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与克林顿总统共同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双方在声明中表示,“中美将通过增进合作,对付国际上的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此后,对于这个问题有过一些误解,比如,有的把“致力于”三个字丢掉了;有的将其混同两极格局时的战略关系;有的则只看到美国某些人反华的一面,从而根本否定中美有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可能性。笔者想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供读者参考。不能丢掉“致力于”三个字“致力于”表示双方有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美国的战略目标和中美矛盾冲突的制约因素,学会在矛盾冲突中与美国打交道,对于建立起“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问:你对江泽民主席此次访美成果有何评价?答:刚刚结束的江泽民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是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这次访问,是中美关系结束过去几年来的波折起伏,开辟新的未来的重要标志。江主席此次访美非常成功,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取得了积极的建设性的成果。两国领导人对两国关系的前景和应实现的目标,即努力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美国的战略目标和中美矛盾冲突的制约因素,学会在矛盾冲突中与美国打交道,对于建立起“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种种迹象表明,在中国实现了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在中美达成共识共同谋求建立旨在稳定双方关系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之后,中国和欧洲方面加强战略联系,建立起真正的伙伴关系的构想,正在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发展对华关系在朝野占了上风;在一些战略层次问题上有意与美国拉开距离;中日关系正处于新的转折期。 199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中日两国政府首脑实现了互访。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已基本摆脱困境,走上了正常发展轨道。尽管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特别是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的消极影响不容低估,但在新旧世纪的交接期,日美两国均需通过政治、经济交往与中国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江主席的成功访美,中美间确立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中日首脑实现互访并就加强对话、扩大合作达成共识,这表明中国与美日的一些矛盾尚不致影响中美、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除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积极的、建设性的和富有成果的会谈外,两国还签订了一系列协定和协议。具体成果有:政治方面:双方同意继续共同努力,向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加速迈进。双方决定互不将各自控制下的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双方同意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表示将保持和加强中美高层互访和联系。双方认为中美元首直通保密电话的启用,对加强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美两国政府冲破重重阻力,终于使两国领导人在华盛顿进行了首脑会晤,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双方不仅在战略层面上确立了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达成了高层对话和磋商机制,而且还在一些长期困扰双边关系的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自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中的四大矛盾是人权问题、台湾问题、武器扩散和贸易不平衡。此次中美首脑会谈取得的最为一致的共识是经贸合作。为了减少贸易不  相似文献   

9.
时事概览     
美加墨埃,温总理倾情出访2003年12月7日至16日,温家宝总理应美国总统布什、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墨西哥政府和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的邀请,正式访问上述四国,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这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组成以来,温总理首次进行的双边访问。访问取得了重要成果:一、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四国的政治关系。中美达成推进两国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共识;中国提出深化中加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建议,得到加方欢迎;中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二、深入阐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赢得广泛支持。布什总统表示…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是一种战略关系,这已为很多国家所认同。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中美战略关系几度起伏,其重要原因在于美国的对华战略认知没有到位。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之于美国是什么,美国似乎心中无数。诸如“非敌非友”、“介于敌友之间”、“把中国当朋友中国即朋友、当敌人则势将成为敌人”这种灰色定位者有之,“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潜在对手”、“战略竞争者”等明确定位者亦不乏其人,交叉的、多重的对华战略定位也随处可见。从1993年江泽民主席出席APEC非正式首脑会议与克林顿总统会晤,到1995年李登辉访美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新形势下的中日美三国关系时之所以用“三边”而不是“三角”,一是因为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环境中,这三者之间已不具备根本的战略上的对抗性;二是因为中日、中美和美日这三对双边关系之间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零和”关系。本文着重探讨两个问题,即当前中日美三边关系的特点,以及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三边关系的特点首先,在三边关系中,每一方所处的地位和对其他  相似文献   

12.
中美经贸关系:未来中美关系的积极因素周文重(博鳌论坛秘书长)胡主席即将启程访美,这次访美是为中美关系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确定方向。在这里,我着重想谈谈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赵景芳 《世界知识》2013,(18):32-33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响中美两军关系深入发展的阻力和困难将更多来自中美结构性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中美战略互疑。8月16日至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这是去年底中美两国国家防务团队换届后,中国防长首次访美,标志着在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两军的良性互动,是对近一年多来两军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一次最新给力。  相似文献   

14.
郭剑峰 《科技潮》2007,(4):56-56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以下简称地面站)隶属中国科学院,是根据邓小平同志1979年访美期间签订的中美科技合作项目建立的。地面站于1986年12月建成并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5.
新闻观察(23)     
中美“入世”谈判皆大欢喜经过连续6天的马拉松式谈判,11月15日,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 WTO 签署双边协议,结束了两国长达13年的谈判历程。黑发谈成了白发,有志者事竞成。对这一“双赢”结果,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纷纷予以积极评价,表示希望中国早日加入WTO。中美就中国加入 WTO 签署双边协议,意味着中国在加入 WTO 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扫清了最大的入世障碍,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里程碑;协议的签署还将对中美两国经济发展起到前所未有的推进作用,减少政治因素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干扰,有利于推动两国朝着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方向发展;协议的签署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此次克林顿访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政治方面,双方达成的主要共识是加强对话与合作,加速向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迈进;经济方面,达成一些环境保护协定和经济合作协定,签署了总额约31.2亿美元的商贸合同。然而国际舆论注意到,两国元首发表的三个联合声明都是军事合作方面的——南亚的核扩散、《生物武器公约》的议定书和杀伤人员的地雷等问题。经过一年多的磋商,双方还同意互不将各自的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此外,两国军方还在人道主义救援和减灾、军事环境保护以及互派人员观摩对方联合训练演习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协议。人们特别注意到,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都明确表示,“中美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愿  相似文献   

17.
标签新闻     
《世界知识》2013,(4):12-12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我们。如果中国选择在该地区发挥建设性的作用,美国将继续欢迎中国的崛起。”——已于2月1日卸任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1月31日的”告别演说”中谈及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她指出中美已建立了具有足够广度和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特殊的一对双边关系,它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一对影响世界的大国关系。中美经贸关系,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举足轻重,中美关系的阴晴冷暖对世界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中国—东盟创新年。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特撰文,指出中国—东盟关系将不断提质升级,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中心愿与中国和东盟社会各界抓住机遇,携手共进,为中国—东盟的美好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9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双方决定建立中约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更好惠及两国人民。习近平欢迎阿卜杜拉二世作为主宾国元首来华出席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习近平指出,两国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双边关系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中约双方要密切各层次交往,加强政党、议会、民间交流,分享治国理政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