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隐喻是人类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手段和思维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皆存在时间——空间隐喻、时间——金钱隐喻、时间——实体隐喻,这说明时间的隐喻性思维具有跨文化相似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思维决定语言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2.
黄远竟  左义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4):76-77,94
隐喻是基于身体体验的,它是身体、大脑、心智和经验的产物。经济隐喻是人们用熟知的事物和概念去理解和体验经济领域中复杂的现象和活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经济文化不断交融,汉英民族在经济领域具有相似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对经济概念和经济活动的体验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汉英经济语篇中有许多相似的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3.
谢佳辉 《科技信息》2009,(31):267-267,274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认知语言学家Lakoff的隐喻理论框架中的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在朱自清作品《匆匆》中关于时间的隐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线形,隐喻性语言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从本质上而言,它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过程。从隐喻的认知特点来看,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中的语言所表现的认知方式用目的语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的过程。汉语隐喻的翻译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同时,汉语隐喻的翻译要注重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第二代认知科学角度出发,运用体验哲学理论解析隐喻现象,并尝试在跨文化背景下验证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方式,隐喻无处不大。  相似文献   

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隐喻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唯一方法,而隐喻本身就是单向的概念域的映射过程;语法化是隐喻性的过程,隐喻是语法化过程的动因。因此,语法化过程是单向性的,这是由语法化过程的本质,即隐喻性所决定的,语法化单向性反映了人类的基本认知规律,反映了人类语言系统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在变,人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深化;对语言研究从规范、描写发展到解释认知语言学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体验主义认识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阐述研究隐喻的理论基础,并解释隐喻与认知、隐喻与本义的关系,说明对隐喻的研究应注意解释的范围与意义,应从文化与思维入手,探讨语言的哲学实质,从而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隐喻,介绍了由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认知体系和相似的生活体验,不同文化的隐喻具有相似的认知基础,本文拟从英、汉语中概念隐喻所包含的结构、方位、本体隐喻三个方面来比较其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Up和Down两个概念,以期揭示英语中Up和Down两个概念的拓展隐喻义,隐喻拓展方向及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英杰 《科技信息》2007,(28):199-199,169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生动语体。但由于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且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这在阅读中对于准确理解英语隐喻句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隐喻与认知及语言的关系,并阐述了在英语阅读中运用隐喻思维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界定词语的文化语义,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述中英文化语义存在着非对应性,它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而相互渗透,因此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应该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学,这就决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具有模糊性。因为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是解释性而不是或对或错的那种传统的规则的描写。它认为界限是区间而不是边线。所有这些模糊思想也体现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主要基本观念上,如隐喻,转喻,范畴,基本范畴,原型,概念等。  相似文献   

13.
在梳理中外译界各流派有关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从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新视角,对翻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不同策略的选择进行详细探讨,说明在受到现实体验和主体认知活动的双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文学翻译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可行性,以期给异化与归化之争带来一个更为全面、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探讨了文化差异中的隐喻翻译,就如何把文化差异中的隐喻翻译最好地表现出来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雷迪的管道隐喻理论对于意义的理解有漏洞。文章归纳其漏洞为三个方面,并认为只有从认知语义学视角出发才能有效地把握意义的内涵,实现成功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6.
现行普通高校音体美专业本科大学英语教学试行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还是以培养英语能力为目标。对于音体美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基础语法,如虚拟语气和倒装句等仍然是应用能力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旨在通过畅行的新兴语言学研究的视角——认知句法学的相关理论,即图形——背景、视角、选择,及突显等多角度,对比分析传统语法书上定义的倒装句的特点,分类和理解,对倒装句进行多思维诠释,以期在教学与研究中取得坚实的理论基础,获得进步。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的角度对中英爱情隐喻进行对比研究,以发现中英爱情隐喻性表达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及造成的原因。文化背景不同是造成中英两民族具有不同隐喻性爱情表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隐喻作为人类的基本语言形式经历了长期的演变,无论是西方的隐喻理论研究还是中国的隐喻现象探索都对人类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现代语言学家发展的隐喻认知系统已经将隐喻提升到了认知的高度,本文试图借鉴莱考夫及约翰逊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及其中文译作中的隐喻进行认知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英汉“疾病”隐喻构建异同的体验和文化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疾病”隐喻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科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外对“疾病”隐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文学和非主流医学,包括人文医学、心理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等。国内学者的研究甚少,且多数是疾病隐喻与文学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Lakoff和Kovecses的理论,分析疾病隐喻作为来源于战争、空间、颜色、非自然状态等四个领域的概念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普遍性与差异性及其构建的体验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