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了常用的水平垂直冗余校验码---(7×7)奇偶校验编码解码逻辑电路的EDA 设计,用V HDL语言对(7×7)奇偶校验编码器和解码器进行描述,用Quartus II软件进行仿真测试。从仿真结果看,电路完全符合要求,可以烧写成芯片。  相似文献   

2.
广义低密度奇偶校验(generaliz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GLDPC)码可以降低原始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的错误平层,但传统GLDPC码的构造方法会造成码率损失较大.鉴于此,采用平方剩余(quadratic residue,QR)码作为分量码,提出一种新颖的GLDPC码构造方法,并设计相应的译码算法.统计给定码字的陷阱集,并利用陷阱集挑选变量节点作为QR码的信息位;把QR码变量节点的校验位补全在原始LDPC码后,从而构造一种GLDPC码,设计出一种适合GLDPC码的两阶段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GLDPC码构造方法码率损失比较小,在BER为1×10-9时,GLDPC码与原始LDPC码相比,得到了约0.3 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3.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的误码平底现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软件仿真评估LDPC码的纠错能力大约能达到200kbps左右的吞吐率,需要10h才能仿真到10-7水平.基于硬件加速技术的性能仿真能够大大加快仿真速度,可以比软件仿真快10000倍以上,使误码平底的实验研究成为可能.本文采用FPGA实现了LDPC码的硬件仿真平台,整个系统的吞吐率达120Mbps,使仿真速度大大提升.给出了硬件仿真系统的整体架构以及编码器,解码器,高斯白噪声产生器等主要模块的结构和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活性艳橙K-7R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2 mol/L的Na2 HPO4-KH2P04(pH 7.0)缓冲液中,活性艳橙K-7R在-100 mV(vs.SCE)处有一对稳定、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1.O×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0×10-8mol/L,RSD为2.61%.用线性扫描伏安法考察了活性艳橙K-7R与环糊精的相互作用,"直线法"测定了活性艳橙K-7R与各种环糊精的包结比和包结常数,对不同类型环糊精的包结能力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包结位点及影响包结能力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界面结构对外延薄膜的生长和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原子尺度上观察薄膜的界面结构一直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原因是入射波穿越薄膜时会发生强烈的衰减和退相干,使得检测的界面信号非常微弱.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薄膜界面结构方面的研究.早期的研究报道观察到了金属薄膜下的典型的Si(111)-7×7超结构.虽然7×7超结构清晰可见,但从中不能分辨出元胞中的12个Si原子,因此仍未实现原子尺度上的界面结构成像.本文在Si(111)-7×7表面上生长出高质量的Cd(0001)外延薄膜,并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对Cd(0001)薄膜的界面结构实现了原子尺度成像.在较低的偏压下,清晰地观测到Si(111)-7×7结构的原子分辨像,这也说明了在Cd薄膜生长过程中,Si(111)-7×7的衬底结构得以完整保存.此外还发现,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偶数层薄膜和奇数层薄膜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横向分辨率和表面粗糙度,而且这些性质的差异随扫描偏压的变化会发生逆转.把Cd(0001)薄膜的这种优异透明性归因于电子的垂直运动速度远大于面内运动速度,即电子具有高度各向异性的有效质量.  相似文献   

6.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DMB-TH/T-MMB标准都将其列入信道编码方案.本文对LDPC码几种译码算法做了深入研究,并在仿真各种算法的基础上,比较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数据传输中经常用到的校验方法——奇偶校验,给出了串行通信校验需要的八位时序奇偶校验器的VHDL设计原理。并利用Altera公司的Max PlusⅡ集成设计环境完成了该校验器的VHDL源代码输入和仿真测试。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可进行快速编码的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构造方法.首先利用等差数列(AP)得出基矩阵,然后使用循环置换矩阵(CPM)行列循环移位和修饰技术对其进行改进,最后得到校验矩阵,且该矩阵具有大围长和新型准双对角线结构的特点.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当误码率(BER)为1×10~(-6)时,相比基于局部优化搜索(LOS)算法构造出的LOS-QC-LDPC(3112,1556)码、大列重(LCW)低复杂度的LCW-QC-LDPC(3110,1555)码、基于Mackay算法构造的Mackay(3110, 1555)码和基于最大公约数(GCD)算法构造的GCD-QCLDPC(3110,1555)码,所构造的码率为0.5的AP-QC-LDPC(3110,1555)码的净编码增益(NCG)分别提高了约0.29,0.37,0.54,0.65 dB,其纠错性能较好,且具有编码复杂度低和可快速编码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YS-7型银催化剂上乙烯环氧化宏观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力搅拌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在2 MPa、190~250℃和气体组成(摩尔分率)C2H414%~31%,O23%~8%,CO23%~10%(余为N2)及抑制剂二氯乙烷(EDC)0.1×10-6~0.5×10-6条件下,对国产YS-7型银催化剂上乙烯环氧化合成环氧乙烷的宏观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以Levenberg-Marquardt复合法对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参数估值,建立了YS-7催化剂的双曲型宏观动力学模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良好地吻合了实验结果,是适宜和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校验式可信度的比特翻转LDPC译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校验式可信度的比特翻转(CR-BF)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译码算法,及其改进.该算法利用校验式的可信度作为比特翻转准则,并参考校验式的错误个数,每次迭代翻转多个比特.仿真结果表明,与加权比特翻转(WBF)算法相比,该算法加快了迭代收敛速度,改善了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64QAM调制的Chase合并型混合ARQ(HARQ)系统. 提出一种适用于任意重传次数的星座图重排(CoRe)搜索算法,根据该算法搜索得到采用星座图重排的HARQ优化方案. 仿真结果表明,所得优化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多次重传合并后比特间的可靠性差异,显著提高系统的误比特率(BER)性能和信息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Type-Ⅱ低密度奇偶校验(Type-Ⅱ QC-LDPC)码中存在着权重为2的循环矩阵而容易产生短环,从而影响译码收敛的问题,基于斐波那契-卢卡斯序列提出一种Type-Ⅱ斐波那契-卢卡斯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Type-Ⅱ F-L-QC-LDPC)码的构造方法.Type-Ⅱ F-L-QC-LDPC与Type-I QC-LDPC码相比不仅增大了码字间最小距离上限,同时还消除了环长为四的环,纠错性能优秀,译码收敛较快,所需存储元素少,计算复杂度低,硬件实现简单.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BER)为1×10~(-6)时,利用该构造方法所构造的码率为0.6的Type-Ⅱ F-L-QC-LDPC(3 650,2 192)码与利用完备循环差集数学思想构造的Type-Ⅱ CDS-QC-LDPC(3 650,2 192)码以及利用Sidon数列数学思想构造的Type-Ⅱ S-QC-LDPC(3 650,2 192)码相比,其净编码增益(NCG)分别提高了约0.21和0.1 d B.且在同样条件下,该方法构造的码率为0.5的码型与Type-Ⅱ CDS-QC-LDPC(3 652,1 826)码相比,NCG提高了约0.2 d B.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最大似然(maximum-likelihood,ML)检测在广义空间调制(generalized spatial modulation,GSM)系统中的复杂度,提出了双层低密度奇偶校验(two-layer low-density paritycheck,TL-LDPC)码,并且对TL-LDPC编码的GSM系统和常规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编码的GSM系统分别做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误码率轻微增高的前提下,TL-LDPC编码的GSM系统中ML检测的复杂度远低于常规LDPC编码的GSM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通信系统中对纠错码高纠错能力及低误码率的要求,基于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BIBD)构造了一种既适用于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C)和二元删除信道(BEC)的基区组元素组合的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C-LDPC)码,记为BIBDcom-QC-LDPC.该方法大幅减少了传统构造方法校验矩阵中6,8环的个数.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C下,当误码率(BER)为1×10-6时,所构造的BIBDcom-QC-LDPC(6572,6150)码的净编码增益(NCG)比传统方法和循环置换矩阵(CPM)行(列)分解法构造的QC-LDPC码分别改善了约0.25和0.10dB.并且在BEC下所构造的BIBDcom-QC-LDPC(4044,3370)码的性能要优于传统方法和CPM行(列)分解法构造的QC-LDPC码.  相似文献   

15.
蚯蚓纤溶酶7#组分基因在甲醇酵母中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使蚯蚓纤溶酶(EFE)最佳活性组分EFE-7#基因在甲醇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获得表达,构建了表达载体pPIC9K-EFE,通过对电击条件的优化,转化率达到5×103个/μg DNA.为了便于筛选阳性克隆,以该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为抗原免疫动物,获得了与天然EFE-7#组分具有相同免疫特异性的抗体.用该抗体为探针对上述转化子进行筛选,得到了上百株阳性重组子.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证明,EFE-7#基因在这些重组子中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高于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La2(Zr0.7Ce0.3)2O7(LZ7C3)的合成动力学及相结构,并根据合成过程中的损失对初始成分进行了设计,最终制备出符合原子比La∶Zr∶Ce为10∶7∶3的LZ7C3粉末.用X射线衍射仪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了样品的相成分和微观组织,用激光脉冲法和推杆法测量了样品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LZ7C3是由烧绿石结构的La2Zr2O7(LZ)固溶体和萤石结构的La2Ce2O7(LC)固溶体组成,其中LZ固溶体是主相;热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1473 K时为0.79 W.m-1.K-1,较LZ降低了50%左右;热膨胀系数在1473 K时为11.6×10-6 K-1,比LZ提高了20%左右.这些优越的性能表明LZ7C3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型热障涂层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17.
计算并证明了五阶图G7与星Sn的笛卡尔积交叉数cr(G7×Sn)=Z(5,n)+|n/2|,这一结果填补了Mrián Kle(s)(c)关于五阶图与星的笛卡尔积交叉数的一处空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标准固相反应烧结法制备烧绿石结构的Lu_2Ti_2O_7.在室温下,用800keV Kr~(2+)和200keV He~+进行辐照.辐照后的样品采用掠入式X射线衍射(GIXRD)表征.结果表明:用800keV Kr~(2+)辐照样品时,辐照剂量达到2×10~(14)cm~(-2)(相应dpa(displacement per atom)为0.4)时,样品出现非晶化转变,并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非晶化转变量不断增加,增加至一定值后不再变化,未出现完全的非晶化转变;用200keV He~+进行辐照时,即使辐照剂量增加至2×10~(17)cm~(-2)(dpa为1.25),样品也没有出现非晶化转变.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重离子辐照时,样品在较小范围内产生较多的缺陷,且电子能损较低,样品温度增幅较小,缺陷复合率低,易导致非晶化转变;而轻离子辐照时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的错误平层,使其满足移动高清视频传输的极低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要求,构造了一种基于平方剩余(quadratic residue,QR)码和单奇偶校验(single parity check,SPC)码的双广义LDPC(doubly-generalized LDPC,D-GLDPC)码。所构造的D-GLDPC码克服了有限码长的LDPC码性能不佳的问题以及广义LDPC(generalized LDPC,GLDPC)码的码率损失问题。基于QR码构造了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 cyclic LDPC,QC-LDPC)码,以QR码和SPC码作为分量码来构造D-GLDPC码,采用后验概率(a posteriori probability,APP)译码算法简化D-GLDPC码的译码。仿真结果表明,D-GLDPC码相比同码长同码率的LDPC码,在错误比特率和译码收敛速度上有明显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0.
通常用取最小绝对值方法对若干比特模二和的对数似然比(LLR)进行简化,该方法存在误差积累问题,因而不是最有效的.为此,提出了两种新的LLR简化算法:正比例函数拟和修正法和逐点平均值曲线修正法,并用这两种算法替代了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归一化最有效可信传播(UMP-BP)译码中的LLR计算,使其在降低译码复杂度的情况下误码率更低.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码长1 024 bits的LDPC码,采用所提出的LLR简化算法后性能较UMP-BP译码方法有0.4 dB提高,并与最优的可信传播算法接近,计算复杂度也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