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解决实际行人重识别系统中识别率低、识别速度慢的问题,从创新和工程应用出发,提出了一种行人重识别算法。对行人图片进行预处理,采用色调、饱和度、亮度(hue,saturation,value,HSV)空间非线性量化的方法构建颜色命名空间,对人体分区域预识别来提高检测效率;对备选目标的整幅图像提取HSV和方向梯度直方图(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HOG)作为整体特征并在滑动窗口内提取颜色命名(color naming,CN)特征和2个尺度的尺度不变特征(scale invariant local pattern,SILTP),采用本文融合算法得到新的特征;在3个数据集上进行行人重识别,融合的特征在2种度量学习算法的Rank1平均提高了2.4%和3.3%。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重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跨域行人重识别应用中源域与目标域差异较大、现有模型无法在剥离域信息的同时有效获取关键身份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学习分离图像域信息与身份信息的方法 .该方法由域分离和对抗学习两个阶段构成:域分离阶段分离图像行人特征和域特征;对抗学习阶段通过特征提取器与相机分类器的对抗学习,提升模型对域信息与身份信息的区分能力.在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MSMT17数据集上开展跨域行人重识别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跨域行人重识别任务上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3.
行人再识别是当前计算机视觉的研究难点和热点问题。根据行人再识别技术最新研究动态,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重点分析了特征学习和分类器算法两个最为核心的问题。首先将行人再识别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类,其次整理了相关的研究资源,然后将特征学习分类为局部特征、块特征和全局特征,分类器算法分类为基于图像的建模方法、基于视频的建模方法、End-to-End的研究方法和深度学习模型,最后总结了行人再识别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行人再识别检测技术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计算密集型行人重识别任务的延迟,利用前沿的边缘云计算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分布式行人重识别(ECCreID)框架的模型.首先,通过结合属性识别和行人重识别来提出一种分布式模块分配方法.然后,考虑边缘云计算网络的动态性,设计一种基于在线学习的算法.最后,通过使用真实数据集进行的仿真,来评估所提出算法的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框架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视频监控在各地安防的广泛应用,行人的精细化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行人的衣着颜色是最显著的外观特征,其识别的正确性直接影响视频检索中对特定行人的检索.论文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行人衣着识别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行人衣着颜色.首先,结合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算法和Grabcut算法自动地对监控图像中的行人进行精确分割;然后,在利用外观划分模型精确地分割出行人的上身和下身后对上下身分别分割成若干个小块;最后,使用KNN(k-nearest neighbor)分类方法判断每个块的颜色,通过所有块的颜色标签投票决定衣着颜色.最终,使用收集的监控视频图像数据集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陈禹  刘慧  梁东升  张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2):5051-5058
行人重识别是利用人工智能解决边防检查、人员追踪等公共安全应用问题的技术,具有从跨设备采集的图像中识别某一特定行人的能力。但是在人员追踪等问题中,往往会出现行人刻意遮挡、复杂场景环境遮挡等因素,大大提高了行人重识别的难度。针对行人重识别遮挡问题,基于ResNet50网络,结合姿态估计(Pose estimation)和转换器(Transformer)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行人重识别网络PT-Net,以提高遮挡条件下的行人重识别能力。该方法首先利用现有的姿态估计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关键点检测,并将关键点信息与行人特征图像结合起来生成一个基于姿态的行人特征表示;然后利用Transformer模型对基于姿态的行人特征表示编码,用来实现特征对齐和特征融合。论文基于国际公开的数据集Occluded-Duke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PT-Net方法相对于基线模型,其均值精度mAP和相似度排序Rank-1指标分别提高了1.3和1.5个百分点,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深度学习的兴起,近年来行人重识别性能提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具有分集特征挖掘的深度神经网络以获得行人图像的紧凑表达,而多分支深度神经网络是实现分集特征挖掘的主要途径.文中分析了近年来用于行人重识别多分支深度神经网络的几种主流构建方法,包括局部分割分集、注意力分集、特征遮挡分集、异构支路分集等,并在3个行人重识别数据集M...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本的行人重识别模型通常依赖于全局特征对齐和局部特征对齐,但模态间和模态内的相关信息常被忽略。提出了一种基于关系挖掘的跨模态行人重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双流主干网络、负相似度挖掘模块、关系编码器。首先,通过双流主干网络实现了全局和局部特征对齐;其次,通过负相似度挖掘模块提升了图像-文本对特征辨别的细粒度;最后,通过关系编码器模块分别学习图像和文本中隐含的关系信息,实现关系级别的特征对齐。在CUHK-PEDES数据集和ICFG-PEDE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文中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行人再识别(Re-ID)任务中,目标特征统一划分方法导致的部位信息关联性减少和识别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密集连接卷积网络(DenseNet)的深度学习方法框架及基于统一划分方法的特征自适应Re-ID方法。在统一划分方法的基础上,为了保留部位特征的相关性,利用马氏距离公式计算相邻特征距离,自适应地选取信息相关性高的部位特征做融合,再对融合后的特征做行人分类。该文算法分别在Market1501数据集、CUHK03数据集以及DukeMTMC-ReI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平均精度均值(mAP)分别达到82.8%、70.3%、60.1%。该文方法与基于部位的卷积基准(PCB)以及部位对齐的行人再识别(AlignedReID++)相比,mAP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今社会中的视频监控网络已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安防体系,行人再识别技术正是智能视频监控的关键。为使读者对行人再识别问题有一个深入、整体的了解,本文首先回顾行人再识别的研究以及发展历程;然后针对当前研究热点,分别从基于特征表示、度量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网络的角度将经典算法进行分类总结;其次介绍常用行人数据集、性能评价指标以及经典数据集的实验结果对比;最后对行人再识别今后的发展趋势作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1.
12.
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在智能监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尽管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域偏移问题给行人重识别带来极大挑战.研究发现,在连续时间里,同一摄像机视角下的行人图像具有相同的风格,如果将这种风格信息从行人图像中分离出去,将有效缓解由图像风格差异引起的域偏移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低秩先验引导的域不变信息分离的字典学习方案.根据风格信息的低秩先验性,将行人图像特征中的风格信息和行人身份信息分离开来,根据同一身份行人属性的域不变性建立视觉特征与属性之间的联系,缓解域偏移所带来的影响,通过自训练策略来调整学习参数.实验表明,方法的性能在很多数据集上超过了传统的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方法以及部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学报》2020,25(5):636-646
In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re-ID) task,the learning of part-level features benefits from fine-grained information.To facilitate part alignment,which is a prerequisite for learning part-level features,a popular approach is to detect semantic parts with the use of human parsing or pose estimation.Such methods of semantic partition do offer cues to good part alignment but are prone to noisy part detection,especially when they are employed in an off-the-shelf manner.In response,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part feature learning method for re-ID,that suppresses the impact of noisy semantic part detection through Supervised Non-local Similarity (SNS) learning.Given several detected semantic parts,SNS first locates their center points on the convolutional feature maps for use as a set of anchors and then evaluates the similarity values between these anchors and each pixel on the feature maps.The non-local similarity learning is supervised such that:each anchor should be similar to itself and simultaneously dissimilar to any other anchors,thus yielding the SNS.Finally,each anchor absorbs features from all of the similar pixels on the convolutional feature maps to generate a corresponding part feature (SNS feature).We evaluate our method with extensive experiments conducted under both holistic and partial re-ID scenarios.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SNS consistently improves re-ID accuracy using human parsing or pose estimation,and that our results are on par with state-of-the-art methods.  相似文献   

14.
Video-bas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computer vision that entails associating a pedestrian’s identity with non-overlapping cameras. It suffers from severe temporal appearance misalignment and visual ambiguity problems. We propose a novel self-supervised human semantic parsing approach (SS-HSP) for video-bas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in this work. It employs self-supervised learning to adaptively segment the human body at pixel-level by estimating motion information of each body part between consecutive frames and explores complementary temporal relations for pursuing reinforced appearance and motion representations. Specifically, a semantic segmentation network within SS-HSP is designed, which exploits self-supervised learning by constructing a pretext task of predicting future frames. The network learns precise human semantic parsing together with the motion field of each body part between consecutive frames, which permits the reconstruction of future frames with the aid of several customized loss functions. Local aligned features of body parts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ed human parsing. Moreover, an aggregation network is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across video frames for refining the appearance and motion representations.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two video dataset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目前跨模态行人重识别研究中对行人细腻区域关注不足以及网络易受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 种多分支融合变分细化蒸馏学习方法。 方法 首先,网络通过多分支聚合不同粒度的全局特征,督促深层网络学习 两种模态的全局信息和细节信息,丰富行人的特征描述符;然后,结合变分细化蒸馏策略,对特征信息进行再压缩, 保留与任务相关的深层信息,同时丢弃无用的干扰物;最后,将网络捕获的不同特征用多种损失函数联合监督,以 提高网络对行人表征的敏感度。 结果 所提方法在 SYSU-MM01 数据集的全搜索模式下,R-1 和 66. 93%和 mAP 分别达到 65. 25%;在 RegDB 数据集的可见光到红外设置下,R-1 和 mAP 分别达到 78. 26%、77. 83%。 结论 通过 消融实验、对比实验和可视化实验,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行人重识别中因遮挡、姿态变化使模型特征无法充分表达行人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行人重识别方法.首先使用改进的骨干网络R-ResNet50提取图像特征;其次,抽取网络不同尺度的特征层嵌入注意力机制DANet,使模型更关注于重点信息;最后,对提取出的关键特征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实现特征间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算法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抽取方法仍然面临一个问题:标注数据集有限,导致算法无法得到充分学习。该文首先构造了一个丰富的特征空间,包括句法、词汇、词性等特征;然后,该文对不同数据集数据分布的不一致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训练的数据添加算法,通过不断从未标注数据集中选择置信度高的样本加入到已标注数据集中,扩大数据集规模,提高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5个常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数据集上,该方法均有助于提高抽取性能。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