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国家”及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无形中,台湾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提高。美国对台湾的拉拢、利用意图增强,打“台湾牌”力度增大。其中颇为显著的是,“台湾牌”中的军事比重大增,美台军事关系有了明显加强,这进一步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对峙和台海局势的风险危机。  相似文献   

2.
正1月20日,美国新总统特朗普正式上台执政。特朗普强烈的"美国优先意识"、反全球化思维与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仅将对国际经济形势、中美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对台湾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冲击与影响。蔡英文对外经济战略遭遇重挫特朗普当选与上台执政后美台关系的变化,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人们的视线大多集中在美国对台政策调整及其对中美关系、台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影响,而对台湾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国内学界有诸多讨论,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观点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不断提升美台实质关系,意在增加"台湾牌"的份量,将台湾问题与中美经贸摩擦、朝核等问题挂钩,以台湾为"外交筹码"与中国大陆进行讨价还价,实现美国在其他议题上的利益。一俟"筹码"价值榨干,美国则会对  相似文献   

4.
正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华战略发生重大改变,台海地区风险显著增大。目前,美国对华主要打两张"T牌",一个是台湾(Taiwan),一个是贸易(Trade)。这里主要谈美国打"台湾牌"对台海局势的影响。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对台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对台湾问题介入、干预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当前美台关系面临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大变局。在这个基本结论下,我谈谈台海形势的几点重大变化和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正>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其台海政策的走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16年12月2日,特朗普以候任总统的身份与台湾领导人蔡英文直接通电话,并以"台湾总统"称呼蔡英文,打破了美台高层互动的限制和约束。紧接着,特朗普又利用就职前的模糊空间,公开质疑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必要性,试图以"交易策略"将台湾作为与中国在贸易、汇率和国际事务上讨价还价的筹码。直到2017年2月10日,特朗普在执政后首  相似文献   

6.
郭拥军 《世界知识》2008,(18):44-45
马英九上台后,台湾问题进入新阶段,随着两岸关系开始出现重大突破。美国对台政策也在基本政策框架内进行调适。 布什明言对台政策“红线” 7月30日,即将出访韩国、泰国并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布什总统在白宫接受媒体联合采访。为亚洲之行吹风。  相似文献   

7.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0,(17):78-79
特朗普计划在白宫为弟弟办葬礼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17日表示,本周他可能会在白宫为其已故的弟弟罗伯特举行葬礼仪式。特朗普说,这对罗伯特来说“将是一个莫大的荣誉”。特朗普在动身前往两个大选“摇摆州”参加活动前表示:“我们考虑8月21日,可能会在白宫为我弟弟举办一个小型仪式。”  相似文献   

8.
赵明昊 《世界知识》2020,(24):27-28
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已经明确把大国战略竞争作为指导性原则,并视中国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正如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Orville Schell)所言,中国现在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放射源”。今年特朗普政府的很多外交活动其实都是围着中国议题转的。  相似文献   

9.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3,(17):58-60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与亚太地区格局的变化,美国国内在对台政策与战略上、以及两岸政策上也出现了新的论述与争论,其中包括了“弃台论”、 “脱美人中论”、 “两岸军力失衡论”、 “不会必然协防台湾论”、 “两岸维持现状错觉论”等.通过对这些论述的解读不难发现,其宗旨是敦促台湾加强自我防卫能力,增加台湾对美军购,以维持两岸“不统不独”现状,达到“以台遏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政策:错误的政策发出的是错误的“信号”;最终很可能被拖入一场并不情愿的战争。小布什上台,许多人担心他是否会继续克林顿总统的对台“三不”政策。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小布什口头上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还是“战略合作伙伴”,或是否重复克林顿的“三不”政策,而在于其具体对台政策是否能有效地防止美国被拖入台海地区军事冲突。不被拖入这场潜在的军事冲突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如果美国对台政策能实现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得以维持,否则就是美  相似文献   

11.
1949年底,杜鲁门政府从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出发,决定调整其对华政策,即由战后的“介入”政策转为“脱身”政策。该政策表现在台湾问题上就是,“撒手”了之,放弃干涉。然而,随着中苏结盟以及固有的反共思维的反弹,美国国内掀起一股“麦卡锡主义”恶浪,这使美政治环境严重恶化,杜鲁门政府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政府对台政策彻底改弦易辙,美军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保护台湾,阻挠中国领土的统一。从此,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航道上的一座暗礁。  相似文献   

12.
胡欣 《世界知识》2020,(19):74-74
自特朗普政府公开将中国作为竞争对手以来,美国加快了在国际层面进行力量调整重组的节奏,“印太战略”就是为遏阻中国崛起而量身打造的,对中国构成直接的战略威慑和威胁。美国在印太推进的军事化政策,显著加剧了地区冷战氛围和军事冲突风险。  相似文献   

13.
自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通俄门”调查一直是俄罗斯与美国关系中的一大症结。围绕俄是否干预美国大选、特朗普及其团队与俄罗斯究竟是何关系,美朝野斗争激烈,外交和内政纠缠在一起,迄今未有明确结论。美国人描述俄罗斯人的行为“前所未有”,对总统选举这一美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构成挑战,但美国很难通过网络举证和情报去指控克里姆林宫。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到美台关系的重大影响,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策略上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建国初期,准备武力解放台湾;五十年代中期,谋求和平解放;五十年代后期,实行“一个中国”原则下的“联蒋抗美”政策;自六十年代初期起,形成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的“一纲四目”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6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了名为《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预算纲要》的2018财年联邦政府预算草案,“如约”提出了高达639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需求,超出《预算控制法案》的规定上限540亿美元,堪称“美国历史上国防开支最大规模的一次增长”。重建美军在整个竞选过程中,“美国优先”和“使美国再次伟大”是特朗普最为重要的两个竞选口号。在美国面临重大战略困境的背景下,特朗普喊出这两个竞选口号,无疑道出了很  相似文献   

16.
周密 《世界知识》2020,(15):62-63
7月1日,《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正式生效,成为特朗普实现其2016年竞选核心承诺的重要政绩。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声明,宣称自己推动达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公平、最平衡的贸易协定”。特朗普上任以来,多次以“造成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为由威胁终止1994年1月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要求重谈。  相似文献   

17.
特朗普执政四年所推行的“美国第一”政策使美国的同盟体系一度遭受冲击,各路盟友同美国的距离不同程度地有所疏远。拜登上台后,重视同盟体系在维护美国全球地位、巩固西方价值观以及遏制战略对手方面的作用,加紧重塑、再造同盟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时期,"国家安全"成为其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各项措施的尚方宝剑。拜登虽然在竞选时对特朗普的政策大加指责,但上任后同样把"国家安全"作为其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只不过与特朗普相比,拜登更多的是基于供应链视角,谋求采取更为系统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4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通过一则三分钟的短片,宣布将参加2024年大选,谋求连任。而早在半年前,特朗普就已宣布参选2024。随着民主、共和两党各自内部政治生态的发展变化,2024年大选越来越可能成为拜登与特朗普的再度对决。想要“继续干”的拜登和准备“再出发”的特朗普将如何延伸丑陋对抗,其结果将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弗林上任不到一个月就被迫辞职,似乎坐实了美国媒体关于“俄罗斯奸细”的猜测。在媒体列出的名单里,特朗普团队中可疑的亲俄派,弗林不是第一个出局的,恐怕也不是最后一个。特朗普早期的竞选经理已经被抛弃了,国务卿蒂勒森的地位也风雨飘摇。而所有这些人的摇摇欲坠都指向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最大的“俄罗斯奸细”特朗普最终被挖出来,弹劾掉,关进监狱。就此美国就像结束了一场噩梦,一睁开眼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