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品开放课程是指观念创新、课程精品、资源共享、内容优化、方法灵活、手段现代、效果显著的示范性课程。本文针对环境学课程从获得安徽省精品课程立项到建设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目标,总结了对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认识,提出了建设《环境学》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受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影响,我国自上而下地开启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亦有部分高校自发借鉴"慕课"模式设置课程,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部分高校一味追求立项,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沦为政绩工程;二是精品开放课程中的视频教学演变为"录像版"的课堂教学;三是未对建设项目进行推广与利用;四是建设中缺乏对教师知识产权的保护。借鉴"慕课"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从多方面加强我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一要明晰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摆脱"政绩工程"误区;二要改革教学模式,建设"生成式课程"和"翻转课堂";三要开发更符合在线学习规律的游戏式"视频微课程";四要探寻与新教学模式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五要创新教学艺术,增强课堂感染力、吸引力和征服力;六要尝试制度改革,让高校间互相认可开放课程学分;七要加强技术开发,充实支撑在线学习的平台;八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立法,保护精品开放课程的知识产权;九要加强推广宣传,使精品开放课程能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的课程资源共享研究开展较多,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的主持下建立了全国高校课程资源联盟,广泛开展国内外教学资源交流、技术交流和学术交流;国外多所高校也开展了课程资源共享研究与实践,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该校提出了开放式课程网页的概念,并以多媒体形式提供超过1800多门的免费课程。但是国内外并没有关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应用与维护》这门课程的资源共享研究,也没有该课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因此针对《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应用与维护》进行课程资源共享研究与实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健康评估》是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这门课程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重在对教学、实践、考核进行全方位的开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保证在校学生利用相关终端随时、随地观看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慕课是我国高职院校健康评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有效帮手,有助于提升这门课程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5.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资源的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共享系统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数学电子技术》作为国家精品课程,通过教学理念转变,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案例设计等途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出可供借鉴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组成部分,弥补了优秀课程资源共享功能缺失的问题.文中进一步探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除了精品和共享功能,还应注重资源的建设,分别从资源建设中的团队协作、技术手段和政策保障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课程团队在队伍建设、教材编写、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历程.教学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教学研讨和传帮带的传统,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潜心教学,以德育人、以教化人,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高水平育人团队.在教材的编写中,编写团队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出版了《普通动物学》等国内影响力很大的系列教材;建设有品质的课程是动物学教学团队的不懈追求,动物学从学校的主干课、一类课,到教育部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到国家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始终处于国内动物学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潮头;一流的团队、一流的教材、一流的课程,也成为培育一流的优秀本科人才和动物学专业人才的沃土.   相似文献   

8.
结合“船舶柴油机使用及维护”课程建设,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要求,对课程进行重新的定位和设计,建立一支专兼结合、配置适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创新和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开发模拟仿真教学资源库,对原国家精品课程信息化改造,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相似文献   

9.
2013年5月25日,第八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西安专题论坛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举行。论坛以"化学化工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围绕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3大重点——转型升级、协同创新、共建共享,进行了建设培训、经验交流和问题研讨。西北大学副校长、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长、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尧宇教授,全国高等学校教  相似文献   

10.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精品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集中共享,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学习社会建设。本文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涵和建设要求进行了分析,并以"税法实务"课程为例,从课程理念、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等方面探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升级实践。  相似文献   

11.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优化结构、转型升级、通过逐级遴选,形成国家、省、校多级,本科、高职和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现阶段,高职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正面临如何合理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并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迫切任务。该文以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为例,探索精品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课程建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相关文件,学校决定将2009年优质课程评审验收中评为优秀的12门课程作为2009年校级重点课程进行立项建设.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省级还是国家级精品课,都在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那么在课程的制作上有许多与以往精品课制作不同的要求。根据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具体要求,制作过程需要注意一些事项诸如设备的选择、机位的设置、声音的拾取、后期制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以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有关要求,本研究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这一主题,对《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资源共享建设中实现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平台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精品课程建设是全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开展实验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实验教学实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为加快推进《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精品实验课程的建设,文章以这门实验课程为例,从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配套实验教材及立体化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开放、虚拟实验室等几个方面对精品实验课程的建设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课程建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曲靖师范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经教务处组织,各教学单位申报,教务处初审,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于近日评审决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4门课程作为2009年第二批校级精品进行立项建设.  相似文献   

17.
自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以来,精品课程的发展数以万计,但很多并未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失去本应有的“活力”.继精品课程之后,精品开放课程、徼课、慕课等新一轮开放课程资源接踵走入广大高等教育及远程教育研究者、管理者、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视野.为避免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及部分已经投入试运行的开放课程资源重蹈覆辙,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实际考察法对阻碍精品课程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获得启示,并从加深应用层次、扩大应用范围两个维度探索促进开放课程资源应用效率的方式方法,以期为新一轮开放课程资源的高效建设与广泛应用提供借鉴,并促进已有精品课程继续发挥作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振浩  贺志刚 《科技信息》2012,(35):229-229,445
《建设项目策划与管理》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当前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的形势下,增加《建设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的教研教改力度,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效果,显然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该课程特点和要求,首先,阐述了该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定位.然后,从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对课程教学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关于立项建设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教高函[2008]19号),确定清华大学“结构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等300个教学团队为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并立项建设.我校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陈传尧教授牵头的“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基础医学院沈关心教授牵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学”是所有生命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于“微生物学”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尝试协同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全员模式、支持模式、嘉宾模式和分享模式等实现校内外师资协同;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科研平台转化为学生的创新教育平台、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工程实训基地资源等实现教学资源协同;通过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课程内外协同;通过全员全程参与,实现全面评价学生成绩。通过对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完善,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大力推动课程建设。对培养富有创新思维、满足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