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产业化大生产以及现代社会追求速食经济的双重影响之下,融合传统手工制瓷工序和传统陶瓷文化的作品已难得一见,对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已经迫在眉睫。经过多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景德镇地区高校对于保护和传承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理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马关县半坡村竹纸制作工艺及用途、销售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马关竹纸的现状已与民国年间县志所描述的情形大为不同.民国年间市场规模大,纸张生产供不应求,原材料不足制约了手工造纸的生产;现由于使用面窄,纸价偏低,导致收益不高,从事造纸的人越来越少.调查组认为马关半坡村竹纸应以博物馆式的传承性保护为目标,以记录技艺流程与文化表述为迫切任务.对经典的造纸户,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应予以扶持,实现手工造纸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延续.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云南元阳纸厂手工竹纸制作工艺进行了调查,其制浆分流系统、可拆卸式纸槽在云南手工纸调查中属首次发现.由于该手工竹纸主要用于祭祀,又有机制纸的竞争,从事手工竹纸生产利润不高;而生产手工竹纸劳动强度又大,且近年来竹子又较缺乏,造纸人数越来越少,其传承与保护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调查组认为相关部门应尽快系统、深入挖掘并记录元阳纸厂手工竹纸的相关历史、技艺及其演变、文化,同时应该将其与梯田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弘扬手工竹纸的文化内涵,有可能使得这一文化遗产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4.
实地考察了贵州省石阡县香树园村仡佬族白皮纸的制作工艺,并对其工艺技术特点、销售状况及经济效益、传承与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香树园村仡佬族白皮纸制作尚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5.
迁安高丽纸是我国传统手工纸之一。文章通过田野调查详细梳理了河北迁安高丽纸的发展源流和传统手工造纸工艺,认为具有其独特性。但因抄纸人手紧缺、造纸原料缺乏、环保管控标准、命名争议问题,其发展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有濒危风险。要解决此困境可通过政府帮扶、社会宣传、培养传承人、加强自身创新等途径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迁安高丽纸吸墨性能的测定,发现其有其他纸张难以比拟的吸墨性。研究可为进一步传承保护迁安高丽纸提供材料支撑。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明确阐释了包括民间舞蹈文化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替代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历经历史洗礼和艺术蜕变流传至今的赣南采茶舞蹈,它作为民族文化和精神情感的活态遗存必定蕴含着深广隽永的历史文化信息,尊敬历史,挖据和梳理出赣南采茶舞蹈的核心价值是保护、传承和推动其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和传承好人类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对于人类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也将是永远的.随着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本文针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特色和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声像信息化记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建设、整合、利用和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文献资源.利用现代声像信息技术,原生态、客观、形象、真实、及时、完整地记录和拯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建设和利用大理这块丰富而多元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为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淀厚实的声像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当今的民族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予以分析,强调了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兰卡普在服装中的应用为例,从材料、款式、图案、色彩、工艺等方面详述了如何将民族文化技艺与服装产业融合,促进产业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0.
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文化资源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随着我国国际声望日益提高和对外交流和协作的频繁,民间文化的文化名片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图书馆作为保存、积累、传递人类智慧成果的专门机构,在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不可推谢的责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不应只停留在典籍文献保护上,加强和旅游部门合作,开辟文化旅游项目,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资料库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记忆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知识信息价值。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源丰富而多样,利用现代声像学影像技术记录、开发与利用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信息资源,建立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资料库,是保护和传承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繁荣与发展大理民族民间文化事业,满足读者地方人文影像知识信息需求,建设发展馆藏特色文献资源,促进地方民族文化旅游与经济的和谐并进。图书馆理应利用自身的文献信息技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大运河在河北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该文基于此背景,对衡水市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开发进行研究,首先对衡水市运河文化遗产的形成和特点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衡水市运河文化遗产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以期促进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是我国当前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视角,通过对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当前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建议要从建立文化管理机制、在日常教育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和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等方面入手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传。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破坏和消亡威胁最严重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该文调查发现云南勐腊磨憨苗族竹纸,保留了极其传统的手工造纸工艺,尤其采用浇纸法却使用纸药的造纸技术是中国手工纸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活化石.文章通过调研,认为磨憨苗族竹纸极其有特色,包括独特的名称、独特的纸药、独特的民俗、独特的销售、独特的工艺,其传承与发展,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当进行旅游开,开发磨憨村苗族竹纸的新品种、新用途.  相似文献   

16.
黄献源,陈刚     
东球供纸是广西一个特殊的构皮纸品种,其制作工艺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章通过对广西靖西市同德乡东球供纸造纸工艺的实地调查,探讨分析了东球供纸的基本概况、制作工艺特点、用途、销售情况等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广西手工皮纸制作工艺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调查中发现东球村梁高星夫妇生产的东球供纸使用较为原始的一次性蒸煮抄纸法工艺,纸张虽然产量小,但有一定的市场,但与其他传统手工造纸作坊一样,存在耗时多、生产效率低、利润低、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此行业等问题,正濒临失传.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的是与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自2000年以来,镇江市已被官方机构公布的包括人类和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1项,它们是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世代相传的活态生命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点。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手工技艺的特点是活态性、传承性,因而具有发展性,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手工技艺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创造了市场,但云南各民族手工技艺的发展只能走工艺化、艺术化的道路,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9.
四川德格县和西藏尼木县藏族手工造纸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德格县和西藏尼木县藏族传统造纸进行实地考察,叙述了两地藏族手工造纸的背景、工艺流程、工具及产品使用,分析了藏族造纸技术的原料、来源及文化特征。指出藏纸的制作工艺不同于中国内地的抄纸法造纸,而是属于印巴次大陆和东南亚常见的浇纸法造纸。最后讨论藏族手工造纸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黑龙江省“五乡八村”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开展田野工作,了解各地区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在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鄂伦春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概括当下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点,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予以探索和讨论,助力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