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通过MHC I类分子非依赖地泛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不需致敏、杀伤快,使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突出的特点和巨大的应用潜力.NK细胞和T细胞为体内的两类具杀伤活性效应的细胞,但分别为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细胞,在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上各具特点.另外,NK细胞具有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及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因此,特别是在抗肿瘤方面,两者具有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前期研究显示,NK细胞尤其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突出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综述了目前NK细胞临床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应用面临的挑战.相信随着针对NK细胞的免疫治疗技术的突破和药物的开发应用,肿瘤免疫治疗水平必将推向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宝福凯 《广东科技》1994,(12):9-10,18
一、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性近年的大量研究表明,机体对肿瘤的免疫主要为细胞免疫,T细胞在疫苗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T细胞可识别癌细胞表达的三类肿瘤特异抗原:(1)突变或重排的癌基因产物和突变的抗癌基因产物。由于这些抗原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内,因此抗体无法发挥治疗作用,而T细胞却可特异地识别具有这类产物的肿瘤细胞。目前已在人体和鼠体上分离到针对BCR-abl、突变的ras和p53的特异性T细胞。但目前的问题是,由于不同肿  相似文献   

3.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类肿瘤治疗方法,为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基因工程化修饰免疫细胞为代表的免疫疗法被认为具有广阔前景。概述了2022年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关键进展,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实体瘤治疗中的突破、维持记忆性T细胞生存和功能新机制的发现、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深入探究以及瘤内微生物对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热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在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免疫治疗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的免疫治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成为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本文综述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未来方向及中国的肿瘤免疫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肿瘤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肿瘤治疗新的热点。肿瘤免疫治疗是应用免疫学原理和方法,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并应用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输注宿主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抑制肿瘤生长。在某些肿瘤,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免疫治疗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部分免疫治疗药物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的免疫治疗评为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成为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本文综述肿瘤免疫学的历史、发展规律、未来方向及中国的肿瘤免疫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21世纪的疾病治疗已进入生物细胞时代,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肿瘤生物治疗(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继传统疗法(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4疗法”.我国已把生物细胞治疗技术列入国家“793”重点基础研究和国家“863”计划发展规划.全国各地有条件的三甲级医院都在开展各类细胞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7.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免疫逃脱机制避免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在正常人体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一种存在于免疫细胞内可以催化色氨酸通过犬尿氨酸通路代谢的酶,肿瘤的发生发展引发的炎症会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持续高表达IDO,使肿瘤微环境中的色氨酸持续消耗,抑制对色氨酸敏感的T细胞的功能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组织局部的免疫活性,最终导致癌细胞逃脱免疫细胞的杀伤.抑制IDO的活性及其表达可以有效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因此,IDO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目前针对IDO的抑制剂已经有Epacadostat、Indoximod、GDC-0919和BMS-986205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有望作为肿瘤分子免疫治疗药物上市用于癌症的治疗,同时,新型IDO抑制剂PF-06840003和RG70099等也在不断地被研发出来.现就IDO对于肿瘤免疫的调节机制以及开发IDO抑制剂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新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诱导小鼠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癌胚抗原(CEA)阳性肿瘤的治疗性疫苗,应用基因工程和静电液滴技术制备出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经腹腔免疫实验小鼠,再分别应用CEA基因转染的H 2 2 细胞小鼠皮下及腹腔接种,观察微囊化转CEA基因细胞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性杀伤CEA 阳性肿瘤细胞的能力,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和各实验组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微囊化转CEA 基因细胞可以有效抑制CEA阳性肿瘤的生长,诱导小鼠CTL对CEA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 ,并能改善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肿瘤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研究领域的焦点和热点。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药物相继问世,而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突出贡献的免疫学家,更是确立了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本文概述了2018年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热点及进展,包括新的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T细胞耗竭的深入探究、新的肿瘤免疫抑制细胞亚群的发现以及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植物多糖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除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治疗手段外,以免疫治疗为代表的肿瘤生物治疗已成为重要的肿瘤辅助治疗方法.正常人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和杀死恶性肿瘤细胞,免疫防护能力差或对不正常细胞识别能力差,均能导致癌症的发生率增高.因此,免疫刺激剂和免疫调节剂被认为是潜在的抗癌剂.多糖类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反应调节剂.植物多糖可通过对荷瘤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已得到世界的公认.针对多种植物类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肿瘤活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银耳多糖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银耳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 TP)对荷HAC小鼠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细胞因子、体外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小鼠移植性肝癌的影响.方法用环磷酰胺和银耳多糖分别作用于荷HAC肝癌小鼠,采用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仪及酶标仪观察各组免疫功能的变化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分离其脾细胞,将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3H-TdR标记的肿瘤细胞P815,HAC和B16,4 h后用γ-闪烁记数仪进行检测,并计算杀伤程度.检测各组肿瘤质量、体积、组织学改变和主要脏器的形态学改变.结果银耳多糖实验组总T细胞、T杀伤细胞及肿瘤坏死因子(TNF)高于对照组,其中对总T细胞及TNF上调明显.在对HAC,P815,B16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中,银耳多糖实验组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85%,20.81%,25.43%,P<0.01,其中对B16杀伤作用最强,HAC次之,P815最弱.环磷酰胺 银耳多糖实验组上述指标与银耳多糖实验组相比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则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肝肿瘤质量、体积均低于模型组.组织学上肿瘤坏死程度重且范围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纤维组织增生显著.环磷酰胺组较实验组表现的更为明显.银耳多糖实验组除脾脏外,其他主要脏器无明显形态学变化.结论银耳多糖具有激活和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杀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是一种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的抗癌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2.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模式,属于肿瘤免疫治疗范畴,旨在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细胞激活状态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随着肿瘤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的临床治疗上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望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后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又一场革新.本文仅就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中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为核心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MLH1基因敲除的微卫星不稳定鼠源性结肠癌细胞Mc38和鼠源性乳腺癌细胞4T1,为研究微卫星不稳定肿瘤在抗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设计2条特异性靶向MLH1基因的SgRNA序列,构建lentiCRISPRv2-SgRNA重组质粒载体,经PCR、测序...  相似文献   

14.
以含有肿瘤特异性抗原表位的杂合型噬菌体(TSPA-M-A1)作为抗原,免疫C57BL/ 6J小鼠,观察免疫4周后小鼠的细胞免疫变化.结果表明:抗原TSPA-M-A1在小鼠体内能够提高T淋巴细胞对ConA刺激的反应性,使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高,产生了特异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引起了较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这些结果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肿瘤抗原分类、肿瘤细胞逃逸机体免疫监制的机制、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和肿瘤抗原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抗原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活性Stat3能够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促进皮肤肿瘤的形成与发展,构建高特异性及高选择性的显性负相Stat3重组体是预防和治疗皮肤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生物淘选肿瘤或癌细胞的各种特异性靶向多肽是探索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特异性靶向多肽既可用于探测肿瘤细胞表型特征,又可将其与抗癌药物结合进行靶向治疗,同时还可作为体内肿瘤的成像制剂,用于肿瘤及肿瘤细胞微转移的早期探测.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生物淘选或识别出与癌或肿瘤细胞某一靶点连结的,具有特异性、高亲和性的多肽.近年来,利用体内或体外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已成功地淘选或识别出一些癌细胞的靶向多肽.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介绍了癌或肿瘤细胞靶向多肽的体外和体内生物淘选最新技术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于提取亚细胞中的有效物质作为抗癌的免疫调节药物已引起了广泛重视.自从A.Youmans等证明结核杆菌核糖体成分具有抗结核免疫力以来,对于致病菌核糖体的特异性保护力已有许多报道,而将核糖体作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用于非特异性抗感染或抗肿瘤方面只有少量报道.本实验用上海分离的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非致病性的S-O_2-1菌作材料,经超声破碎、差速离心和凝胶层析的方法提取核糖体成分.其蛋白含量和RNA的比例约为2∶1,与文献报道一致.我们试图以细菌核糖体作为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剂来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或免疫效应因子产生对肿瘤细胞的破坏作用,即所谓非特异性杀伤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自体瘤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自体瘤苗的研制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认为,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根据肿瘤免疫理论,人们设计了各种肿瘤疫苗,包括肿瘤细胞疫苗,肿瘤核酸疫苗和肿瘤基因工程疫苗,用于增加肿瘤的免疫原性和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随着肿瘤免疫理论的发展,应用肿瘤疫苗对癌症患者进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本文对近年来肿瘤疫苗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