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和强场耦合方案,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自由Ni^2+的d轨道模型和Ni^2+-6X-(X=F,Cl,Br,I)络合物的μ-κ-α模型研究,建立了含有过渡族金属离子的晶体的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和顺磁g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对KNiF3晶体的局域结构、吸收光谱和顺磁g因子作出了统一解释,预测了KNiF3晶体的光谱精细结构和零场分裂(ZFS)参量D.所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  相似文献   

2.
在晶体场理论基础上,考虑到掺杂离子引起晶休局域结构畸变和利用Co ̄(2+)离子的3d轨道函数,研究了八配位立方晶体CdF2和CaF2中掺杂Co ̄(2+)离子的d-d电子光谱和EPR_g因子.研究表明,局域结构畸变对g因子的影响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3d离子斜方对称g因子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Nasico型晶体Cu0.5Zr2(PO4)3中Cu^(2+)离子中心各向异性g因子(gx,gy,gz),其中斜方晶场参量由重叠模型并联系晶体中Cu^(2+)离子所处的局部结构确定。研究表明,晶体中Cu^(2+)离子中心配体八面体平面键角相比理想斜方对称的90°要小10°左右,由此所得的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用光谱和EPR谱确定A12O3:Ni^2+晶体的局部结构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通过完全对角化方法,在晶体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对称性不会被破坏的条件下,由吸收光谱、EPR谱确定了A12O3:Ni^2+晶体的局部对称结构参数,建立了结构参数与光谱、EPR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解释了A12O3:Ni^2+晶体的吸收光谱、EPR谱.所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承热合成方法,得到了双核Cd(Ⅱ)配合物;Cd2(C7H4O2Cl)4(H2O)(phen)2.对该化合物的单品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分子结构,在晶体堆积中,配合物分于以氢键形式形成1D无限结构;同时对该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6.
用晶体场理论研究了LiTaO3:Fe3 (Mn2 )的EPR参量D和掺杂晶体局域结构间的内在联系 .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结果表明 ,LiTaO3:Mn2 局域结构的畸变程度大于LiTaO3:Fe3 .  相似文献   

7.
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研究了Bi2(Sr,Ca)2Cu2Oy超导体中Cu原子与Bi原子的局域结构.结果表明:Cu原子第一配位层是五配位的氧原子,第二配位层是四配位的Ca原子和一配位的Cu原子,但不含Sr原子的结构信息,这是Sr-O层与Cu-O层层间距较大所致;同时测定Bi原子第一配住层含有2.3个氧原子,用非公度调制结构模型解释了Bi原子的配位状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局域密度近似平面波超软赝势法,在周期边界条件下的k空间中,对最外表面终止层为单层Al的α-Al2O3(0001)表面结构进行了弛豫与电子结构计算研究.通过分析表面弛豫前后表面电子密度、态密度变化,表明表面能级分裂主要来自于O的2p轨道电子态变化,α-Al2O3(0001)表面明显地表现出O的表面态.通过电子局域函数图,进一步分析了表面成键与表面电子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半自洽场(sem i-SCF)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通过完全对角化方法,在晶体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对称性不会被破坏的条件下,由吸收光谱、EPR谱确定了A l2O3∶N i2+晶体的局部对称结构参数,建立了结构参数与光谱、EPR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解释了A l2O3∶N i2+晶体的吸收光谱、EPR谱.所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配位场理论、微扰理论以及叠加模型,建立了零场分裂(Zero-Field Splitting)参量D与Al2O3:Ni^2 晶体局域结构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计算零场分裂参量D值,发现掺Ni^2 离子的Al2O3晶体上、下三棱锥分别产生了沿C3轴的压缩畸变和伸长畸变,零场分裂参量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Ti(C4H9O) 4 和V2 O5粉末为原材料制备了纳米结构的TiO2 -x(V2 O5) (x为V2 O5的质量分数 ,分别为 10 % ,2 0 % ,30 % ,10 0 % )复合薄膜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 ;使用UV VIS NIR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复合薄膜在紫外 -可见光波段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光谱 ,研究其光吸收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复合薄膜具有纳米颗粒结构 ;随着V2 O5用量的增加 ,复合薄膜在紫外光区的吸收逐渐增加 ,(αhv) 1/ 2 与hv存在线性关系 ,光学带隙由纯TiO2 的 3.36eV减小为x =30 %时的 2 .83eV ,光学带隙与x满足Eg(x) =Eg(0 ) [Eg(1)-Eg(0 ) -b]x bx2 关系式 ;复合薄膜光吸收边缘红移起因于V2 O5复合后薄膜中定域态宽度的增加 .  相似文献   

12.
在室温无水无氧充氮条件下,以(NH4)2MoS4,Et4NBr和HSCH2CH2SH为原料,合成[Et4N]8[Mo2S(SCH2CH2S)2]4簇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其晶胞参数为:a=2.604 4 nm,b=1.986 6 nm,c=2.630 2 nm,V=13.585 81 nm3,Z=4,晶体属单斜晶系.晶体结构经块状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后,最终偏离因子R=0.088 7.研究结果表明,[Mo2S4(SCH2CH2S)2]2-为含Mo-Mo金属健的双核阴离子;每个Mo原子被5个硫原子配位,构成近四棱锥配位的几何构型,2个四棱锥共1条底边,每个四棱锥的1个顶点被1个端基硫原子占有,形成环笼状结构.[Et4N]8[Mo2S4(SCH2CH2S)2]4簇合物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波出现在渡数为510,460,430和340 cm-1处;紫外可见光谱在波长为305,380和435 nm处有吸收峰出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d~5电子组态,C_(4v)双值群不可约表示Hamiltonian矩阵和点电荷模型,对SiO_3:M_n~(2+)光吸收谱进行了计算,理论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表明四角畸变晶场对SiO_3:M_n~(2+)的光吸收谱起主要作用和M_n~(2+)具有高离子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考虑了d电子t2g轨道和eg 轨道局域性差别的影响 ,并计及Racah参量A对光谱跃迁的贡献 ,导出了 3d7电子组态在Td 对称下的哈密顿矩阵公式 .从理论上研究了Co2 + :MgGa2 Se4 中Co2 + 离子的吸收光谱 ,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苹果多酚氧化酶(简称PPO)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应用紫外差示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及圆二色性光谱(CD)等生物物理技术和酶活性测定研究了外加Zn^2+对苹果PPO的分子构象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景锌的加入能增加酶的活性和提高α-螺旋含量,当[Zn^2+]/[PPO]为2.0左右时,苹果PPO活性最高,继续增加[Zn^2+]/[PPO]比值,酶活性开始下降,比值为2.7以后,Zn^2+表现了对PPO活性的抑制,α-螺旋含量下降;Zn(Ⅱ)可能与PPO中的组氨酸残基进行了配位,(ImH)σN+σN→Zn^2+、(ImH)σ→Zn^2+、(ImH)π1→Zn^2+、(ImH)Ⅱπ→Zn^2+分别为227,241,265,335(nm);色氨酸和酪氨酸的荧光均受到Zn^2+的猝灭,但它们的微环境在Zn(Ⅱ)-PPO的相互作用中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光谱方法研究了配离子[zn(phen)2]^2 (phen=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在DNA存在下,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产生了明显的减色效应。DNA的碱变性曲线在配合物的存在下向pH值增大的方向移动,增色效应减小.荧光光谱表明EB(溴化乙锭)-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随[zn(phen)2]^2 的加入而迅速减弱,表明锌的邻菲咯啉配合物与DNA之间发生了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CASTEP软件包对含氧空位的CaMoO4(CMO)晶体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了含氧空位的CaMoO4(CMO)晶体和完整CMO晶体偏振光的电子结构、介电函数和吸收光谱.计算表明,CMO晶体光学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且其对称性与晶格结构几何对称性一致.计算得到的吸收光谱表明,完整的CMO晶体在可见光和近紫外线范围内不出现吸收带,而含氧空位的CMO晶体的吸收光谱却在1.84 eV(673 nm)处出现一个峰.CMO晶体中680 nm的吸收带的出现与CMO晶体中氧空位的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18.
Pr3+掺杂Li2O-CdO-Al2O3-SiO2玻璃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Pr^3 掺杂Li2O-CdO-Al2O3-SiO2(以下简称LCAS)玻璃,对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在254nm UV激发下,观察到强的483nm蓝线和609nm红发射现象,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吸收光谱和Judd-Ofelt理论,计算了该玻璃中Pr^3 离子在不同能级间的实验与理论振子强度、辐射跃迁几率、积分发射截面、荧光分支比和寿命等光谱强度参数,较大的积分发射截面显示LCAS:Pr^3 玻璃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激光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9.
Ce~(3+)和Tb~(3+)掺杂的BaO-La_2O_3-B_2O_3-SiO_2玻璃的发光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传统熔体冷却技术制备Ce~(3+)和Tb~(3+)掺杂的BaO-La_2O~3-B_2O_3-SiO_2玻璃,并测试样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由于Ce~(3+)在5d-4f轨道之间的电子跃迁,基础玻璃掺Ce~(3+)后吸收截止边明显红移;掺Ce~(3+)的BaO-La_2O_3-B_2O_3-SiO_2玻璃的荧光发射光谱为峰值位于410 nm附近的宽带,对应于Ce~(3+)的5d-4f跃迁;由于SiO~2比B_2O_3的光碱度大,玻璃的荧光发射波长,体现出随硼硅比的降低而略有红移;还原性气氛有利十提高玻璃中Ce~(3+)的含量,从而增强发光强度;对Ce~(3+)和Tb~(3+)共掺玻璃,Ce~(3+)和Tb~(3+)在波长200-311 nm间有激发带重叠,因存在竞争吸收,导致以此区间波长激发时Tb~(3+)的发光有所减弱;Ce~(3+)和Tb~(3+)在311-444 nm间也有激发带(或激发带与发射带)部分重叠,因Ce~(3+)和Tb~(3+)之间存在的辐射和无辐射能量传递导致Ce~(3+)强烈敏化Tb~(3+)的发光.  相似文献   

20.
室温下将Ni(en)_2(NO_2)_2的DMF溶液与K_4[Fe(CN)_6]水溶液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一种新型氰基桥联配位聚合物K_2[Ni(en)_2][Fe(CN)_6]。对标题化合物进行元素分析、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研究,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推测,变温磁化率测定表明,在分子内部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