸附剂在较宽的pH值(1~12)范围内稳定, 其表面电位等电点为pH=3;在等电点前(pH〈3)细胞对Cr(VI)吸附明显增强;在等电点后(pH>3)细胞对Cr(VI)也表现出一定的吸附. 这表明Cr(VI)主要通过静电吸附到细胞上, 吸附的作用点为蛋白质表面的质子化氨基. 游离细胞经海藻酸固定化后, 其表面电位等电点移至pH=2, 但两者的吸附行为相似, 且都与在海藻酸钙上的吸附行为显著不同, 说明固定化细胞对Cr(VI)的吸附主要是游离微藻细胞的作用;Cr(VI)在游离和固定化细胞上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 在其质量浓度低于1 g/L的范围内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在10~50 ℃吸附不受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8.
微囊藻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从天然蓝藻水华藻粉中提微囊藻毒素,以及对提取物纯化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提取剂的提取效果,发现浓度为80%的甲醇溶液提取效率最高,但采用乙醇作为替代提取剂也有较好的效率,且方法更为安全.对于提取物的纯化,可通过调节溶剂的pH至等电点以除去对反相填料具有负作用的藻胆蛋白.研究结果为更高效地纯化微囊藻毒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网络数据库资源,采取同源建模的方法以毒素蛋白Cry8Ea1为模板预测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毒素Cry7Aa1的三级结构并分析了相关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Cry7Aa1为3个结构域组成的近似球状蛋白,Cry7Aa1在氨基酸序列上与Cry8Ea1有40%的同源性,在三维结构_ECry7Aa1与Cry8Ea1有高度的相似性,它们结构域Ⅰ几乎完全相同,在结构域Ⅱ之间和结构域Ⅲ之间存在较小差异.Cry7Aa1与Cry8Ea1的表面电势分布不同.2种毒素具有相似的毒杀机理.模型经Ramachandran图和Verify 3D检验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同培养基培养的嗜热硫氧化硫杆菌(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S.t菌)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ooxidans,L.f菌)浸出斑铜矿,通过接触角和Zeta电位测定,分析其吸附之后斑铜矿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主要包括表面润湿性和表面电性的变化,并对比分析2种细菌对斑铜矿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9K培养基对于斑铜矿表面润湿性无明显影响,在2种细菌作用下,由于在浸出过程中斑铜矿表面亲水铜硫化合物和硫酸盐的产生导致斑铜矿表面接触角持续减小;斑铜矿和细菌的Zeta电位随溶液p H的升高而逐渐下降,斑铜矿Zeta电位和等电点分别朝细菌的Zeta电位和等电点方向偏移,表面细菌在斑铜矿表面发生了特性吸附;混合菌作用下斑铜矿Zeta电位和等电点正好介于2种细菌的动电位和等电点之间,说明2种细菌均能同时有效吸附于斑铜矿表面。  相似文献   

11.
建立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曲线的测定方法,并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一致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43 nm,以水、pH 1.2的盐酸溶液、pH 5.8的磷酸盐缓冲液、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 L,采用桨法(50 r/min),分别考察对乙酰氨基酚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溶出度,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来评价其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4批次原研药和6批次仿制药在水、pH1.2盐酸溶液、pH 5.8磷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4种溶出介质中10 min时溶出均大于85%,均为非常快速溶出,相似性好.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曲线的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体外溶出曲线具有相似性,其质量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和甲基纤维素作为主要辅料,制备了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考察了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体外释放曲线的影响,并得到最佳处方.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的制备配方为:羟丙甲基纤维素100 mg、甲基纤维素25 mg,制粒目数为16目,微粉硅胶2.5%,压片压力30 kN.以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释放介质时,片剂具有良好的缓释性.制备的盐酸文拉法辛片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高锰酸钠氧化法去除水中的苯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高锰酸钠对水中苯胺的去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高锰酸钠投加量的增加,水中苯胺的去除率增加,在苯胺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温度为18℃,pH值为6 8,反应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高锰酸钠质量浓度为30mg/L时,苯胺的去除率达92 12%·水样的pH值对苯胺去除效果有较大影响,在强酸性及强碱性条件下苯胺去除效果高于中性条件,pH值为3时,苯胺去除率为97 55%;pH值为11时,苯胺去除率为96 33%·升高温度或延长反应时间对苯胺的去除均有正的影响·苯胺是通过高锰酸根和新生态的氧将其氧化成苯醌而去除的·  相似文献   

14.
厌氧条件下硫酸盐废水中硫化物生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验室模拟废水进行实验,研究了硫酸盐转化为硫化物的条件,包括厌氧环境中有菌和无菌情况下硫酸盐(SO42-)的浓度,反应时间,pH和温度对转化结果的影响,以出水硫化物的生成量为测定指标.得出结论:废水中硫酸盐含量为1 500 mg·L-1,时间36 h,pH介于6.8~7.0,温度在30~35℃之间,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的生长活性较高,硫化物的生成量最大,为14.6 mg·L-1.  相似文献   

15.
异淀粉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兰州市淀粉厂附近土壤中分离到的地衣状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为菌株 ,经过诱变选育出一株高产异淀粉酶菌株 ,并对其产生的异淀粉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酶作用的最适条件为 5 0℃ ,pH为 6 .8;在 5 0℃以下 ,pH 5 .0~ 8.0条件下较稳定 ;酶活性受Ca2 + 、Mg2 + 、Mn2 + 激活 ,Mn2 + 的激活作用较强 ,但受到Fe2 + 和Cu2 + 的严重抑制 .  相似文献   

16.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海藻酸-羧甲基壳聚糖(CMCS)/聚乙烯醇(PVA)复合水凝胶,考察了海藻酸水凝胶微球的粒径和微球在水凝胶基质中的分散性,分析了复合水凝胶基质的结构、溶解分数以及水凝胶在不同pH值下的溶胀率和药物释放。结果表明,药物的累积释放率(犆R)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当pH值为1.2时CR 为32%,当pH值为6.8时犆R 为53%,当pH值为8.0时CR 达到70%,表明该复合水凝胶的释药性能受pH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省本溪市1955~1996年的百日咳逐月发病数(Xt)为根据,利用混沌相图和递次振幅图,发现Xt具有混沌分布的迭代模型·根据分形理论中关联分维的定义,得到本溪百日咳流行过程奇怪吸引子的分维值为2-667,其中计划免疫前分维值为2-722,计划免疫后分维值降为1-938,说明百日咳流行过程中,其相空间轨道存在有规则周期性或向平稳状态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功率谱指数的分析,证明百日咳的传染是混沌的,动力性态符合一个受噪声摄动的高-低4年循环·  相似文献   

18.
以六水氯化镁、氢氧化钠和磷酸为基本原料制备八水磷酸镁(Mg_3(PO_4)_2·8H_2O)。其主要条件:温度323K,pH值6.8。八水磷酸镁在435K脱去八个结晶水,得到无水磷酸镁。  相似文献   

19.
Blood pH is maintained in a narrow range around pH 7.4 mainly through regulation of respiration and renal acid extrusi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pH homeostasis are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 Here we show that ovarian cancer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 (OGR1), previously described as a receptor for sphingosylphosphorylcholine, acts as a proton-sensing receptor stimulating inositol phosphate formation. The receptor is inactive at pH 7.8, and fully activated at pH 6.8-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shows that histidines at the extracellular surface are involved in pH sensing. We find that GPR4, a close relative of OGR1, also responds to pH changes, but elicits cyclic AMP formation. It is known that the skeleton participates in pH homeostasis as a buffering organ, and that osteoblasts respond to pH changes in the physiological range, but the pH-sensing mechanism operating in these cells was hitherto not known. We detect expression of OGR1 in osteosarcoma cells and primary human osteoblast precursors, and show that these cells exhibit strong pH-dependent inositol phosphate forma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on rat tissue sections confirms the presence of OGR1 in osteoblasts and osteocytes. We propose that OGR1 and GPR4 are proton-sensing receptors involved in pH homeostasis.  相似文献   

20.
苏云金芽孢杆菌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及两者的复合诱变,获得1株高效伴生菌株UN-366.在pH 6.5~6.8的发酵培养基中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混合发酵,UN-366的平均糖酸转化率提高了6.32%,古龙酸的质量浓度达到了83.7 g/L,经连续5代转接发酵实验,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