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9月,《世界知识》第一次为自己举行了纪念活动——纪念创刊15周年。编辑部的同人们去找了他们一直崇敬、过去曾给他们许多关怀的周恩来。于是就有了周恩来的这幅题字。从1958年第1期起,《世界知识》刊名采用了周恩来的题字,一直延续到现在。1950年《世界知识》从上海迁到北京,1957年成立直属外交部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周恩来曾在外交部的讲话中鼓励外事干部阅读《世界知识》,《世界知识》也是他自己经常阅读的杂志。1956年周恩来批准世界知识出版社翻译出版西方国际问题著作。与周恩来一样,邓颖超也对《世界知识》非常关怀。1984年她为…  相似文献   

2.
读编往来     
编辑者:你好!我是一个18岁的高二学生,过去就听说过世界知识》这本杂志,可当时还不知在哪儿能买到。一天上政治课时,老师问我们订不订报刊,这时老师拿出了《世界知识》。我十分高兴,因为我想了解世界上的知识,也想拥有自己的《世界知识》杂志,我就第一个订了这本杂志。我很高兴,但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提一个建议:我觉得这本杂志出版得太慢了,十五天才能看到一本,我觉得不过瘾,获得的知识太有限了,等待的时间太长了。一期杂志看完了,下一期还未到。我有些等待不住了,时常把一本杂志翻看多遍。我想建议,能不能让刊期更短些!安…  相似文献   

3.
首先我热烈祝贺《世界知识》出版1000期。我在中学时代就看《世界知识》。我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和《世界知识》给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一直是《世界知识》的忠实读者。从她出版的1000期刊物中,我们看到了世界历史前进的伟大足迹。世界正在摆脱千百年来的贫困和愚昧所带来的苦难,告别昨天,走向彼岸——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和迎接新的产业革命的挑战。我想就新历史时代与新产业革命问题发表一点看法。下面分两个方面来讲。  相似文献   

4.
编辑絮语     
《世界知识》的确是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复刊的。但在此前,《世界知识》曾经非正式地出版了两期“复刊试刊号”,分别于1978年10月1日和16日出版。这两期试刊号没有正式发行,只是在部分读者中流传征求意见,因此许多人并不了解。在这里我倒想多说几句。《世界知识》是应全民抗日的  相似文献   

5.
高从香 《世界知识》2014,(18):83-84
<正>记得2008年的11月份,我把邮递员邀到我家,想再订购一份关于时事政治的期刊,我接过邮递员带来的报刊订购目录,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邮递员看我一时拿不定主意,马上给我说:"大姨,他们订的《世界知识》都说很好。"我觉得憨厚的邮递员说得有理,便下决心订了《世界知识》。当我拿到2009年第1期《世界知识》时,我一眼看到了《海洋权益和  相似文献   

6.
韩平利老师在《<汉语知识>中的失当举例》①一文中指出: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汉语知识·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中有关“不自由语素”的举例明显失当,并且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对此,笔者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与韩平利老师商榷,并就教于诸同仁.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不自由语”.初中语文课本《汉语知识》对此做了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7.
我祝贺《世界知识》出刊1000期。《世界知识》是个十分重要的刊物,它为人们了解世界作出过贡献。办过这本杂志的老同志有些尚健在,有不少人过世了,我在此深切悼念他们。值得高兴的是,《世界知识》的作,译者和编辑队伍中,特别是中青年作、译、编者中人才辈出。我看过《世界知识》上的一些文章,思想很活跃。对比他们,我深感自己老了,要抓紧时间向时代学习,向青年人学习。  相似文献   

8.
著名学者、《世界知识》的老战士刘思慕同志不幸于今年春节期间逝世。惊闻噩耗,给正在欢度春节的亲朋战友和同志们带来了意外的悲痛! 思慕同志是《世界知识》的早期和长期的重要撰稿者。他还曾经于抗日战争期间在香港主编过这个刊物。解放后有一段时间,他又担任过世界知识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辑。粉碎“四人帮”后,世界知识出版社在被破坏的废墟上重建,思慕同志也大力给予了支持。1978年初,我和几位同志奉命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曾求教于一些老前辈,思慕同志闻讯大为高兴,并率先为《世界知识》复刊前的试刊号写了文章。正如他自己在为《世界知识》创刊五十周年纪念而写的文章中所说,他与《世界知识》“结下了不解缘”。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创刊五十周年了,真快呀!三十年代我在上海每次买到刚出版的《世界知识》时的那个高兴劲儿,直到现在记忆犹新呢.虽说那时在上海静安寺路的环球书店能买到第三国际出版的《国际新闻通讯》(英文版),但当手里拿着中国人自己根据本国实情  相似文献   

10.
我谈世知     
我是一名军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个充满求知心与好奇欲的青年,我有极大的了解外部世界的渴望。就这样,怀着一种特有的目的,我结识了《世界知识》,以及《世界知识画报》,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我第一次读完本年度第3期“世知”时的心境,那天我把图书馆还有的(也不知一共有多少期)一下午加一晚上全阅读了,没有感到累,有的只是莫名的快感与喜悦。现在,“世知”已成了我最最要好的朋友。我是一个爱好思考与分析的人,每当我读完一篇文章,尤其是时事评论性的,都觉得自己也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我想“世知”的其它忠实读者也有和我类似的情…  相似文献   

11.
去年第24期图片辑《照片中的毛泽东与世界》,介绍了建国后毛泽东对《世界知识》的几次批示。据我所知,毛泽东与《世界知识》的关系还更加久远。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曾在《反投降提纲》一文中指名引用《世界知识》的文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方针。现摘录如下:谨将这一资料提  相似文献   

12.
9月16日是《世界知识》创刊七十周年的日子,从20世纪四十年代起就在《世界知识》工作的杨学纯老先生抱病为本刊撰文。他希望把他知道的《世界知识》往事留给《世界知识》的后来人,也留给《世界知识》的新读者。  相似文献   

13.
黄佰维 《世界知识》2014,(18):83-83
<正>广阔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希望与失望,因而变得丰富多彩。《世界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认识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在高校期间,我知道了它,总是盼望自己能够经常阅读,来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工作之后,有了经济条件,但因为其他原因,不得不中断对它的阅读。但我外出活动,只要看到它,就购买并贮存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也在于民相知。《世界知识》伴随着我们  相似文献   

14.
黄书海 《世界知识》2014,(18):75-76
<正>我与《世界知识》的接触,时间并不算短。我出生第二年,便迎来《世界知识》的诞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胡愈之老先生和其他同仁分别于1934年在上海和1945年在新加坡创办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性杂志——《世界知识》和《风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这是52年前胡愈之老先生在《世界知识》创刊号上发出的呼号,至今它仍然使人感到发聋振聩。正是追随这呼号,《世界知识》孜孜不倦地以传播世界的信息为己任;也正因为此,我们有了知己、朋友,也有了老师和学生。11月8日,他们之中有23名优秀的代表来到了《世界知识》编辑部。他们是我们邀请来的,也是他们自己热切地奔来的。他们便是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参加出题的这次国际知识竞赛的优胜者。  相似文献   

16.
晓岸 《世界知识》2014,(18):78-79
<正>一与《世界知识》杂志结缘,是在2003年。那一年的8月19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机构总部遭汽车炸弹袭击,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伤重身亡。因与德梅洛有一面之缘,应《世界知识》编辑之约,写下纪念文章交与发表。文章回忆了2000年随同事在东帝汶旅行并与德梅洛长谈的经历。那时的德梅洛,是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的首席执行官,驻扎帝力帮助当地人建立自己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在本期,我们向读者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几期《世界知识》的封面。1949年下半年,《世界知识》喜事不断。随着上海的解放,6月17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永久停刊”的《世界知识》复刊;9月15日,《世界知识》迎来15岁生日,周恩来应编辑部请求为“世界知识创刊十五周年纪念号”题词,周恩来的手书后来成了这本杂志的标志;半个月后,新中国宣告成立。可以想象,当时编辑部同人与读者、与全国人民一样,是何等扬眉吐气。此时的《世界知识》内容更加丰富,她欢呼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反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气象,介绍世界范围内革命和进步潮流,抨击帝国主…  相似文献   

18.
编辑絮语     
我阅读《世界知识》是从1990年上高中时开始的,当时在校阅览室偶然见到这本杂志,一下子便被吸引住了,从此便喜欢上了它,从1991年开始订阅至今,期期不落。如今我已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己、生命的一部分。《世界知识》陪伴我成长,大量的阅读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家人受我影响,也都  相似文献   

19.
正在报刊上运用形势地图配合文字分析国际形势发展,《世界知识》是开了先河。现在,我每次看到一篇国际新闻报道或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文章,如果版面没有配发相应的新闻图片或者地图,总会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这是我在《世界知识》杂志工作时养成的习惯。《世界知识》有一个传统,就是文图结合,图文并茂,讲究地图与文章的搭配。但是,这一传统来自于谁呢?当仁不让,应该归功于《世界知识》创始人之一的金仲  相似文献   

20.
##正##虽然孑然一身,一生坎坷,一事无成,特别是下岗后生活无着,孤苦无助,但再困难我也没有放弃购买《世界知识》、阅读《世界知识》,毕竟我在"睁眼看世界",没有被世界抛弃。世知是我的人生支柱。1979年,我下乡插队回家过年时结识了《世界知识》。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我参加了世知举办的"世界知识竞赛",得了优秀奖。后来我还在世知社订阅过一年的《世界知识》。每年单位报刊征订时我都订《世界知识》,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