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Neer分型二部分、三部分及2例四部分共33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LCP)内固定,早期关节康复锻炼,术后对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0周(15~32周),按neer评分评价疗效,优良率90.91%;结论: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探究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用于肱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效果。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甘肃省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26)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n=28)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愈合时间与愈合率,测定肘关节活动范围与肘关节功能评估结果,统计并发症。研究组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愈合率,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肘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骨远端骨折治疗选择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式,则愈合时间更短,愈合率高,在增加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并进行评估。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2ml,1次/W,5次为一个疗程,并配合关节松动术,CMP治疗,患肢牵引,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2ml关节内注射,1次/W,5次为一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2W、5W后,各进行一次疗效评估。结果:进入结果分析120例。2W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91/100)、80%(48/60)、P<0.01];第5W,治疗组总有效率仍高于对照组[98%(98/100),85%(51/60);P<0.01],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2和5周关节功能评分差异较为明显。结论:关节松动术等综合治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OA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Mason Ⅲ桡骨头骨折的疗效;选择9例桡骨头MasonⅢ骨折患者,分别行桡骨小头切除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根据患者肘关节的活动度、肌力、稳定度和疼痛的情况,按照Brobrg和Morrey的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内固定组随访平均21.7个月,所有桡骨头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5个月。肘关节评分,好3例,良1例,中l例,优良率80.0%。桡骨头切除组随访平均19.3个月。肘关节评分,好1例,良1例,中2例,优良率50.0%。优良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桡骨小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治疗MasonⅢ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52例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7例及B组(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25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2天血清肌酸激酶(CK)浓度、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52例患者随访时间10~19(15.72±3.61)个月。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2天血清CK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在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方面,均可重建肘关节功能,达到有效治疗骨折的目的。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但对肌肉的损伤较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大。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10%~15%。主要由高能量损伤引起,成年人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过去由于缺乏良好的暴露及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常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畸形愈合,故早期治疗趋于保守。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改进,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多趋向于对其及早行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关节功能锻炼。2001年7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观察Swashbuckler入路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对甘肃省敦煌市医院17例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采用Swashbuckler入路,并用股骨远端外侧解剖接骨板固定,采用ISOA评分标准,参照不同时间段疼痛、最大步行距离、下蹲等指标进行评分,记录术后随访评分。4分以下10例,7分以下4例,11分以下2例,13分以下1例,优良率为82%。Swashbuckler入路具有股骨髁及远端关节面暴露充分,具有在直视下对移位的关节面精准复位的优势,手术效果满意,为临床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体会。方法采用肘后正中纵行切口,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6例。结果26例病人随访1~2年,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2.3%。结论我们认为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骨折对位准确,固定牢靠,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组32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36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比较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并在6个月、12个月时采用腕关节Cooney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桡骨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腕关节Coone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手法复位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以2003年1月~2006年1月应用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32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以临床疗效和X线片表征为指标,按照Jakim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分.结果评定为优21例,良9例,优良率为93.8%.说明手法复位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锁定接骨板与解剖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及解剖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关节功能评分(score)等方面的差异.结果:56例均获随诊,随诊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锁定接骨板组术中出血量(134.55±3...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锁骨钧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 Ⅱ肩锁关节脱位22例的疗效。方法:采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结果:随访1年以上20例,骨折愈合及关节全部完全复位。结论:锁骨钩钢板应用后,取得满意疗效,是治疗Neer Ⅱ锁骨远端骨折及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锁定加压接骨板(LCP)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解放军第457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5例应用LCP+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试验组),45例应用单纯LCP治疗(对照组)。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部位骨密度值(BMD)和关节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9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10.5±1.4)周,低于对照组(14.3±2.1)周;按照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试验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88.8%,其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MD术前(0.618±0.105)g/cm~2,术后药物治疗3个月后为(0.680±0.092)g/cm~2,BMD值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D术前(0.621±0.085)g/cm2,术后3个月为(0.627±0.089)g/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LCP治疗相比,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疗效显著的优点,结合适时积极的康复锻炼是目前治疗该类骨折较为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微型指掌骨钛板跨骨骺固定治疗小儿肱骨远端Salter-HarrisⅣ骨骺损伤的临床病例进行远期随访,分析其在治疗小儿骨骺损伤中优势。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并采用微型指掌骨钛板治疗的该类损伤患儿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3~11岁,平均4.3岁。从患儿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内外翻角度、内固定拆除时间、骨骺发育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术后所有患儿伤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42例患儿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于术1.5~5个月拆除内固定,无明显骨骺损伤。3例患儿于内固定拆除术后1年出现肘关节畸形。1例患儿内固定在体内时间大于一年,存在肘关节畸形,骨骺早闭,需行后期矫形手术。微型指掌骨钛板跨骨骺固定治疗小儿骨骺损伤在骨折早期可使骨折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促进骨骺愈合,但其对骨骺生长存在纵向抑制作用,需做好随访,注意内固定拆除时间,防止后期抑制骨骺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武汉体育学院校医院收治的8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与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疗程结束时,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就诊时,WOMAC评分均低于就诊时(P <0. 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疗程结束时,两组疼痛评分均较就诊时降低(P <0. 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及预防医源性挠神经损伤的可能.方法2003年5月~2006年5月.采用肱骨前方入路,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从骨中下段骨折20例.结果本组20例,术后随访4~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4.2个月,无断钉、断板,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医源性挠神经损伤.肘关节活动按改良的Risebrough和Radin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恢复均为优.结论经前方入路将钢板置于肱骨前方固定,既不影响骨折愈合,又能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玻璃酸钠、2%利多卡因注射液在治疗27例Ⅱ~Ⅲ阶段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把27例患者任意分为22例实验组和5例对照组,前者采用玻璃酸钠1 mL(10 mg)、2%利多卡因0.5 mL行患侧关节上腔注射,后者用2%利多卡因1 mL、维生素B12500单位行关节上腔注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90%,对照组有效率40.00%,两组实验有明显差异。结果玻璃酸钠在治疗Ⅱ~Ⅲ阶段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关节活动器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01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8例临床资料,使用关节活动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运动功能。结果平均随访8月(3~11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踝关节功能根据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9,良12,可5,差2,优良率为81.3%,术后无伤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结论正确评估软组织条件,根据损伤分型选择合理手术时机及固定方法,使用关节活动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伤口感染率低,骨骼血供破坏小,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愈合快等优点,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全长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24例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60(146.5)min,术中出血量150~320(230.3)m L。住院时间12~24(18.7)d。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5~24(18.5)周。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7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5.8%;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5.8%。结论微创接骨板技术是治疗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组织剥离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肿痛轻、骨折愈合快,具有明显的临床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探讨胸骨直型重建钢板和传统重建钢板治疗移位肩胛盂骨折的疗效。采用改良Judet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48例IdebergⅣ、Ⅴ型肩胛盂骨折患者,其中普通重建钢板固定组(对照组)20例,胸骨直型钢板固定组(观察组)28例,对比观察两种固定方式的疗效。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的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胸骨直型重建钢板比传统重建钢板治疗移位肩胛盂骨折手术疗效更佳,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