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0月在河南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学术研讨会,是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亟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以"文学与性别"作为主题,就"性别与相关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性别审视"、"现当代文学中的两性关系模式"等话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2):14-14
"布拉克须霉"在性别确定研究中的应用真菌布拉克须霉也许是作为感光模型最为科学家们所知的,最近,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JosephHeit-man开始尝试用布拉克须霉作为性别确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测验法调查"情境重要性"、"自尊心"、"性别"对大学生妒忌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情境中的情境重要性与自尊心皆对妒忌心有影响;人气情境中可见性别与自尊心对妒忌心的交互作用,说明情境重要性与自尊心是影响妒忌心的关键因素,而性别因素对妒忌心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围绕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中的性别平等这个主题,我国在外交实践中已经取得很多成绩。例如,在妇女经济赋权与国际性别平等机制方面,2016年5月24~26日,在本年度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中国举办前夕,"二十国集团妇女会议(W20)"在我国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这次会议围绕"平等参与,创新发展",聚焦"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性别视角"、"妇女创业就业及社会保障"、"数字经济中的女性力量"和"联动创新  相似文献   

5.
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强调实体与实体的相互关系,坚持空间动态体现社会现实,展示社会关联。多萝西·帕克文本中的性别政治问题本质上体现为空间问题。帕克在短篇小说《华尔兹舞曲》里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外界与内界相融合,构建起精神、文化和社会多维度的空间图像,呈现出美国20世纪20—30年代女性所遭受的广泛的性别主义、性别压迫与性别规训。文本中的秩序颠覆与话语抗争实质上是一种质疑和挑战男权至上或男女二元对立性别"空间表征"的"空间实践",目的在于建构女男二元对立的"表征空间"。这种对性别空间政治样态的精心规划与演绎,折射出包括帕克在内的美国女性对传统性别空间的质疑与强烈的自我空间诉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从性别立场、性别刻板印象和双性同体三方面对比分析了小说《名利场》的译者荣如德和谢玲在翻译中的性别化处理方式,从而进一步揭示性别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董衍 《青年科学》2008,(10):42-42
古战场上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天在体育竞赛场上竟也有人男扮女装。走进"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定性别鉴定实验室",你会发现,面对可疑运动员,判定他们的性别并非想象中的那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江苏省Z市展开的实证研究探讨大学生村官中的"陌生人"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该市的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确实存在一种表现为焦虑、孤独、不确定感、缺乏归属感的"陌生人"心理,而职业成就、交往与性别等因素是影响这一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水是原则"作为第一个哲学命题却至今歧义很多。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性别"逐渐成为一个被认可的哲学研究视角。借助于这个研究视角,可以发现"水是原则"命题的更多奥秘,尤其可以发现它在来源和形成问题上,与生命创造、性别本质乃至"父权"思想有着频繁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铁凝一直自我定位于"第三性"写作,可是读罢她的大多数小说之后,却发现了她不同的小说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女性生存模式--模仿.这种模仿与生存处境的弱势有关,模仿中的焦虑与性别弱势有关.铁凝的"第三性"声明是作家刻意的性别遮蔽.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英语的普及和发展,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到英美文化中性别语言差异,也对多元化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研究人员在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性别语言差异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社会语言学与性别差异现象,提出了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研究的必要性及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的具体表现,从而实现男女间跨性别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别理论是研究性别平等问题最有效的研究视角与分析方法之一,其价值意义在于为社会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审视提供了全新的性别视角,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以实现两性间的实质平等.法学教育的公共政策,尽管从公共政策制定的抽象层面已经体现出了形式上的性别平等,但在当前实际的法学教育及法律职业化进程中,仍然存在男女两性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殷墟卜辞中的"帚", 有多种解释,张政火良"卜辞帚是官名"影响较大,本文指出多帚与帚多不是集合称谓,多帚不是官名,卜辞中的"帚"是用来表性别的,并没有附加其它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女性散文叙事中的叙述干预具有鲜明的性别指向。以叙事学为基本理论方法,对萧红、杨沫、池莉等不同时期女作家的散文叙述干预进行分析,挖掘长期隐蔽于叙述话语"夹缝"中的女性话语,探讨它们在功能、形态、女性主义思想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及其成因,是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对于揭示女性的现实文化生存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性别视角,其理论策略和实践手段都带有鲜明的性别符号,体现了译者性别意识的觉醒。本文将探讨女性主义译者的性别意识在翻译行为中的体现及其所采用的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等植物的性别表达研究是成花生理及发育生理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生殖生理学中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植物性别表达本身的特点,使高等植物成为研究发育、性别表达及其决定的优良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17.
该书精选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性别与科学"研究方面的32篇学术文献,内容广泛,涉及一般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学术流派、历史沿革,以及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女性主义科学技术史、女性主义社会学、女性主义技术理论、性别  相似文献   

18.
丁玲在建国前的一系列小说、杂文、散文,向来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文学的热点。《我在霞村的时候》是对存在体验的独特书写,揭开语言表述中的层层所指,叙事的深层线索是作家借"性病"描摹时代荒芜中绝大多数人的精神病态。用神性写作来解读丁玲叙事的意图,透视其文本性别观照中的女性世界是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说《奥兰多》中主人公跨性别的传奇经历充分体现了美国女性主义学者、酷儿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著名的"性别操演"理论,也表达了吴尔夫本人欲破除男权制社会强加的性别规范的初衷。小说主人公"奥兰多"在两种性别世界的生活遭遇是对性别二元论、异性恋霸权的间接批判和讽刺,同时也是对男女平等、性别多元化的强烈愿望的抒发。  相似文献   

20.
性别言语差异是指男女两性在语言应用上的不同,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知识,对跨性别交际作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