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汉、维吾尔族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及血脂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体质指数、高血压、血脂四项的判断标准,对体质指数划分下检出的高血压、血脂四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受调查572人中,汉族307人,维吾尔族265人;其体质指数分布与汉族、维吾尔族高血压、高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较高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因此可知,汉族和维吾尔族的体质指数是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抽样调查,对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汉族13-17岁学生身体成分4项指标的测试、分析,揭示新疆维、哈、锡、汉族13-17岁学生身体成分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及不同民族青少年之间身体成分的差异,为研究维、哈、锡、汉族青少年身体变化规律和制定体质评定标准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数量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宁夏4所高校回、汉族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回、汉族男生之间、回、汉族女生之间的身高和标准体重、台阶试验、立定跳远测试无明显差异(p>0.05).回、汉族男生之间的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均无明显差异,但回、汉族女生之间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汉族女...  相似文献   

4.
体质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体质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160例无饮酒史、糖尿病、肝炎的脂肪肝患者;测计他们的体质指数,并指导他们进行饮食、运动治疗。结果:随着体质指数的增高,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增加;二者呈正相关。饮食运动治疗3mo后,体质指数正常的脂肪肝全部恢复正常,超重及肥胖者体质指数有明显改善,随体质指数数值的逐渐减少,脂肪肝也逐渐减轻。结论:体质指数与脂肪肝的轻重呈正相关。饮食运动疗法能降低体质指数,减轻脂肪肝。  相似文献   

5.
苑建齐  马明珠 《科技资讯》2011,(35):219-219,221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新疆部分高校蒙古族、哈萨克族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测试,通过对等级分布情况的比较分析,发现了蒙古族、哈萨克族男女大学生在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对做好高校体育课教学工作和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健康水平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不同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分析脂肪肝与体质指数、性别、职业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随机抽样的247名干部和365名农牧民测量的身高、体重、腹部B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墨竹工卡县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5.4%;脂肪肝组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74.5%,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的27.8%;男、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无差异;不同各职业间患病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脂肪肝的发病与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控制体重是降低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邛崃市调查了城市汉族326例(男为146例,女为180例)和乡村汉族422例(男为222例,女为200例)成人的体质指标,计算了体质指数,对四川邛崃汉族体质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邛崃汉族男女性均为中头型、高头型、中头型、狭鼻型,而且男性还为中面型,女性为狭面型.邛崃汉族男女性均为长躯干型、宽肩型、中骨盆型,男性还为中腿型、中胸型,女性还为亚短腿型、宽胸型.主成分分析表明:邛崃汉族体部的体质特征介于我国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族群与南亚类型族群之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体质测试、文献资料研究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新疆汉族、哈萨克族13—17岁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汉族、哈萨克族、男、女13—17岁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五项指标均规律性地显示,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其增长速度因年龄、性别、地区、环境、饮食、生活习惯不同而不同。五项指标的年增长值、增长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各别年龄组的生长发育速度时快、时慢,增长速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和北方民族大学回汉学生体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回汉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基本达到了及格以上的水平,但是汉族男生与回族男生相比较除身高没有差异外,体重、肺活量、肺活量指数、台阶指数、握力体重指数、BMI体质指数、立定跳远均有显著性差异.汉族女生与回族女生相比较除身高、台阶指数、立定跳远、肺活量与回族女生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汉、维吾尔、哈萨克三个民族患脂肪肝发病情况及是否存在差异.采用超声诊断仪对脂肪肝进行检测,并测定血脂四项.结果显示受调查1152人中,患有脂肪肝379人,其中大多数血脂异常.由此可知脂肪肝在不同民族之间分布不同,脂肪肝患者中血脂异常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汉族、蒙古族大学生体成分与体质指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2例(男101例,女181例)蒙古族、255例(男128例,女127例)汉族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与肩胛下皮褶进行测量.用长岭公式和Brozek公式估算体成分,并计算BMI、身高体重指数、Rohrer指数、Broca指数、Livi指数,对各指标进行民族间、城乡间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汉族男生的肱三头皮褶、肩胛下皮褶、体脂含量、Rohrer指数、Broca指数均明显高于城市蒙古族男生:(2)城、乡蒙古族男生的Rohrer指数、Broca指数、BMI指数、Livi指数差异明显,乡村男生各指数均高于城市男生,乡村男生身体的营养和充实程度优于城市男生;(3)男生瘦体重与身高体重指数民族与城乡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女大学生的体成分与体质指数均未见民族间与城乡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脂肪肝在不同年龄、性别中的分布及脂肪肝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在拉萨市曲水县随机抽取359例机关干部进行体检;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检测血清ALT活性单位;脂肪肝的检查采用彩色电脑超声诊断仪(Acuson-94043型,日本)进行诊断。结果:脂肪肝总患病率为10.6%(其中男性为14.1%,女性为4.5%,P〈0.01),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的患病率在40~49岁年龄组中最高;脂肪肝患者ALT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1)。结论:多数患者在健康体检时被确认患有脂肪肝,因此每年健康体检中的肝功能、血脂及腹部B超等检查,对脂肪肝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用皮褶厚度、体脂率法评价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的标准,于2010年在安徽滁州和江苏淮安调查了1 426例(城市男性309例,乡村男性414例,城市女性312例,乡村女性391例)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通过身高、体重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通过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来计算体密度,采用Brozek公式计算体脂率.用BMI、皮褶厚度、体脂率分别评价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肥胖率.结果表明:(1)江淮汉族男性BMI值为(24.1±3.6)kg/m2,女性BMI值为(23.8±3.6)kg/m2.用BMI法判断,江淮汉族超重率男性为34.7%,女性为30.7%;肥胖率男性为14.4%,女性为13.2%.(2)随年龄增长,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值、BMI、体脂率增大,身高下降.(3)用长岭晋吉皮褶厚度法判断,江淮汉族肥胖率男性为39.8%,女性为30.4%.皮褶厚度法得出的肥胖率远远高于BMI法,两种方法存在较大矛盾.本研究认为用肱三头肌皮褶与肩胛下皮褶之和来判断中国人群肥胖的标准,男性应该在35~45 mm之间,女性应该在45~55 mm之间选取.(4)用长岭晋吉体脂率法作为判断肥胖的标准,肥胖率男性为43.3%,女性为5.3%.用体脂率和BMI法判断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肥胖存在较大矛盾.长岭晋吉体脂率法男性标准定得太低;女性标准定得太高.本研究认为用体脂率来判断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男性以大于24%、女性以大于28%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膳食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100人进行健康体检,以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并对诊断的脂肪肝100例、同期查体的条件相似的非脂肪肝100例(对照组),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教职工脂肪肝平均患病例率为10.2%,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两性之间有差异。血清甘油三酯、血糖及丙氨酸转氨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脂肪肝组饮酒、抽烟、零食、加餐、在外就餐、户外活动少等生活习惯及膳食因素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脂肪肝属多因素的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和性别不同存在差异,脂肪肝的发生与饮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体脂含量及分布对新疆维吾尔中老年人群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以新疆喀什市420名45—73岁之间的中老年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量以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测定,并计算BMI和WHR以及ISI,分析不同BNI和WHR水平人的空腹血糖、胰岛素、ISI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BMR和WHR水平的增加,空腹血糖、胰岛素呈升高趋势,ISI则呈降低趋势,而且在女性中更加明显。体脂含量及分布与血糖代谢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哈萨克族与汉族男性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与血压的关系的对比,探讨可能存在的民族差异。抽取哈、汉民族男性共120人,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分析各民族之间胰岛素抵抗相关因素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比较发现:哈、汉民族男性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瘦素等因素均与血压正相关,未见种族差异;而哈族男性尿酸、总胆固醇与血压正相关,汉族男性尿酸、总胆固醇与血压不相关,存在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17.
大理地区白族、汉族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白族与汉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差异性,为防治白族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填补国内空白.方法:对1025例大理地区白族、汉族人群,经电子胃镜检查取胃窦粘膜3~5块,溃疡、癌肿者在不同部位取2~3块粘膜作病理检测及HP(幽门螺杆菌检测).关于HP检测,取经检组织作HPUT(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检测)试验,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P-IgG,两项检测HP均阳性为HP感染.结果:1025例中,HP阳性631例,阳性率为61.5%.白族感染率为62.3%,汉族感染率57.8%,)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本研究认为大理地区白族、汉族HP感染与民族和饮食习惯,年龄的关系与国内外报道相符.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海南汉族106例高血压患者和97例汉族正常人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检测,观察DD,DI,II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结果显示:高血压组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0%,28.3%,55.7%;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2%,69.8%.正常对照组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5%,44.3%,40.2%;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7.1%,62.8%.两组之间的DD,DI,II基因型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收缩压、舒张压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D等位基因频率都比I等位基因频率低;ACE基因I/D多态性与汉族高血压的发病有相关性,是汉族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