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昆明松花坝水源保护区云南松林地表蚂蚁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陷阱法调查了昆明市松花坝水源保护区无干扰及干扰云南松林地表蚂蚁群落.无干扰样地蚂蚁群落由3亚科13种组成,亮毛蚁Lasius fuliginosus最常见;干扰样地由4亚科21种组成,细胸蚁2 Leptothorax sp.2和玉米毛蚁Lasius alienus最常见;2个样地的蚂蚁物种丰富度ACE估计值分别为24.76和26.27,样地间多度及物种丰富度估计值没有显著差异;无干扰样地蚂蚁群落物种组成不同于干扰样地,但部分样带与干扰样地接近;亮毛蚁是无干扰样地的指示物种(IndVal=0.9787,P=0.001),邵氏厚结猛蚁Pachycondyla sauteri是干扰样地的指示物种(IndVal=0.6667,P=0.001);地表蚂蚁多样性与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研究显示:云南松林地表蚂蚁多样性能够指示植物多样性;松花坝水源保护区云南松林地表蚂蚁多样性相对较低;干扰已经改变了云南松林的地表蚂蚁群落组成;保护区的建立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有积极作用,但保护力度仍然不够.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地表甲虫多样性,于2006-2007年在云南省绿春县牛孔乡采用陷阱法调查了天然紫胶林、人工紫胶林和旱地的地表甲虫群落。共采集标本1678头,分别隶属于24科120种,其中步甲科(Carabidae)和金龟科(Scarabaeidae)种类最丰富,均占全部种类的12.50%。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个体数量最丰富,占个体总数的64.48%;金龟科次之,占个体总数的17.58%。大多数科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中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而步甲科、隐翅甲科(Staphylinidae)、叩甲科(Elateridae)、拟步甲科、瓢虫科(Coccinellidae)和小蠧科(Scolytidae)在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天然紫胶林地表甲虫个体数量最少,物种较丰富,优势度最低,多样性最高;人工紫胶林个体数和物种数均丰富,优势度和多样性居中;旱地个体数量最多,物种最贫乏,优势度最高,多样性最低。种级水平的聚类分析体现出人工紫胶林与旱地之间在种类组成上距离较近;而科级水平的聚类反映出人工紫胶林和天然紫胶林更接近。结果提示,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区域内土地...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攀枝花干热河谷不同恢复期火烧迹地地表蚂蚁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陷阱法调查了攀枝花市红花田和示范碑4种不同恢复期火烧迹地的蚂蚁群落,恢复期分别为3 a(H3)、6 a(H6)、10 a(H10)和16 a(H16).研究结果表明,在攀枝花干热河谷4种类型样地共采集地表蚂蚁3亚科13属21种,1 541头,其中H3样地为3亚科7属10种,H6样地为3亚科8属10种,H10样地为3亚科8属11种,H16样地为2亚科5属9种.个体数最多的分别是立毛蚁Paratrechina sp.1和中华小家蚁Monomorium chinensis.地表蚂蚁多度由大到小依次是H10、H6、H3和H16样地,H3和H16样地与H10样地蚂蚁多度有显著差异;物种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H6、H10、H3和H16样地,H6和H10样地与H16样地物种丰富度有显著差异.攀枝花4种恢复期地表蚂蚁群落基本分为3类,H10样地中的3个样方聚为一类,H16样地中的3个样方聚为一类,H3和H6样地的6个样方混合聚为一类.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表蚂蚁群落多度和物种丰富度与植物群落多度和物种丰富度相互呈正相关,地表蚂蚁群落多度和物种丰富度与植物群落投影盖度呈负相关.根据这些结果,可以认为干热河谷地区地表蚂蚁群落受火烧后的0~6 a是恢复的初始阶段,6~10 a是恢复和演替的关键阶段,10~16 a是恢复的稳定阶段.地表蚂蚁群落的恢复与生境条件密切相关,人为干扰是引起生境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改善生境的方法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喜马拉雅山亚东段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喜马拉雅山蚂蚁多样性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喜马拉雅山亚东段蚂蚁群落。在北坡、山间谷地和南坡采集蚂蚁标本12 354头,隶属于2亚科8属12种。北坡和山间谷地蚂蚁群落的优势种均为光亮黑蚁(Formica candida Smith),而南坡的优势种为史密西红蚁(Myrmica smythiesii Forel)。亚东段不同海拔样地蚂蚁群落多样性指数中Fisherα指数为0~0.95,Shannon-Wiener指数为0~0.98,显示该地段物种多样性非常低。利用Estimate S 9.1.0程序对该地区蚂蚁物种丰富度进行估计并绘制物种累积曲线,结果表明蚂蚁物种实际观察值接近该地区蚂蚁丰富度估计值。南北坡蚂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降低,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符合"中域效应"假说。相似性系数分析表明,该地段蚂蚁群落组成和分布受植被类型和海拔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了黄河小浪底地区在退耕还林后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生态公益林中共有植物119种,农林生态系统中共有植物105种.生态公益林与农林复合经营的群落的相似性较低,它们之间共有种为33种,而特有种数分别为86种和72种.生态公益林中的坡顶灌草丛、侧柏林、刺槐林和栓皮栎林中的物种重要值比较一致,不同于荒坡和坡底路边灌草丛植物;农林生态系统的物种重要值与生态公益林有所不同,植物主要是以草本为主.对于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在水平结构上,生态公益林和农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以聚集分布为主,随机分布为辅,未出现均匀分布状况;在垂直结构上,生态公益林中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垂直分布的复杂程度较高.而在农林生态系统中,场院和弃耕地中的植物垂直分布差异显著, 田埂上的植物垂直分布差异不显著.调查发现,退耕还林后,生态公益林和农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生物多样性都显著增加,且生态公益林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比农林生态系统高,其物种的丰富度是农林生态系统的1.2倍.在生态公益林中,侧柏林和刺槐林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栓皮栎林,物种数为刺槐林>侧柏林>栓皮栎林,且Pielou均匀度指数也呈现相同的趋势;在农林生态系统中,耕作区上的植物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均高于农林复合经营的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6.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西大滩的草本型、灌草型和乔草型3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各群落中不同微生境区位(冠盖区、过渡区和空旷区)的表层土壤稳渗率,土壤密度、植物根系生物量密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分布(0~10、10~30、30~60、60~100和100~150 cm梯度层)。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稳渗率在各群落中从空旷区向冠盖区不断增大,植物生长能显著提高土壤稳渗率;各群落中相应区位表层土壤稳渗率也存在差异,其中,受植物生长影响较小的空旷区的稳渗率在乔草型群落最大,草本型群落次之,灌草型群落最小,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各群落内有较好荫蔽条件的冠盖区0~10 cm土壤表浅层中细根密度最高,但过渡区与空旷区细根密度最高的土层埋深下移;采样期间,各群落冠盖区下层土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逆含水率梯度,草本型群落最明显,乔草型群落最弱。  相似文献   

7.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西大滩的草本型、灌草型和乔草型3种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各群落中不同微生境区位(冠盖区、过渡区和空旷区)的表层土壤稳渗率,土壤密度、植物根系生物量密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分布(0~10、10~30、30~60、60~100和100~150 cm梯度层)。结果表明:表层土壤稳渗率在各群落中从空旷区向冠盖区不断增大,植物生长能显著提高土壤稳渗率;各群落中相应区位表层土壤稳渗率也存在差异,其中,受植物生长影响较小的空旷区的稳渗率在乔草型群落最大,草本型群落次之,灌草型群落最小,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各群落内有较好荫蔽条件的冠盖区0~10 cm土壤表浅层中细根密度最高,但过渡区与空旷区细根密度最高的土层埋深下移;采样期间,各群落冠盖区下层土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逆含水率梯度,草本型群落最明显,乔草型群落最弱。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对河北驼梁风景区蜘蛛种类和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运用样方与随机扫网相结合的方法,共采集蜘蛛标本983头,隶属22科60属84种.运用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驼梁风景区蜘蛛物种多样性丰富,不同生境中蜘蛛群落的种类和结构差别较小.灌木丛中的蜘蛛种类最多,个体密度最高,群落结构相对稳定;落叶层中的蜘蛛均匀度最高,结构比较稳定;而滩涂中的蜘蛛种类少,个体密度较低,优势度明显.运用Fisher对数级数分布模型对驼梁风景区蜘蛛群落物种和多度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结果:S=34.38 ln(1+N/34.38)(经卡方检验:χ2=7.11<χ6,0.05=12.59,P>0.05).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昆虫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样带调查法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鹤庆段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中昆虫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采获昆虫标本4648号,计115种。其中同翅目昆虫占71.3%,膜翅目、半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分别占10.1%,6.8%和4.2%,其余11目合计占7.6%。(2)天然次生林区优势度指数最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退耕还林地优势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封山育林区和天然次生林区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其他样地。各样地之间昆虫群落相似性水平较低,优势种及常见种的种类和数量不同。(3)数量较大的害虫种类有蚜虫、蚧虫、云南蝗和鼻盾蝽等。(4)不同类型退化生态系统在恢复中昆虫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退化程度较轻的天然次生林中昆虫多样性明显高于其他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退化毕杰系壬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宜溧山地是江苏植物多样性及植被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分析江苏宜兴龙池山固定样地的物种组成及群落垂直结构等基本特征,为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恢复策略制定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等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的建设标准,在江苏省宜兴市龙池山自然保护区建立1 hm2(100 m×100 m)的森林监测固定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详细定位调查,并对其挂牌标记、定位和记录,并就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重要值、群落垂直结构和径级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 该固定样地内DBH≥1cm的木本植物共有4 944株,隶属于40科66属87种;其中樟科、壳斗科、金缕梅科、漆树科等占有较大优势。在属的水平上,温带区系成分占总属数的51.51%,热带区系成分占45.45%,区系具有过渡性。重要值≥1.00%的物种共有25个,占重要值总和的90%以上,其中山鸡椒、檵木、枹栎和野漆树的重要值较为突出,分别为12.65%、11.00%、7.89%和7.39%。根据群落高度可划分为4层,其中乔木Ⅱ层是当前群落的主体,乔木Ⅲ层较为拥挤。群落径级结构接近倒“J”形, 表明群落更新良好。结论 样地内木本植株数量较多,物种组成丰富,具有天然次生林特征;区系成分较为复杂,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植被正由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向常绿阔叶林演替;减少人为干扰和生境破坏,是促进当前群落健康发展及物种多样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以地处辽西北地区的彰武县章古台风沙地为研究对象,选择4种利用模式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0~40 cm土层范围,天然荒草地和大扁杏×麻黄的土壤紧实度高,不利于植被的生长;大扁杏×麻黄与大扁杏×玉米两种模式表层土壤水分变化明显,天然荒草地表层渗透速率最低,不利于固沙植物根系在此层对水分有效利用;天然荒草地有机质积累较多,其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其他两种农林混种地有机质含量没有较高的积累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上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天然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物种丰富度R、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马尾松天然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测定,并对群落垂直结构、主要优势种重要值、群落生活型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马尾松天然群落有植物11 746株,分属51科97属116种,物种随海拔梯度上升而增加.其中,中海拔梯度(Ⅱ、Ⅲ)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在低海拔梯度和高海拔梯度中均有分布;(2)随海拔梯度上升,4个海拔梯度乔木层主要优势种的种类依次为5种、13种、6种、8种.其中每个海拔梯度中均有马尾松分布,其重要值随海拔梯度上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3)随海拔梯度上升,群落物种丰富度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上升呈线性增长;(4)群落树高随海拔梯度上升而增高,其中群落平均树高多在9 m以上,主要分布在5~10 m区间.(5)群落中落叶型植物多于常绿型.随海拔梯度上升,落叶乔木呈"下降-上升"趋势,常绿乔木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常绿灌木呈上升趋势,落叶灌木呈"下降-上升"趋势.海拔梯度的变化使马尾松天然群落的结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这为马尾松天然林的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意义,也为揭示此类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和9月采用同一样地两次重复随机样点法,对位于粤北的韶关学院西南区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inn.)入侵林地进行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并采用成对法T检验对7月、9月样地两个时间段内植物群落的个体数和豚草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7月豚草入侵地植物群落是以豚草为优势类群的单调群落,物种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指数低;9月豚草数量减少,群落结构由单一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的群落过渡到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的群落,群落多样性指数增加,两个时间段内植物群落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0.05,df=14)(P=0.047〈0.05,df=14),表明豚草的生长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长,使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是草海湿地的优势种和指示物种,对其开展繁殖生态学观察有利于对该物种进行科学管理和保护。2015年5-9月,在贵州草海保护区开展了黑水鸡繁殖生态学的研究。结果发现:黑水鸡的繁殖季为5-8月,喜好筑巢于靠近水边的水葱(Scirpus validus)群落中(97.6%),少数巢位于菰(Zizania latifolia)群落中(2.4%)。巢的外径为22.22±3.41 cm、内径13.42±2.22 cm、巢深5.22±1.32 cm、巢高13.90±2.81 cm。巢址特征为:巢上遮蔽度36.25%±35.94%、巢侧遮蔽度28.45%±28.27%、优势植物高度1.07±0.36 m、距离水面水平距离11.02±14.43 cm。黑水鸡的卵长径为42.34±0.13 mm(35.10~49.90,n=220),短径为30.11±0.09 mm(27.56~39.72,n=220),卵重为20.01±0.17 g(15.59~24.37,n=170),窝卵数为5.4±0.3枚(1~11,n=41)。黑水鸡受到的主要威胁为农民捡拾鸟卵,保护区应当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高寒草甸植被特征与土壤全效养分含量对不同干扰(家畜、高原鼠兔)的响应,选择青海省玛沁县高寒草甸放牧+高原鼠兔干扰区、高原鼠兔干扰区、无干扰区(对照区),分析植被特征与土壤全效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不同干扰区植被群落特征变化显著,随干扰的发生,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说明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植物物种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对照区分别与不同干扰区总盖度、禾本科植物盖度、杂类草盖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多样性指数和莎草科植物盖度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照区与不同干扰区之间的生物土壤结皮盖度差异显著(P0.05),生物土壤结皮对干扰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对照区植物丰富度、密度和高度最大,放牧与高原鼠兔干扰显著降低了植物丰富度、密度与高度(P0.05)。对照区土壤全效养分含量很低,且与放牧+高原鼠兔干扰区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放牧与高原鼠兔干扰降低了植被和生物土壤结皮盖度,但对土壤全效养分有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8):1289-1294
为开展栓皮栎林的碳储量估算做一些前期的探索研究工作,选择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坡浅山丘陵区3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天然次生林栓皮栎林群落,调查研究了土壤层碳储量的分配特点及变化规律,并对3种不同生长阶段样地的实地调查以及实验测定的碳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容重均表现为从表层到土壤深处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生长阶段土壤有机碳含量急剧下降,以土壤最底层(30~50 cm)的有机碳含量最低.2)对于同一生长阶段的生长阶段而言,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土壤有机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且林地土壤表层(0~10 cm)的土壤有机质明显大于其他层次.3)栓皮栎林不同生长阶段林分土壤各层次的碳储量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地表0~10 cm的土壤碳储量最大.幼龄林土壤在0~50 cm碳储量为43.49 t·hm~(-2),中龄林为83.67 t·hm~(-2),成熟林为67.53 t·hm~(-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开封地区5种土地利用形式(草坪、小麦地、苗圃、梨园、荒地)下春季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垂直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调查了020cm土层中杂草种子库的萌发发芽数,分析了杂草种子库的相似度.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形式下土壤(020cm土层中杂草种子库的萌发发芽数,分析了杂草种子库的相似度.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形式下土壤(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共有杂草种类9科13种,其中禾本科、桑科和菊科杂草种类最多,草坪中禾本科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33.54%))为优势物种;桑科葎草(Humulus scandens)在麦地、荒地和苗圃中是优势物种(87.16%、81.23%和62.20%);梨园中菊科的鳢肠(Eclipta prostrata)最多(57.97%).功能群分析表明:双子叶多年生杂草种子D2为主要类群,双子叶一年生植物D1主要分布在草坪、梨园和苗圃地,单子叶一年生植物M1主要分布在草坪.垂直分布格局:多度平均值1.5(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共有杂草种类9科13种,其中禾本科、桑科和菊科杂草种类最多,草坪中禾本科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33.54%))为优势物种;桑科葎草(Humulus scandens)在麦地、荒地和苗圃中是优势物种(87.16%、81.23%和62.20%);梨园中菊科的鳢肠(Eclipta prostrata)最多(57.97%).功能群分析表明:双子叶多年生杂草种子D2为主要类群,双子叶一年生植物D1主要分布在草坪、梨园和苗圃地,单子叶一年生植物M1主要分布在草坪.垂直分布格局:多度平均值1.5(05cm)>1.23(55cm)>1.23(510cm)>1.07(1010cm)>1.07(1015cm)>0.85(1515cm)>0.85(1520cm);杂草物种丰度平均值3.36>2.96>2.68>2.04.多样性指数(F=9.23,P=0.00)和优势集中度指数(F=6.89,P=0.00)在不同土地利用形式下差异显著,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苗圃和草坪相似度最高,梨园和荒地相似度最低.  相似文献   

18.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典型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北京山区暖温带次生林和山地草甸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本文以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布设26块森林固定样地和30块草甸样方进行实地调查,以期为区域植被的经营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53种,隶属于52科115属,含10种物种以上的优势科有菊科、蔷薇科、百合科和毛茛科.2)森林群落垂直结构分层明显,其中乔木层优势种单一,优势种重要值占乔木层总体的47.45%~84.49%;灌木层、草本层和草甸群落中各物种的重要值差异较小.3)蒙古栎林的优势种幼年个体数量丰富,更新良好;白桦林、核桃楸林、黑桦林、华北落叶松林和山杨林优势种的胸径结构均呈纺锤状,新老个体更替乏力.4)群落不同层次间的物种多样性由低到高总体上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不同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排序表现为白桦林、华北落叶松林、山杨林、蒙古栎林、核桃楸林、黑桦林,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则表现为黑桦林最高而白桦林最低.5)2003—2017年山地草甸群物种丰富度下降,应注意减少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干扰,对保护区敏感区域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9.
对密云水库6个代表性生境的浮游动物做了每月一次的采样调查.记录到浮游动物106种(新记录39种),其中清洁水和贫营养指示种增多.春季的螺形龟甲轮虫、夏季的长额象鼻溞优势明显,秋、冬季无明显优势种.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夏季高而冬春季低的规律.单月物种数最高58种(8月),最低16种(5月).个体密度变动于21.93~149.53 ind/L,年均74.88 ind/L±39.97(S.D.).物种多样性(H)变动于0.97~2.91,年均2.06±0.74;均匀度(J)变动于0.30~0.74之间,年均0.60±0.16.各月份物种数、个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都以浅水区最高、河口区次之、深水区最低,但位点间差异不显著.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密云水库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受水温和溶解氧影响显著(F=72.94,P=0.001),与其它水环境参数相关不大.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演替趋势表明水库水质状况良好,富营养化因子未对水库生态系统产生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影响鼠类分布的自然制约因素,采用样线法对高原鼠兔的分布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山顶到河漫滩湿地这个小的空间尺度上,高原鼠兔相对密度随高度的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河漫滩湿地的相对密度显著低于山顶、坡地和滩地(P0.05),而坡地的有效洞密度最高;(2)从山顶到河漫滩湿地的空间尺度上,土壤质地均为砂壤,土壤pH和土壤温度无明显变化;在0~7.5 cm土层,土壤湿度河漫滩湿地显著高于滩地、坡地和山顶(P0.05),而山顶最低;土壤有机质河漫滩湿地显著高于滩地和坡地(P0.05),山顶较高,而滩地表现为最低;土壤紧实度河漫滩湿地也显著高于滩地、坡地和山顶(P0.05),山顶显著高于坡地(P0.05),坡地最低;(3)3个土层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在不同生境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0~7.5 cm土层,土壤全氮和速效氮都是河漫滩湿地显著高于滩地(P0.05);土壤全钾和速效钾都是山顶、坡地和滩地显著高于河漫滩湿地(P0.05),而滩地最高;(4)高原鼠兔相对密度与土壤湿度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土壤7.5~15 cm紧实度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与土壤15~22.5 cm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5)高原鼠兔相对密度与土壤0~7.5 cm和7.5~15 cm全钾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7.5~15 cm和15~22.5 cm速效氮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这表明高原鼠兔喜栖居在土壤湿度较小、土质较疏松的平缓坡地及滩地地段,且其活动的区域土壤全钾含量较高,速效氮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