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漆树漆酶的新底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漆酶是含铜氧化酶,主要来源于漆树漆液(生漆)和真菌。近年来,对漆酶底物专一性研究有不少报道,但太多采用真菌漆酶。我国生漆资源丰富,漆树分布范围广,对生漆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我国对生漆的重要成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漆树漆液(生漆)作为优良的天然涂料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生漆以它的耐酸碱、耐高温、耐腐蚀、耐高湿和超耐久性闻名于世,被誉为“国漆”.生漆的这种优良特性和魅力与生漆中所含的漆酶的催化性质密切相关.我国生漆资源丰富,漆树分布全国十多个省(区),生漆品种多样,质量优良,漆酶含量较高.但我国对生漆的重  相似文献   

3.
1 炼制大漆:平遥推光漆器的用料颇有讲究,使用的是在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的漆树刮掉树皮后流出来的一种天然漆料--大漆.没有处理过的漆树原液被称之为生漆,传统方法的生漆精制加工有两种.自然搅拌晒制和煎煮,现在一般采用搅拌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先将原生漆过滤,先用粗麻布过滤,再用细布过滤.然后搅拌,搅拌的目的就是改变原生漆的性能.通过慢慢的搅拌,可以增加生漆漆膜表面的硬度和亮度,同时使生漆各成分更均匀,增加使用时的流平性.  相似文献   

4.
季立才  胡培植 《自然杂志》1996,18(5):307-307
漆酶是含铜金属酶,在自然界主要分布于漆树漆液(生漆)和真菌类植物中,分别称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漆酶能催化多元酚和多氨基苯等底物氧化,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尚不多见。测定漆酶的活性有氧吸收法、分光光  相似文献   

5.
正天然生漆的涂装应用源远流长,古老中华民族沿古至今,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7 000多年前,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认识了天然生漆的性能并加以应用,据史籍记载"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庄子·人世间》就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的记载。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泛称中国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黏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属于纯天然的产品。大漆固化后具有  相似文献   

6.
黄元锦 《科学通报》1963,8(8):57-57
中国漆是漆树树干割伤后流出的液汁。它含有漆酚(含量50~70%)、漆酶(含量在10%以下)、水分(含量20~30%)和一些树胶貭(含量3.5~9.0%)。我国长期以来将漆液用做优良的涂料,而且发現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生漆液含水分多,如不脫除,对于漆膜的影响很大,但由于漆液中所含的漆酶是促使生漆干燥的必要成分(經处理  相似文献   

7.
魏忠仁 《科学通报》1993,38(14):1342-1342
生漆是我国重要的林特产品和出口商品之一,它在国防、化工和原子能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和测量生漆粘滞系数对其质量检验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生漆有毒、表面易氧化结膜、不透明、并有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天然大漆大漆,又称生漆、土漆、国漆,属纯天然漆液,我国的大漆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80%,主产区有山西、四川、陕西、河南、甘肃、湖北、贵州、云南等省。除我国以外,还有日本、朝鲜、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出产。天然大漆采自原始森林或自然漆树科类中,漆液主要由高分子漆酚、漆酶、树胶质以及水分等构成。大漆含氮物质中的酵素,能促进漆酚的氧化,  相似文献   

9.
贡献美丽“塑料”的大树 我们在不同地域进行野外工作的时候,漆树都是需要重点盯防的植物,因为它们的分布区域太广了,从东北的辽宁到西南的云南,从西北的甘肃到东南的福建,都有漆树的分布.从广义上说,生长在我国山岭之间的15种漆树科漆属的植物,都可以被称为漆树,包括了漆树、野漆树和木蜡漆等.这些植物有着漆树属植物共同的特征——植株分为雌树和雄树,都有黄绿色的小花,并且切开树干后有灰白色汁液流出,它们会使人类过敏.  相似文献   

10.
<正>山西新绛(古称绛州),这座矗立于古老河东大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远的历史文化,而传统工艺美术即是绛州古城辉煌历史和悠久文化的见证。漆器工艺更是其中一朵极为璀璨的奇葩。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是雕漆工艺的一种,它用两种(一般为朱、黑二色)以上天然大漆(是指从漆树上采下来的漆液,也叫生漆、国漆)在一定的胎体上有规律、有层次地交替髹涂,漆层厚度累积达5~8 mm(一般需要髹漆百余道,历时4个月之久),然后用刀以45°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刀口上宽下窄,进刀深峻,棱面分明,线纹圆润,刀口断面可  相似文献   

11.
董俊卿  李青会  严鑫 《自然杂志》2015,37(5):325-331
采用光学相干层析(OCT)成像技术对河南和安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宋代的几种陶瓷质文物(彩陶、漆绘陶、唐三彩、绞胎釉陶、青瓷和钧瓷)的断面结构进行无损分析,获取了不同类别陶瓷器的表层(颜料层、底漆层和釉层)、中间层、胎釉结合面以及胎体表面的断面结构图像特征。通过这些结构图像,探讨了不同陶瓷器的制作工艺特点,同时也讨论了OCT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类别陶瓷文物的断面结构的优点和局限。  相似文献   

12.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对陕西西 安市汉墓出土的陶器残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陶器中有北方汉墓鲜有报道的红色彩绘漆陶器,其红色颜料为 较常见的朱砂(HgS)。显微结构研究显示至少存在三种类型的陶器:其一,陶胎上先通体涂绘含高锰和铁化合物的棕黑色陶 衣,其中MnO和FeO的质量分数超过20%,后再施红色彩绘层;其二,陶胎上先涂一层薄漆层后再进行彩绘;其三,先在 陶胎上做底灰层,再刷一层薄漆,然后进行彩绘。漆层中都存在添加骨灰和石英的现象,漆灰层中有添加高铁物质及黏土 的现象,其中FeO的质量分数达22%。研究结果不但扩展了陶器的种类,也为漆陶器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Animals have speci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on in high levels of background noise. A small group of vertebrates (bats, dolphins and whales,and some rodents )that use ultrasound for communication.Our research first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c  相似文献   

14.
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的微观特征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锰矿物的微观特征包括锰矿物的晶体结构和元素在锰矿物中的赋存状态。成岩型铁锰结核中的锰矿物主要有钙锰矿、布塞尔矿和水钠锰矿等;水成型铁锰结核中的锰矿物主要是水羟锰矿。钙锰矿的晶体结构是隧道结构;布塞尔矿、水钠锰矿和水羟锰矿的晶体结构都是层状结构。铁锰结核中锰矿物一般含有过渡金属元素(Co、Ni、Cu、V、Mo、W和Pt)和稀土元素(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Y和Sc)。过渡金属元素的富集现象是专属吸附和选择性吸附的结果,它们能与锰矿物形成稳定的内圈配合物。目前,一般认为稀土元素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吸附在锰矿物上。  相似文献   

15.
大跨空间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大跨空间结构形式多样,其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重点介绍了大跨空间结构分支之一的空间钢管桁架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文中针对采用纯轻钢框架结构加层、轻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加层、设置粘弹性阻尼器的轻钢框架支撑结构加层和直接增加两层砖混结构等几种不同加层方案进行了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对比了几种采用不同方案的加层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建筑也发展迅速,设计思想也在不断更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就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结构,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但其结构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从结构设计计算、构造措施等方面探讨了框架结构梁板柱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桥梁,有很大部分设计荷载标准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的快速增加,同时由于养护不到位等不利因素,日益成为交通安全隐患,急需进行相关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文章对石拱桥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结构检测和静力试验研究,为现有正在使用的拱式桥梁结构的检测鉴定及进一步的维修加固提供了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是细胞活动的“能源工厂”,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线粒体极易出现各种结构和功能损伤,这在疾病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就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张弦式网壳结构与其他空间结构形式相比有诸多优点,成为现代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针对张弦式网壳结构的特点,讨论了预应力拉索在该结构中的作用,指出了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