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访谈等方法,对江苏省12所高校的900名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我省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并针对调查现状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建立一些适应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俱乐部,进一步完善余暇体育的组织形式;加强学校有关部门对课外体育活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并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余暇体育中的作用,是推进我省高校余暇体育更好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张平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0,(Z2):268-269,33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廊坊师范学院91名大学生余暇时间分配及余暇时间体育参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大学生余暇时间分配及余暇体育的现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当前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处理余暇时间与体育的关系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余暇体育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为了达到健身、娱乐、消遣、刺激、宣泄等多种目的所进行的各种身体活动方式.本文对攀枝花学院教师余暇体育活动的目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我院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师余暇体育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院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研究表明:我院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活动以集体形式为主,活动项目偏爱三大球,活动目的呈现出健身、社交、娱乐等多元化特征,余暇体育已成为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四平市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四平市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间、频数、场所、动因及影响因素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四平市青少年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明俊  李治业 《科技资讯》2006,(22):138-139
作者从青少年余暇时间的利用、体育观念、体育活动项目、体育动机等方面着手,采用量表测试法,对许昌地区青少年的体育意识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许昌青少年体育意识的现状,为许昌青少年的全方面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生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运动作为余暇生活方式之一有其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发现现代社会人才观、余暇时间、生活方式及终身体育思想等是大学生余暇体育兴起的主要社会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余暇体育的引导工作、建立形式多样的体育俱乐部、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等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省6所高校的青年教师余暇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其余暇时间不充裕,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缺乏余暇时间和体育设施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锻炼场所主要是校内的免费场所,锻炼项目主要是散步、球类和健美操等.提出建议如下:加大对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骨干"作用;加大校内体育场馆建设,充分利用校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的校内群体活动,提高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长春师范学院高智人群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师范学院高智人群对体育的认识呈多元化;其余暇时间相对较少而中断体育活动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10.
张砚 《科技信息》2006,(11):191-19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部分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女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现状调查,分别从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裁判工作能力、组织体育活动能力和业余训练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教学能力需要加强;科研能力薄弱;裁判工作理论与实践脱节,组织体育活动和业余训练能力缺乏实践锻炼。河南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抓手,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法对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后发现,三江源地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以跑步、民间舞蹈、球类为主,参加"磕头"、"转过拉"等宗教佛事活动比较频繁,体育场地器材缺乏严重、缺乏专业体育人士的指导等.提出了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加大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尽快建立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存在诸如女大学生习惯被动参与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与组织、形成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对廊坊市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了解廊坊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大学生的体质和健康,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影响农民工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如何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出主线才是采取有效措施的关键。通过调查问卷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农民工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因子,主要包括体育意识缺乏、缺少相应的体育设施、社会保障不完善。基于这三种因子,对比分析了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体育意识更为理性和科学,这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受教育层次的限制。同时农民工体育运动方式较为单一,活动范围较小;此外,农民工在体育消费能力和工作稳定性也较差。因此政府需要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给他们提供较好的生活福利和社会保障,才是促进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实现高校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的目标体系而实施、传播的与身心健康直接相关的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精神文化现象,具有时代性、动态性、民族性和互动性特征,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教育中起着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活动习惯,促进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不断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文山地区小学体育师资学历、职称偏低,教龄偏短;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不足;体育课开展基本正常,两操开展情况良好,但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等.并提出建议如下:提高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地取材,缓解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匮乏问题;结合实际,挖掘乡土教材资源,丰富学校的体育活动;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玉林师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份的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是好的,时间为每周2小时左右居多。另外,调查中反映,学校场地不足、器材少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河南省农村及其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状况,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及其中小学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及其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农民关于健康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是影响农村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和动力。农村及其中小学体育运动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应该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