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一场战争将造纸术带到西方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方法,向汉和帝献纸,真正实用意义上的纸张开始出现。公元105年这一年,被普遍认为是造纸术发明的年份。蔡伦改进造纸方法后,纸张开始被广泛应用。两汉交替之际,大批中国百姓为避乱涌入朝鲜半岛。造纸技术随之传到那里。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过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成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  相似文献   

2.
早在1800多年前,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即使用树肤(即树皮)、麻头(麻屑)、敞布(破布)、破鱼网等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于公元105年献给东汉和帝,受到高度赞扬。随后,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贵州省独山县基长镇一个边远的布依山寨发现了这种古老的造纸术,  相似文献   

3.
朱兵 《科学大观园》2011,(18):31-31
造纸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但古埃及人在约四千年前就掌握了用尼罗河两岸生长的纸莎草做纸的技术,这种纸比中国蔡伦发明的造纸术还要早许多年。在埃及的旅游景点和工艺品商店,随处可见一种画在纸莎草上的画,其绚丽的色彩,鲜明的特色很受游客的喜爱。这些画的纸张呈淡黄或浅棕色,虽不太平整但很柔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国造纸术的源流,文章以实地调查资料入手,对中国近十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造纸工艺进行了工艺分析。从造纸的各个步骤分析比较后认为,中国的传统手工造纸有两种不同的造纸法:一是抄纸法造纸,二是浇纸法造纸。这两种造纸方法在技术工艺和关键步骤上截然不同,所造出的纸也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应分属不同的造纸技术体系。通过对陕西、甘肃、新疆等地的古纸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发现两种造纸方法有不同的源流和外传路线,其中浇纸法为非蔡伦系的造纸法,抄纸法为蔡伦系的造纸法。直到现代,这两种造纸方法的遗存仍有不同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5.
说起四大发明,就不能不提到蔡伦。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或改进者的蔡伦可谓家喻户晓,可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人生轨迹,而他的最后归宿则更不为人所知。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活泼可爱,此乃人之常情,但在东汉初期的汉章帝时代,如果谁家的孩子是个智商高的小帅哥,父母在欣慰满足之余,却有着深深的隐忧,因为当朝天子是个热爱艺术("章草"书体就因他而得名)的唯美主义者,喜欢派人到全国各地挑选秀外慧中的少年入宫为其服务,说得直接点,就是当太监。而出生于湖南耒阳农民家庭的蔡伦就不幸被选中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早已妇孺皆知远播海外.假如有人告诉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会怎么想?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7,(23):69
美国《时代》周刊近期评选和公布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发明造纸技术的中国古代科学家蔡伦榜上有名。这份名单上的人物有的名声显赫,有的也许不为太多的人熟知,但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0,(5):70-72
古代中国为人类世界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莫过于四大发明了。如果说造纸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纯粹是为人类带入文明的话,火药的发明却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推动了人类进步也戕害了人类本身。  相似文献   

9.
正当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丝绸之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上,除了印刷术和造纸术以外,中国文化在西方一直具有较高的地位。以"中国风"为例,500年前,欧洲大批传教士来华,回国后他们向欧洲人传播了中国文化。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欧洲又掀起了一场"中国风",既包含了  相似文献   

10.
古代,如果说华夏前辈用智慧和汗水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那么如今,这种被称为古代中国第五大发明的凿岩技术,也引发了世界的瞩目和众人的惊叹。多年来,在以张国榉为代表的凿岩专家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而奋进!  相似文献   

11.
根据简牍的纪年对甘肃悬泉置遗址出土古纸各层位的时代进行分析,发现悬泉置遗址的第3层和第4层的简牍均为西汉纪年,应为确切的西汉层位,没有受到东汉层位遗物的扰乱,说明这两个层位出土的古纸也应该是西汉时代的古纸.这证实了中国在西汉时代已发明了纸和造纸术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各层位纸张进行分析,认为早期的西汉纸均为浇纸法生产,使用麻类纤维,说明中国造纸术起源于浇纸法造麻纸.抄纸法生产的纸张则出土于第1层或第2层的晚期层位,年代未定,不排除是东汉纸的可能.这些古纸在制造过程中,或造出纸后,一部分经过了内部加填或表面涂料等工艺处理,其中有的纸表面加有淀粉涂料,已属初级的加工纸范畴.  相似文献   

12.
时代担当     
<正>科技,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明灯。每一个时代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穷极一生的智慧与精力,只为让这盏灯燃得更亮,让人们走得更远。古代的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端。从青铜器的铸造、生铁冶铸技术的发展,到雄伟的万里长城、至今仍在造福百姓的都江堰等大型工程的兴建,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指南针、造纸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最早提出四大发明概念的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又将珠算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算盘被称为最古老的计算机. 从1998年至今,我一直从事珠算教学工作,担负着传承珠算文化的重任.2012年,我还成为了“程大位珠算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程大位珠算法”这门传统技艺.  相似文献   

14.
<正>从中国决定发展航母以来,众多媒体都预测中国将发展核动力航母。甚至在"瓦良格"号改装之时,就有了要改装核动力的"流言蜚语"。核动力的确有着独特优势,但中国是非要发展核动力航母不可吗?基础条件强于法国从国力上来说,现在中国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商业片:该如何打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珠 《科学大观园》2007,(24):73-75
商业电影美学与当下中国电影何谓商业电影美学?我们知道,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有着长期彼此对立的两种模式——美国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模式和欧洲的艺术电影模式,而商业电影美学就是在美国商业片大肆泛滥的背景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当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时,人们很自然地想起32年前的唐山,问题是相同的:怎样才能减少灾难的损伤? 汶川地震时,钱刚正在北京参加一个活动.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自唐山地震以来最大的地震".  相似文献   

17.
<正>为什么一部科幻电影会和太空竞赛扯上联系?这部电影对中国科幻有何意味?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争议?2月以来,最受人关注的电影,莫过于《流浪地球》了。和去年的《红海行动》一样,上映之后,《流浪地球》凭借着科幻电影这个开创性的选题,以及精良的制作和观众的口碑,硬是在票房上一路逆袭。目前,《流浪地球》的票房突破38亿,甩开第二名将近20亿。电影优秀的表现,被不少人称开启  相似文献   

18.
暖风 《科学大观园》2012,(21):48-49
王国维死于抑郁症?一直以来,王国维之死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疑案,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有殉情说、逼债说、惊惧说、文化殉节说等等。学者陈明远在博客中说,他经过反复核实史料,再三思考之后,用现代心理学方法作精神分析得出结论,王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5,(17):37-38
武则天为何要为自己竖一块“无字碑”?至今仍然是个谜。比较多的一种猜测是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将自己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去评论——陕西乾陵素有考古界的“三峡工程”之称。在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梁山主峰下,埋着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则天。一对夫妇,两朝皇帝,合葬一室,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稀罕的。半个世纪以来,发掘乾陵始终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我国考古技术的进步,让武则天重见天日的时机成熟了么?挖还是不挖?什么时候挖?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一男一女,两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  相似文献   

20.
水之殇     
《科学大观园》2022,(18):12-13
<正>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正在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出现罕见的“主汛期反枯”。8月6日,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水位退至11.99米,成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洞庭湖从6月到现在不过两月有余,便已化为一片湿地草原。从居民生活到经济产业运行,都备受干扰冲击。这场高温干旱会成为未来长期的“新常态”吗?整个国民经济规划布局需要作哪些调整?老百姓该作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