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斌 《科技信息》2009,(31):244-244
中国画的欣赏教学中会出现许多难点。教师在教学中不容易直接传授自己对中国画的欣赏经验,也难以顺利阐述自身对中国画的欣赏感受。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试从中国画欣赏的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困惑为切入点,由此浅谈自己的教学心得,浅析其中的成败得失、难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绘画艺术历经千年演变,在思想和技法上已各成体系,分别代表各自民族文化的审美主张,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文章结合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审美意境上的差异,通过对比9世纪中国画家郭熙和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艺术成就,分析中西方绘画所采用的不同透视观察方法,研究中西方艺术家在世界观和审美取向上的差别,阐释中西方艺术品鉴标准。客观理解中西文化艺术差异,对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共生、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渔“登山如品画”的观点隐含着自然审美欣赏的一种审美模式。“登山如品画”的自然审美模式表面上类似于西方传统的自然审美模式,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在当代西方学者力图构建自然审美模式但又提不出合理的审美模式的情况下,以李渔为代表的中国古人“登山如品画”的审美模式对于自然审美模式的建构应当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自然对于李渔来说,具有多层次的体验价值。这种审美模式与体验价值的生成与他的生活和阅历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按家谱取名"纯芝",字"渭清",父母呼他为"阿芝"。一天,老师看了他的几张画后说:"画画题款,总得有个别号,这是老规矩。你  相似文献   

5.
空白效应     
李静 《青年科学》2011,(1):56-56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画的虾,可谓一绝。可是,他从不在画中加上水,奇怪的是,虽然画中无水,却好像更能让人想象出“虾在水中游”的神奇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画发展史上,林风眠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他将西方的美学理念与东方的精神世界进行结合,因而产生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他不但以原创性的艺术语言影响着后人,而且他那以美育感染世人、净化心灵的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毛笔在宣纸上泼墨作画是中国人的专利,中国画也由此在世界艺林独树一帜。近年来,中国绘画艺术广泛地与世界交流,更多的西方人由此认识中国。在众多的架设中西绘画交融桥梁的艺术家中。有一位蜚声中外的泼墨写意大师——陈雄立教授。前辈大师们都有自己的绝活,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李苦禅的鹰,早已为世人传  相似文献   

8.
幽默是人们文化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是人们的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中的结晶。由于中英文化在语言、社会、风俗习惯和民族特征等各个方面的差别,有些英语幽默对中国人来说难以理解。本文通过对英语幽默语言的归纳与分析,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幽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秋天的图画     
正习作要求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画,先跟同学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修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习作指导老师:同学们,多情的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婀娜多姿地向我们走来,用她灵巧的双手把整个世界装扮得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地梳理幽默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理解以及西方幽默理论和中国幽默起源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视角探讨幽默的跨文化差异,并以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为基础,总结中国式幽默的特点。指出探索中国人幽默人格的路径,提出从心理距离和辩证思维等视角对幽默做进一步研究的思考。厘清上述问题对理解文化与幽默的关系以及中国式幽默的内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国画艺术语言的直观性、可感性、符号性、有机性、意象性诸方面的分析,阐明中国画的非陈述性特征。以此区别文字语言艺术的陈述性特征。从而消除中国画鉴赏与评论中存在的一些混乱现象。意象思维是中国画的主要特征之一。本文还从中西方不同民族习俗、审美心态,思维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分析、阐明中国画与西洋画形象思维的区别。使我们在探索与发展民族艺术时,更准确地将反思传统与冷静地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期的中国话剧史上,高行健是不可忽略的戏剧艺术探索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高行健在戏剧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美学往往带给人惊艳的感觉,但有时也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他的创作和理论是一次对传统戏剧关学和政治秩序的挑战,他的坚持成就了他后来的地位和影响,但其中透露出来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却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读《西学东渐记》,对容闳在致力于探索救国之路过程中的重大表现,力图作出较细致的分析解读。从他对待太平天国运动的态度、谋求“教育救国”的方案及其实施以及契合近代历史演进脉络的人生轨迹等几方面,论述了容闳凭藉自幼年开始所接受的西方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时代的留美经历所赋予他的世界视野和眼光,满怀拯救祖国的热望,从世界反观中国,使得他的一生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前行,保持思想的前瞻性和实践的先进性。容闳不愧为近代从世界看中国的杰出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在西方曾轰动一时,他向西方世界呈现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中国.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文本解读,分析该文本中对中国描述的神秘化色彩,指出西方关于中国的一些认识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说明其所构造的中国形象是异化的"他者"形象,是对中国神秘化、专制性和欲望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对于欣赏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来说,就必须懂得笔墨和看懂笔墨。本文从欣赏的角度谈花鸟画中的笔、墨以及笔墨因素对中国花鸟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在西方曾轰动一时,他向西方世界呈现了一个世外桃园般的中国。试图从东方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文本解读,分析该文本中对中国描述的神秘化色彩,指出西方关于中国的一些认识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说明其所构造的中国形象是异化的"他者"形象,是对中国神秘化、专制性和欲望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吴历是清初学兼中西的一位文人画家,信仰天主教接触许多西画后,他不学、不模仿、也不贬低西画技法,让东西方绘画技法在中国各行其道;但他在文人画题画诗和画跋中融入了涉及天学思想与修行、传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吴历是清初学兼中西的一位文人画家,信仰天主教接触许多西画后,他不学、不模仿、也不贬低西画技法,让东西方绘画技法在中国各行其道;但他在文人画题画诗和画跋中融入了涉及天学思想与修行、传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瑰宝,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以其独具的哲学观念、美学观念,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世界{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当前我国的设计院校都把中国画列为设计艺术教学计划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拟就如何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提高对中国画审美观念、语言形式、笔墨技巧的认识与把握方面,提出现点,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齐白石在四川的经历,是他艺术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段。他和王瓒绪之间的交情,也是段不能不说的故事。2017年12月17日晚的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上,齐白石的一套《山水十二条屏》以4.5亿元起拍,9.315亿元成交的价格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意味着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最高纪录诞生。不过,这并不是齐白石唯一的一套《山水十二屏》,甚至也不一定是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套。齐白石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