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2,5-呋喃二甲酸(FDCA)、对苯二甲酸(PTA)、1,4-丁二醇(BDO)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通过改变FDCA与PTA物质的量之比(0∶10~3∶7)及缩聚温度,采用直接酯化法来制备聚2,5-呋喃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FT),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对不同配比PBFT共聚酯的红外谱图进行结构分析,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特征官能团(呋喃环和苯环上的碳碳双键、酯基、呋喃环)的标志峰;对PBFT共聚酯的特性黏度、DSC、TG等性能进行分析发现:随着FDCA含量的增加,PBFT共聚酯的特性黏度由0.8逐渐下降至0.4;共聚酯颜色加深;冷结晶温度Tcc增加,热结晶温度Tmc和熔点Tm下降;热稳定性能下降,热分解温度由357℃下降至277℃。  相似文献   

2.
叙述聚酯装置低负荷生产时对产品的DEG控制,通过对浆料配制、酯化生产工艺的工艺调整,达到提高产品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污泥废料为原料提纯PTA ,对下游产品DOTP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n(PTA):n(辛醇)=1.00:2.30,酯化温度230℃ ,反应时间5.5h。对PTA和DOTP的性质进行了测定并与标准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提纯的PTA的酸值符合工业标准 ,合成的DOTP的折光率与理论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聚酯浆料有一个综合性了解和评价,将醋酸酯淀粉分别与聚酯、PVA、聚丙烯酰胺(PAM)配伍,形成3种胶粉浆料.通过实验,对这3种胶粉浆料的浆液性能、浆膜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涤棉纱线进行上浆实验,对比分析了上浆后纱线的毛羽降低率、增强率、减伸率等性能指标,所得数据可作为纺织企业对聚酯胶粉浆料使用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污泥废料提纯PTA及DOTP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污泥废料为原料提纯PTA,对下游产品DOTP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n(PTA):n(辛醇):1.00:2.30,酯化温度230℃,反应时间5.5h。对PTA和DOTP的性质进行了测定并与标准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提纯的PTA的酸值符合工业标准,合成的DOTP的折光率与理论值一致。  相似文献   

6.
由于聚酯大分子结构缺少极性吸湿基团,其亲水性尚待改善.以精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基本单体,以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为第三单体、聚乙二醇(PEG)为第四单体以及多元醇为第五单体,采用酯化和缩聚反应制备得到具有高亲水性的共聚酯,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接触角测试仪(CA)和纤维强力仪对亲水共聚酯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亲水共聚酯由于含有多羟基结构,而赋予其以优异的亲水性能,并且由于多元醇的引入,破坏了其结构的整体规整性,因此结晶性变差,且熔点降低;同时多羟基结构导致亲水共聚酯的耐热温度低于纯聚酯.通过熔融纺丝得到的亲水共聚酯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并且亲水共聚酯纤维吸湿性好,纤维强度可以满足家纺要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聚酯浆料及其混合浆的浆液、浆膜性能,着重比较了国产聚酯浆料JP与国外聚酯浆料A、B的上浆性能.针对聚酯浆料JP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代PVA的配方作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聚酯浆料JP的上浆性能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它在涤纶纤维纱线上浆中可较大比例地取代PVA.  相似文献   

8.
用酯化淀粉实现氧化铝陶瓷的原位凝固成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获得以淀粉作凝固剂原位凝固成型氧化铝高性能陶瓷的方法,文中探讨了酯化淀粉添加量对陶瓷浆料流变特性以及成型出的素坯的线收缩、密度、干坯强度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淀粉添加量在0.5%~1.5%(质量分数)范围内时,淀粉-氧化铝陶瓷浆料的表观粘度随酯化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但均小于1Pa·s;素坯的密度和平均线收缩率随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干坯强度随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实验中获得了致密、均匀的坯体.利用淀粉受热吸水溶胀和糊化的性质以及糊化后淀粉糊的凝胶化特性可实现Al2O3陶瓷浆料的近净尺寸原位凝固成型.  相似文献   

9.
以油脂下脚料酸化油为原料,通过与顺丁烯二酸酐加成,再与二甘醇酯化,得到聚酯多元醇,其最佳工艺条件为:M(酸化油)∶M(顺丁烯二酸酐)∶M(二甘醇)=1∶1∶3.3;顺丁烯二酸酐在180℃、195~200℃、200~220℃分3次加入,各反应1 h,在230~240℃下反应0.5 h;240℃下常压酯化10 h;240℃减压酯化1 h。合成的聚酯多元醇酸值小于1 mg/g,羟值在250~300 mg/g。以合成的聚酯多元醇为原料,制备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性能可以达到彩钢板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胶合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苯二甲酸双羟丁酯直接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酯化温度、催化剂种类、用量及投料方式对酯化速度和THF生成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钛锡复合催化剂能有效地提高酯化反应速度,减少THF生成;PTA逐步加入可将THF生成降到5.2?.  相似文献   

11.
为制得具有抗紫外性的聚酯涂料,通过超声分散制备了TiO2预分散波,研究纳米TiO2在体系中的分散性,并用比分散液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纳米TiO2/聚酯复合材料,且制得涂膜,对所制涂膜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测试.实验表明,制得的涂膜中纳米粒子分散性好,紫外线屏蔽率达到50%~90%,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高密度钻井液条件下固井水泥浆密度问题,开展2.80 g/cm~3超高密度水泥浆研究势在必行。根据固井水泥浆相关工艺及颗粒级配理论模型,优选高密度水泥浆相关材料进行实验分析。确立了三级加重模式设计超高密度水泥浆,即选用100目、500目及200目密度为7.0 g/cm~3的还原铁粉进行加重。选用DHL胶乳作为加重悬浮剂,胶乳颗粒属于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悬浮作用;同时还具有减少水泥浆失水的能力。采用液体外加剂控制水泥浆性能,通过室内试验水泥浆密度达到了2.82 g/cm~3,流动性、沉降稳定性良好,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该成果刷新了中石化水泥浆固井纪录,对油气开发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泥浆支护是泥水盾构实现安全掘进的关键,泥浆压力是否能快速有效的传递到开挖面将影响地层的稳定性控制,而泥浆的配比将直接影响泥浆压力的转化。为保证泥浆在卵石土及泥岩侵入地层中的支护效率,本文以成蒲铁路紫瑞隧道工程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泥浆渗透成膜试验以确定泥浆的合理配比。研究结果表明:泥浆的配比对盾构掘进的效率有明显影响,密度和粘度偏小的泥浆会导致泥浆滤失量过大,泥浆压力不能及时形成;而密度和粘度偏大的泥浆会导致刀盘泥饼的产生,降低盾构掘进效率。本文通过泥浆渗透试验与现场实测,在有效成膜和防结泥饼之间确定了最佳的泥浆配比。该泥浆配比的确定及调整方案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泥水盾构在类似地层中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收缩涤纶是国内新研制成功的具有极高收缩率的新型纤维。本文是利用高收缩涤纶这一特性,分别通过20个不同方案进行试样制和性能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将高收缩涤纶运用于合成革基布,切实可行,并得到高致密度、平整度、合理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合成革基布的最优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设计了一种由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与粘胶纤雏混纺中长纱纺制的仿毛织物,讨论了设计中高收缩纤维的含量、纱线结构、收缩率与织物密度等问题,研究了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护壁浆液在钻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复杂地层易漏易塌钻进难点,从钻孔浆液材料方面入手,通过室内实验优选出可控不饱和聚酯护壁浆液配方。研制的浆液具有渗透力强、固结性能好、抗渗性高、并且凝胶时间可调的优点,在深部复杂地层钻进中应用效果良好,成功解决钻孔的坍塌、护壁和堵漏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粉煤灰浆体管道输送特性的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粉煤灰浆体属于宾汉塑性流体,并采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出流变参数与浓度、温度的关系,对粉煤灰浆体的流态及流动特性进行了划分;并根据现有数据进行初步回归分析,得出阻力系数与综合雷诺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聚焦后的高功率密度CO_2激光,对涤纶复丝及薄膜进行热处理加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CO_2激光在涤纶中的穿透深度与涤纶的直径尺寸相当,并且在穿透深度范围内产生极为迅速的内外同时加热作用;②对16.5tex/30F(150D/30F)的涤纶复丝进行激光加热只需热箱加热时间的百分之一,激光加热的区间长度也只有热箱加热区间长度的百分之一,相应的激光加热的升温速度比热箱加热的升温速度高1~2个数量级,冷却速度也较快;③CO_2激光经聚焦后是加热复丝等线状材料的理想加热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在一般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温抗变形、低温抗缩裂、耐磨、防水等性能优良的新技术。通过对改性沥青稀浆封层选择及施工过程的介绍,提出了对改性沥青稀浆封层的质量控制及其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距离矿浆管道输送存在的雷击灾害,提出了一种基于长距离浆体输送管道的拒雷控制系统,其系统包括浆体钢管、机电设备、综合有源+无源等离子拒雷装置和多个电涌保护器.在浆体钢管与机电设备之间的绝缘段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一电涌保护器和第二电涌保护器,采用瞬态接地的方式来实现等电位接地,克服了强制电流式阴极保护的矿浆钢管道不能直接接地的缺陷,同时防止了雷电侵入波对设备铁精矿管道的危害.实际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