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和创新驱动的作用下,培养更具实践性、创造性的青年科技创业人才,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后国际经济危机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深化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转型改革,推进创业教育发展的多样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创新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式,明确界定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对改变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创业教育模式的单一性、局限性,积极面向社会需求加快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海信息化》2009,(12):117-117
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等单位指导下,上海市信息化青年人才协会、中国电信上海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天翼杯”2009上海IT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复赛近日在上海举行。本次IT青年创新创业行动自6月启动以来,有超过500位创业青年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落实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号召,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市、经济强市战略步伐,拓宽青年就业渠道,激活全民创业的热情和智慧,让更多的年青人投身创业队伍中来,温州历史上首次以创业为主题的博览会即将于十月1日-3日在温州市国际会展中心登场.  相似文献   

4.
朱佳 《科技咨询导报》2014,(32):249-249
该文通过分析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构建集创业培训、项目孵化、创业指导、创业扶持于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以期不断完善该服务体系,为提高我院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学院将不断完善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制度保障、建立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完善学生创业指导体系等,推动我院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前进。本文就学院创业基地建设情况与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作简单介绍,并就如何提高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做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科学管理研究》2015,(6):89-92
随着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向智慧经济的转型,创业也在经历着不断的转型和变化,如今迎来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热潮,鼓励全民参与创新和创业,对创业和创新给与政策上的支持,而作为万众创新的关键性人物——青年领军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该类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探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人才培养机制的不足,探讨青年领军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最终形成适应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机制,为今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华东连线     
华东连线上海:“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正式启动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技术交易所主办,创智天地承办的2006年上海青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展是评判科技创新创业成果具有技术交易潜力的专业奖项,是纳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重要奖项,评委会由国内投资、评估、科技开发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共同组成,评委将从技术水平和市场潜力两方面对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杨凯 《华东科技》2014,(12):58-59
此次浦江论坛创业者论坛关注青年创业的主题,就是要关注青年创业当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并探讨如何让青年成为变革领跑者的话题。 今年是浦江创新论坛——创业者论坛举办的第三个年头,此次论坛的话题聚焦在两个字上:青年。  相似文献   

8.
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帮助青年实现"创业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助力。面对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制约,可以从夯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根基,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结构,坚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意识,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视野四个角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9.
许静 《杭州科技》2009,(3):30-30
浙大科技园一直积极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在创业教育方面,早在2002年就与学校研究院共同创办了“浙江大学未来企业家俱乐部”,2007年又联合创办了“浙江大学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在创业实践方面,专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2009年又创办了浙江大学青年创业者俱乐部。  相似文献   

10.
每到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就业”就成了社会的热门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大学生怎样创业?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并用财富反哺创新?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一批活跃在苏南地区的科技精英,这些被采访对象清一色拥有着高学历,有些是企业的老板,有些则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高科技人才。他们多年驰骋商场,对创业、创新、创富三者关系有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每到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就业”就成了社会的热门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大学生怎样创业?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并用财富反哺创新?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一批活跃在苏南地区的科技精英,这些被采访对象清一色拥有着高学历,有些是企业的老板,有些则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或高科技人才。他们多年驰骋商场,对创业、创新、创富三者关系有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青年创业热情决定国家未来。五四青年节前夕,浙江省青联、省科技厅、丽水市委人才办、丽水学院、共青团丽水市委联合组织举办了以"科技青年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创业明星对话丽水论坛分享活动。浙江省科技界的青年创业明星、省青联委员、丽水市各界青年代表、青年企业家和丽水学院学生参加了分享会。分享会上,浙江万安科技股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4--26日,由陕西省科技厅、省贸促会、省科协联合主办的2017陕西"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海峰出席并参加了开幕式和大会集中签约活动。本届博览会以"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举办了科技创新创业成就展、陕西科技创新高峰论坛、科技创新项目对接签约及创业经验分享、科技服务业论坛等系列活动。会上,榆林市科技局局长谢军分别与西安交  相似文献   

14.
创业     
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探索新路子;江苏:首批创业导师领到“执照”;香港:创业板上市门槛提高至1亿港元;绍兴:政策下基层推进创业创新;浙江:30个青年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5.
《杭州科技》2014,(1):31-31
<正>1月15日下午,"第二期创新创业大讲堂"在浙江图书馆举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魏江以"创新创业战略思维"为主题,与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负责人探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瓶颈破解之道,解码如何成功创业。本次讲座由杭州市科委、共青团杭州市委联合举办,是"蒲公英计划"企业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6.
陈卓 《安徽科技》2015,(6):29-30
<正>2015年1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会议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打造良好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培育创客文化,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创客作为  相似文献   

17.
毕虹 《科技信息》2013,(18):181-181,183
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营造能够有效地激发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具有引导、塑造和培养的功效。环境的营造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配合努力,政府可以在政策方面提供方便,学校可以通过学风、校风、精神阐明创业理念,利用相关媒体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并通过相关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竞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情境,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兴起于美国,发展于欧芙,并作为一个创业教育项目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创新与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大学应承担起创新与创业教育这一重要使命,构建包括基础类、核心类、实践类等课程内容在内的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创新与创业的基础知识、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结构、创业心理品质等面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黄潮 《科技信息》2013,(13):164-165,180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大学生学习实践、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升自我、创造价值的重要过程。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厘清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涵,梳理国内外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然后探索研究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模式与实践,查找分析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产生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改进完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月浏览     
商务领航杯上海IT青年创新创业行动闭幕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信息委等单位指导开展的商务领航杯上海IT青年创新创业行动近日在西郊宾馆落下帷幕。Lexxe自然语言中文搜索引擎、点讯(原名梅花)输入法、伦勤系统人力资本管理平台项目、企业移动商务服务平台、基于语音生物特征识别的电信和网络身份安全认证及其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