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1993—2020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和化肥施用相关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化肥施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93—2020年河南省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015年后开始波动下降,阶段性特征明显;28年来河南省氮、磷、钾肥施用比例由1∶0.44∶0.15逐步调整为2020年的1∶0.67∶0.55,氮肥比例递减,磷肥和钾肥比例稳步增长;2020年河南省化肥施用强度为862.36 kg/hm2,属于高度过量水平,河南省不同地区化肥施用强度差异相对较大,豫北化肥施用强度最高,豫南最低;2020年河南省总肥的环境风险指数值为0.77,属于重度风险等级,豫北的风险指数最高,豫南风险指数最小.2015年后河南省化肥施用开始下降,化肥增长趋势得到扭转,但河南省化肥风险指数仍属重度风险等级,未来仍需采取措施以实现减施增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青海化肥工业的发展概况及现状,结合国内外化肥工业的发展趋势,分析青海化肥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制约因素,提出了青海化肥工业的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蔬菜废弃物沼液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推进化肥减量,按照等氮量原则进行盆栽施肥实验.采用沼液部分替代化肥以及单独施用不同体积的沼液,对白菜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当沼液部分替代化肥时,75%沼液+25%化肥结果最优,白菜产量与仅浇水和仅施化肥的处理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2.54%和44.86%;当单施沼液时,沼液用量为1.5倍氮的结果最好,白菜产量与单独使用化肥相比产量提高了33.21%;(2)沼液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具有潜力,可有效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总氮和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化肥的使用现状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对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化肥,发挥其在农业生产和保障人类健康与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以及防止造成环境污染等主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纳米碳酸钙生产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纳米碳酸钙在国内外的生产应用情况,阐述了纳米碳酸钙的性质、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备及应用领域,对化肥企业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指出纳米碳酸钙的生产技术可在化肥企业推广。  相似文献   

6.
浅谈基于化肥价格上涨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增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它综合反映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对保持农村稳定,实现小康目标,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从东西部农民收入计量经济分析,解析了农民收入与化肥之间定量关系,基于化肥价格上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化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是农业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我国大量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施用每公斤化肥可增产粮食5~10公斤。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世界化肥肥效试验的统计与我国的结果一致。化肥是农民生产投资中最大的物质投资,化肥支出约占其全部生产性支出的50%。1995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化肥生产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只能加强而绝不能削弱,必须保持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而肥料特别是化肥,在农业增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物质投入要素对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贡献率大小排序,其顺序是灌溉-化肥-良种-农机-役畜-农药-农膜。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中,化肥对增产的作用占40~60%。我国农业部门也认为在40%左右。我国有限的耕地和沉重的人口压力,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施用化肥仍是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9.
科学施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我国目前却严重存在偏施化肥现象,尤其是偏施马,导致对土地肥力的破坏,使土地资源失可持续利用的特性。文章伸缩好偏施化肥的危害,同时介绍了科学施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缓释化肥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了大量有关缓释化肥文献的基础上,对缓释化肥的发展及现状作了回顾,介绍了缓释化肥的定义、分类及优点,并对缓释化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国外正兴起的一股试用光、声、电、磁、气、辐射等物理肥料的热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述。通过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物理肥料在农业生产上比诸多弊端的传统化学肥料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生物有机肥与控释肥配施和单施复合化肥对人参菜、紫背菜、黄秋葵几种特种蔬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和控释肥配施与单施复合化肥相比,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51.6%~114.8%,维生素C含量提高4.2%~32.2%,硝酸盐含量下降9.3%~34.0%。生物有机肥与控释肥配施优于单施复合化肥,它能有效提高特种蔬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吴红霞 《科技资讯》2012,(12):143-143
本文根据"十一五"期间丹东地区化肥、农药污染状况调查有关资料,简要分析了丹东地区农用化肥及农药的施用量、主要使用品种、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提出了污染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主要由本实验室筛选出的一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JD37与蚯蚓粪组成,该肥料对小白菜与蕹菜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盆栽试验中,小白菜全株鲜重增加了45.6%,蕹菜全株鲜重增加了45%;大棚种植试验中,小白菜产量增加18.2%;蕹菜产量增加107.4%.在对两种蔬菜进行品质检测后发现,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组和化肥组的抗坏血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中,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组要优于化肥组;亚硝酸盐含量中,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组为化肥组的一半,说明该肥料能有效降低两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本实验为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进一步实践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物有机肥对蔬菜生理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进行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化肥对豆类、瓜类和叶菜类蔬菜的产量、生理性状和品质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能大幅度提高蔬菜根活力.及提高豆类和瓜类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能明显提高各种蔬菜食用部位可溶性糖含量,但在提高蔬菜维生素C含量方面的作用还不确定。施用生物有机肥可降低叶菜类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6.
生物有机肥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有机肥是近几年来新研制的一种融生物性与有机性于一体的新型生态肥料,用其取代化肥应用在旱地作物上,能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的质量。笔者于2001—2003年进行了为期3年的生物有机肥在蔬菜上的肥效试验研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了氨基酸有机肥适用于广西沃柑(Orah)种植的最佳施用配比,以实现沃柑的增产提质,保证沃柑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研究区氨基酸有机肥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应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3个施肥处理:单施化肥、化肥+15%氨基酸有机肥、化肥+30%氨基酸有机肥,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比例氨基酸有机肥配施化肥条件下沃柑生长及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施化肥,氨基酸有机肥配施化肥可显著提高沃柑单株产量(提高15.95%-45.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8.89%-31.60%)、维生素C含量(提高29.04%)、糖酸比(提高2.75%)和果实营养元素含量(提高2.12%-53.84%);同时可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11.99%-41.07%)、速效钾含量(提高13.14%-17.58%)、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96.17%-2 803.06%)和沃柑单株收益(提高13.54%-43.19%)。其中,以化肥+30%氨基酸有机肥处理效果最好;其单株产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实P、K、Ca、Mg含量均为最高;其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最多;同时单株收益和产投比最优。综合考虑沃柑增产提质以及土壤改良效果等要求,建议采用化肥配施30%氨基酸有机肥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大棚栽培的草莓易发生肥害。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外观品质,在大棚栽培草莓中应用我校研制的草莓专用肥(即有机、无机复混粒肥)。结果表明,草莓专用肥不但可促进草莓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外在品质,而且还能提高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淀粉基缓释肥料的研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淀粉与聚乙烯醇为原料,在交联剂的作用下,制得包膜料液,用此料液给尿素涂膜,制得包膜尿素。并将包膜尿素与未包膜尿素的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此包膜尿素缓释性能良好,且有保水性,抗结块性。此包膜材料具成本低、可生物降解、无环境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重点分析了山东省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的时空变化趋势,以及氮磷污染物向水环境的流失量和发展变化趋势;并以畜禽养殖和农业生活污染及点源污染作为参比对象,比较分析化肥流失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半岛东部的沿海地区是山东省化肥施用强度高的地市;②以畜禽养殖和农业生活污染作为参比对象,化肥流失造成的NH3-N,TN和TP污染均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农业面源;③与点源污染相比较,化肥流失对NH3-N污染的贡献率已接近40%,逐渐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