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告     
正从即日起,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域名正式变更为www.cnctst.cn,并全新升级改版。与此同时,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微信公众服务号(微信搜索"cnctst"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二维码见下图)正式对外免费提供规范名词自助查询服务。特此公告。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彰显业务特色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自2021年3月5日起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门户网站正式启用新域名www.cnterm.cn。原域名www.cnctst.cn过渡期间,仍保留网站访问跳转,过渡期三年。感谢您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战术学名词》已由军事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完成,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准予预公布,周期为一年。该书内容包括:综合、联合战术学、陆军战术学、海军战术学、空军战术学、火箭军战术学和武警战术学等7部分,共2029条。在预公布结束后,将参考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对外正式公布,向社会提供免费查询服务(预公布全文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官网:www.cnctst.cn)。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积极开展科学技术名词科学传播工作,拓展普及规范名词应用渠道,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互动传播的新方式,2014年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开通微信公众服务号,提供微信查词服务。运营一年以来,积累关注用户3000余人;共推送文章110余篇,阅读人数6万余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6年3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知识服务平台——术语在线(termonline.cn)上线以来,已累计提供1565万余次术语服务。平台融合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30余年由一百多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和数千位专家通过收词、定名、定义、审定公布的130余种50余万条规范术语,涵盖基础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术语在线"基于上述名词提供智能检索、术语管理、术语标注与提取、术语查重等术语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4月13日上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眼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及编写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编审工作研讨会在厦门举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主任助理张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长张玉森、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办公室主任杨威、全国科学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项目负责人商涛、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眼科学名词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有信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从事眼科学工作的专家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7.
2009年7月,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对照纳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台湾"国立编译馆"确立的共同编订科技名词对照计划,并于2009年底正式启动.现将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对照进展情况作一简述,以便交流.  相似文献   

8.
正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于2015年11月正式公布。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由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审定完成。本次公布的名词共计2034条,均有定义或注释,涵盖医学美学、美容医学心理学、美容医学生物学基础、美容外科学、美容牙科学、美容皮肤科学、美容中医学、美容医疗应用技术、美容化妆品学等领域。2001年5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学科的"基本名词"619条。2003年,重新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12月20日,第二届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标志着新一轮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工作正式启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青出席大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智丛主持会议。刘青副主任首先代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委员会宣读了第二届自然辩证法名词委员会顾问与委员名单,并颁发了聘书。接着在讲话中,刘青副主任指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与科学技术联系最紧密的  相似文献   

10.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03年8月16日对第110号元素正式确定的英文名称,于2003年12月组织无机化学名词组和放射化学名词组及有关专家讨论了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定名问题并提出建议,后在有关期刊上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审定了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其定名使用的汉字已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现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予以公布使用。原子序数英文名称符号中文名称读音同音字例110darmstadtiumDs钅达dá达110号元素名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依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04年对第111号元素正式确定的英文名称,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第111号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2006年1月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并审定了111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其定名使用的汉字已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2007年3月12日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予以公布使用。111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术语》2004,6(2):10-10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03年8月16日对第110号元素正式确定的英文名称,于2003年12月组织无机化学名词组和放射化学名词组及有关专家讨论了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定名问题并提出建议,后在有关期刊上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审定了110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其定名使用的汉字已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现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予以公布使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5月23日,胸外科学名词编审讨论会议在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主任助理张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张玉森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办公室杨威主任、医学名词审定专项办公室商涛、林佳盈、北京胸科医院周世杰教授参加会议,会议由张晖主持。张晖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科技名词的推广和培训工作。商涛介绍了医学名词审定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常见错误等  相似文献   

14.
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为了适应测绘学科的发展,由中国测绘学会申请,经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后改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同意,于1987年3月正式成立,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和中国测绘学会双重领导,其主要职责是承担测绘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具体负责搜集、审定、公布测绘学科的新名词.  相似文献   

15.
1989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遗传学名词》(第一版),审定了遗传学名词1519条,少数名词附有简短释文。2001年,中国遗传学会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组成了第二届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修订第一批公布的名词并  相似文献   

16.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早成立的分委员会之一。198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第一版),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使中国大气科学名词定名不准、译名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公布名词中没有给出定义,有些名词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容易混淆的情况。鉴于此,在198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定大气科学为名词审定中增加释义的试点学科,  相似文献   

17.
<正>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物理学名词》(第三版)于2019年3月正式公布。《物理学名词》(第三版)由第三届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完成。本次公布的名词共14 426条,内容包括:通类,力学,电磁学,光学、声学,热学、统计物理学,相对论、量子理论,原子、分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交叉学科等共11部分。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和中国物理学会共同组建了第三届物理学名词审定  相似文献   

18.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早成立的分委员会之一。198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第一版),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使中国大气科学名词定名不准、译名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公布名词中没有给出定义,有些名词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容易混淆的情况。鉴于此,在198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定大气科学为名词审定中增加释义的试点学科,  相似文献   

19.
<正>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自此,我国科学技术名词事业蓬勃兴起,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统一的科技名词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它的任务是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组织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应用推广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  相似文献   

20.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依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2004年对第111号元素正式确定的英文名称,在广泛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第111号元素的中文定名草案。2006年1月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第111号元素中文定名研讨会,并审定了111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其定名使用的汉字已征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同意,2007年3月12日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予以公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