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运用Eviews 6.0软件测算出1979-2004年我国各省域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实证研究国际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FDI)、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状况.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进口以及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从短期看,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结构则是促进TFP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DEA 模型的Malmquist 指数方法测度了2000—2013年湖北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湖北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处于缓慢增长状态,其增长率约为6.7%,且主要是工业绿色技术进步推动.然后选取2000—2013 年的统计数据,基于VAR 模型运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湖北省工业绿色TF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对工业绿色TFP增长短期具有显著作用,长期趋于稳定; 产业结构及科研创新对于工业绿色TFP增长短期促进作用较弱,但从长期来看2者是工业绿色发展和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5-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对短期经济增长率具有不显著的正相关效应,对中长期经济增长率具有较高显著性水平的负相关效应;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的变化对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效应,对于中期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影响不显著,对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绩效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直接投资绩效问题是进一步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宏观绩效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对增进出口的作用都没有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没有显著影响,而对外汇储备的短期影响显著且是负面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没有显著的长期或短期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对FDI流入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上,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不成立,两者短期因果关系也不明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绩效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200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为中介变量,产业结构为调节变量,探索专利行政执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外商直接投资、研发投入分别在专利行政执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中起正向中介作用;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在专利行政执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2004年~2009年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通过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分析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湖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共同作用使湖北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明显,因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是湖北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针对湖北省农业主产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提出应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道路以提高规模效率,最终促进湖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对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1978-1998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要素投入来拉动;但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这些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趋于饱和,其投资的边际产出已经很低,造成其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应着重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而西部地区的省市应该是资金首先投向的地方。由于先阶段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由其资本增长率决定,因此,西部开发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各省市的资本生产率,即要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地区的综合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2):114-118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近期受各种因素影响增速有所减缓.因此有必要对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状况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测算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步增长,但受技术进步影响缓慢,增速逐渐趋缓;河南省各地区、各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工业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对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强,农业科技支持力度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农业资本投入的影响最弱.因而可以从提升工业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大财政支持3方面着手进行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6-2005年的江西贸易统计数据,实证考察了1996-2005年间的进口对江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对江西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不同种类商品的进口增长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分析视角,测度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口总体上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初级产品的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但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进口有显著影响;工业制成品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聂丽 《河南科学》2013,(10):1745-1747
在分析2003--2010年河南省农业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影响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动力进行分析,得出主要影响因素为技术变化率,技术进步缓慢使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明显,据此提出加大农业科研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组织化及管理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改善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葫芦科作物离体雌核发育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离体雌核发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基因型、胚囊发育时期、培养基、预处理、培养方式等因素对离体雌核发育的影响,并对离体雌核研究的发育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外籍教师的聘任效益,就要在聘任管理中进一步明确聘任条件、严把聘任质量、规范聘任程序;在教学管理中,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和评估机制;在日常管理中,进一步强化后勤保障、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市郊三条主要公路两侧蔬菜中重金属铅的含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蔬菜离公路越近受铅污柒越严重,蔬菜对铅的富集规律表现为:叶菜类〉瓜菜类〉根茎类.汽车尾气是造成蔬菜铅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铅污染的进一步加剧,防止铅污染通过农产品影响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分析了国内"学科馆员"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
根据课堂提问出现的误区阐述了提问的类型、原则、要求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课堂提问出现的误区阐述了提问的类型、原则、要求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帕米尔高原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新疆西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交界的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交汇的大山结,高原海拔3000~7000m以上,平均高度4000m。经初步考察研究,共有高等植物531种,隶属48科204属。其中,蕨类3科3属5种,裸子植物3科3属9种,单子叶植物9科39属137种,双子叶植物33科159属380种。并对高原产特有属、种,新疆仅分布种,高原植物与分布区类型及生活型等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县域尺度的浙江省乡村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乡村特征与乡村性内涵,选取了人口与就业、用地变化、生产方式、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指标,建立了乡村性综合评价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评价了浙江省各县域的乡村性强弱.结果表明:1)社会与科技、交通与距离、用地与产业、生产方式是影响浙江乡村性强弱的4个主成分因子.2)从频数分布特征来看,浙江省乡村性较强的县域相对较多;从空间分布来看,浙江省乡村性空间结构呈现自东北向西南、由中心城市向外围逐渐增强规律,形成浙西南和浙西2个乡村核心区.  相似文献   

19.
在软件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CMM人才问题一直是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研究CMM的发展状况,分析目前国内现有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一条适合我国企业CMM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不仅引起了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的系列转变,也对地方高校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地方高校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诸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等现状.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是高等教育的必然,从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改革背景,对地方高校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策略回应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