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项目研制的高精度镍白铜笔头采用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和精密测量技术加工而成。产品生产工艺和装备先进,笔头加工精度达5μm。该项目主要解决了球座体与球珠装配配合问题,使笔头书写性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解决了笔头露珠尺寸变化过大的问题,使露珠尺寸变化掌握在0.005mm范围之内;解决了球珠表面粗糙度及形位公差对笔头质量影响的问题,确定了各种墨水相匹配的球珠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优质进口墨水与笔头匹配问题并保证中性笔的书写性能,基于有限元分析法,考虑中性墨水流变特性、笔头结构参数及加工误差等对出墨量的影响,建立中性墨水与笔头匹配的出墨量仿真模型并进行修正。结果表明,该出墨量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相近。该模型为中性墨水与笔头结构匹配出墨量的有效仿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助于提高出墨量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气体静压球轴承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地面模拟空中飞行控制装置的支承问题,试制了气体静压万向球轴承.其加工工艺是利用现成的滚珠轴承的钢球作球体,并以钢球为模具,用玻璃钢做出配套球窝,解决钢球和球窝配合问题,成功加工出气体静压球面轴承.实现了加工成本低、周期短、配合尺寸误差小,工艺简捷可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轴承安装座是某机上机匣结构部分的重要零件,该零件壁薄结构复杂,外形尺寸较大,大端面及辐板型面壁薄,与轴承配合的内孔尺寸精度较高,定位孔的位置度要求也较高。在工艺制造的过程中很难加工保证,需要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研究解决薄壁型面的大端面、内孔加工变形以及内孔在铣加工深环槽后的变形问题,保证外圆、内孔尺寸及技术条件是技术难点。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针对零件结构特点分析出端面、内孔变形原因,增加了相关工序内容、自制了关键工装、选择了合理的切削参数,最终顺利攻克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5.
测试了炭黑中性墨水的流变性能,探讨了炭黑中性墨水的流变性能与书写和存储稳定性等应用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炭黑中性墨水具有显著的剪切变稀特性,用Hersegel-Bulkley方程拟合得到的流动指数为0.3~0.6.同时发现日本进口针管型笔头炭黑中性墨水为黏性流体,子弹型笔头炭黑中性墨水为黏弹性流体.跟踪测试存储150 d的炭黑中性墨水的弹性模量(G’)-时间的关系,得到的墨水存储稳定性结论与通过线性黏弹区结构分析得到的稳定性结论一致,表明结构稳定性是中性墨水存储稳定性的关键,可以通过线性黏弹区的特性快速判断中性墨水的存储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该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笔头和笔管分离的碳素笔笔芯,包括笔头,前端塑管,末端塑管,叠合部,皮筋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塑管与所述末端塑管之间通过所述叠合部连接,所述皮筋箍设置在所述叠合部的外表面,所述笔头设置在所述前端塑管的前端,所述前端塑管直径大于所述末端塑管直径。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笔头坏了的时候换笔头,末端塑管没有墨水时换下来,减少浪费,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7.
原物品存在的问题:原来的墨水瓶打开盖以后是敞口的,抽完墨水后,笔头和笔杆上会留有很多的墨水,有时一不小心滴得到处都是,还得用纸擦干净,蹭在手上的墨水很难洗净,麻烦又不卫生。  相似文献   

8.
网球运动员的手感可以理解为外在的客观反映和内在的主观感受,它对于掌握技术,处理不同性质的来球,争取比赛胜利有重要作用。手感的训练要解决放松、重心移动与手臂动作的协调配合、合力与调节球等问题,还要注意环境对手感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纵横》2005,(3):61-61
该项目利用粉煤灰漂珠作为骨料,与化工粘结剂及其他助剂相复合聚合,采用高分子技术制成球硅复合防腐保温材料及其制品。该产品具有导热系数低、耐高温、抗压强度高、不吸水等优点。采用新的简捷的整浇注保温结构,施工容易,节资省工,提高效率,确保了工程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解决了高温管道地下直埋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12月 2 2日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夏成林教授等和广州珠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红云化工涂料厂共同承担的广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水性彩色喷墨打印机墨水的研制”通过由广州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鉴定。该墨水采用水溶性树脂作为连接剂 ,加入颜料或者染料、分散剂、溶剂和助流剂、光稳定剂、表面活性剂、防霉剂及其他助剂 ;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使墨水与吸收墨水的介质材料生成离子键 ,增强固色性 ,打印效果清晰 ,不产生洇色 ;墨水流畅性好 ,耐水性优异 ,不会堵塞喷头 ,快速干燥 ,用DataColor分析仪配色 ,色泽还原性好 ,色彩艳丽。该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首钢SGA3722矿用车车架支承孔磨损过度产生一系列故障,影响设备正常运转,以往通过采用气割分离损坏的支承座,然后在原位置焊接新支承座方法,使车架支承座恢复尺寸要求,但在对焊过程中无法准确确定支承座原位置标准尺寸数据,每次更换后总会产生一些新的其他问题。针对其进行因果分析,确定改变斗销的结构,采用一端与限位压板制造成一体、另一端带锥度与膨胀锥套配合的销轴结构,使用效果改善显著,没有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成形车刀的设计理论, 综合运用UG/OpenMenuScript, UG/Open UIStyler, UG/Open API和Visual C 6.0等UG二次开发工具, 开发出基于Windows XP和UG二次开发平台、以VC为编程工具的成形车刀CAD/CAM系统. 该系统利用自动截形法获得成形车刀"零误差"刀刃廓形;采用导入燕尾槽模型的方法, 利用最小半径控制点技术实现了棱体成形车刀的基于特征参数化设计;使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成形车刀的切削角度、结构尺寸的参数化设计;通过编程实现工程图的尺寸标注功能;解决原来成形车刀设计的设计精度和效率低等问题, 消除了双曲线误差. 该系统实现了与UG系统的无缝集成, 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 借助该系统可直接快速、准确地生成高精度棱体成形车刀工程图以及廓形的数控线切割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13.
魏传良  张希芳 《科技资讯》2011,(14):128-128
本文认真分析了数控车床的各个装配组件的零件加工精度,尤其对数控车床尾座体的应用执行软件(COS MOS Works)做了精确的有限元研究,找到了其回转精度不稳定的内在原因,同时对数控车床尾座体进行了新的设计和改进,解决了数控机床尾座体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笔头球珠磨损量的概念,以其作为中性墨水润滑性的客观表征方法,并以此指导可擦蓝中性墨水的研制。通过油酸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复配,研制了书写性能优异的可擦蓝中性墨水。将自制墨水与市售墨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制墨水书写性能明显优于市售墨水。  相似文献   

15.
经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由江南大学房宽峻教授为首承担的《数字喷墨印花用超细颜料墨水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200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课题组根据国际上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的发展趋势,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曾先后得到国家863项目等各级政府部门的资助,开发出:(1)超细颜料用聚羧酸类高分子分散剂的合成;(2)超细颜料的制备技术;(3)超细颜料喷墨打印墨水的制备技术;(4)数字喷墨印花超细颜料墨水的制备技术;(5)颜料墨水的数字喷墨印花技术。产品性能优越,价格低于同类进口产品的1/2,研究期间共申请发明专利5项。采用该技术生产的颜料墨水对织物进行喷墨印花不需要对织物进行复杂的后处理加工,对各种纤维具有通用性;工艺简单,节约水、能资源,无污水排放,可以像喷墨打印那样在办公室、家庭等场所进行数字喷墨印花,真正体现了数字喷墨印花的全部优点,是最具市场潜力的数字喷墨印花用墨水 .  相似文献   

16.
轴承安装座为薄壁复杂件,外形尺寸较大,大端面壁厚不到3mm。内孔和外圆尺寸精度较高,技术条件要求极为严格,工艺制造的过程中很难加工保证,需要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研究解决薄壁型面的大端面、内孔加工变形以及内孔在铣加工深环槽后的变形问题,保证外圆、内孔尺寸及技术条件是技术难点。针对工件结构特点分析出端面、内孔变形原因,增加了相关工序内容、自制了关键工装、选择了合理的切削参数,最终顺利攻克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PCL-1000M立式冲击破碎机立轴在运转中轴与轴承失效导致立轴不能转动的几种原因。一是径游隙碎机在运转中振动过大不能正常工作轴承自身的破裂,二是轴承与立轴轴颈部位配合公差尺寸不合理,三是若径游隙油泵故障供油中断就造成立轴与轴承高温失效。为了解决轴承里套与立轴高温胶合不能拆卸这一难题对立轴胶合部位进行磨削加工、再车削加工。经过修复试运转生产检测结果,保证轴承自身精度,保证立轴轴颈与轴承的配合公差尺寸。保证两台油泵一共一备自动切换。轴承使用寿命延长,解决轴承里套与立轴胶合不能拆卸问题,轴承里套与立轴轴颈不再发生胶合现象。解决了企业因缺少昂贵立轴备件造成停产事故,该修复措失也为生产单位节约了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二维功能体素的概念;在功能体素构型的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完成了轴类零件结构和尺寸标注的自动设计系统的设计;文中阐述了这一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并重点讨论了应用该系统进行尺寸全自动标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崔嵩 《科技信息》2012,(32):256-256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课,其培养目标是为模具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数控加工人员。该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正确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和应用数控加工机床加工模具零件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程序设计的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的用途、组成和工作原理。在能力培养方面,使学生掌握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的编程方法和操作技能;初步掌握加工中心的编程方法;了解自动编程方法。因此,要教好这门课程,必须要做到理论和实训一体化,不能把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孤立起来。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设计了一组纤维类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并明确实验原理的前提下,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通过原料分析、熔融纺丝工艺的探索、纤维微观结构的解析、纤维形貌和力学性质的研究,建立合成纤维从化学结构到材料加工、产品性能高度关联的知识体系,掌握合成纤维的制备技术,提高应用实践能力。通过该综合实验项目的实施,增强了学生对工业过程的感知,使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基础知识得到有效的实践和补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其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