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以叙述学的观点对中国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叙述结构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男性惯于站在主体位置上把妇女作为客体来“看”。徐坤则热衷于设置另一种情景,把女性变为观看他人特别是男人的主动者。她在小说中展现了三种不同的叙述视角:以《游行》为例的女性主人公视角,展示了女性看男性的眼神由错愕到重新恢复意识的过程,这个变故是扭转女性被动地位的契机;以《招安,招安,招甚鸟安》为例的叙述人兼女性主人公视角,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无奈和叙述人的清醒;以《遭遇爱情》为例的女性叙述人视角,不仅是女性看男性,还让男性在自我观看中反省。  相似文献   

3.
张菊 《科技信息》2012,(6):208-209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开拓小说意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4.
洪丽巧 《科技信息》2011,(16):174-175
小说细节描写成功与否是小说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着重阐释成功的小说细节描写的重要条件,即小说细节描写要做到真实、典型、健康。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小说以冷峻的笔调和现代性的感知直指世俗的欲望和生存 ,从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世俗的惰性和对生命的强大钳制力 ,从而在现代文化的阅读语境中深刻透示人情冷漠和人性迷失的状态 ,揭示世俗生命在特定社会政治和历史文化的挤压下生存的悲剧性内涵 ,呈现出苍凉的审美底蕴。  相似文献   

6.
覃一膑 《广东科技》2014,(20):190-191
在新课标视角下,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在中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揭示了逆向思维的基本含义,并描述了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最后提出了新课标视角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理论知识,并能将其灵活的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颇具争议的一位文学家,但他的小说文本中交换多姿的颜色词语、独具风格的叙述视角,都在不同层面展示了其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们提供了崭新的感受方式来触及自我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谈小说的细节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单位,小说中的细节渗透在人物、情节、环境之中,对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及环境再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视觉及视觉转换是海明威小说的重要的叙述技巧,这些叙述视角及其转换与小说本身又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审美价值。然而海明威小说译本中出现一些错译,这就需要引起译者注意文学翻释与一般的翻译不同,译者对作品的叙述技巧关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刘庆邦秉承"人道主义"的叙事立场和"悲哀"的叙述情感,以其小说叙事书写了乡土居民们物质匮乏中的生存挣扎、生存挣扎中的人性扭曲、人性扭曲中的存在焦虑等现实性苦难,完成了对当代中国现实生存状况的理性审视和精神透视,表达了一个作家宝贵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自觉的人文价值承担。  相似文献   

11.
战争、国族、性别(政治)是张爱玲的“自我”书写应对的三个层面,由于缺乏健全的人格,她没能妥当地处理好这些关系。《小团圆》在重构生命世界的自我认同中,存在着文本和书写者、文学和历史之间的张力。在离散境遇以及跨语际书写、翻译之中,张爱玲经受着文化认同的混乱和徘徊并最终走向母语写作和中华文化认同。晚年张爱玲在追寻生命踪迹的无休止的涂写中表征着书写的焦虑,这种书写行为喻示着生命本原的不可抵达,生命的踪迹如灰烬,它是一种虚妄的存在。在这层意义上,《小团圆》是张爱玲生命燃烧过后的“烬余录”。《小团圆》的面世,昭示着张爱玲晚年又出现了一个创作高峰,虽然比不上她的“传奇时期”,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传媒时代,作为一个文学现象的张爱玲正在被无限“书写”之中,形塑了一个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12.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小说在叙述速度和节奏上加快了。通过“细读”之后。可以发现小说在叙述上的三大变化:删除了如古典小说、近代小说和西方传统小说中大量存在的繁杂的环境描写.特别是自然景物描写;简化心理描写。以至于消除了原来界限分明的议论和心理活动之间的界限;人物对话极为省略.省略到不用引号.从而转化为叙述。产生三大变化的根源在于作家主观情感的灌注.在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中的知识者,始终以不同的方式“在场”,情形之一为他们借助叙述者的职能将其立场和观点置于权威的地位;情形之二是通过知识分子身份的人物形象,表达对乡土中国的关注与自我在其间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4.
沉稳与苍凉——论张爱玲小说的人生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注重于对人生意义的阐发 ,在这一主题上表现出三个特色 :一是取材范围远离时代主流、限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叙述方式也显得平淡而自然 ;二是在人物设置上 ,她所选取的都是一些处于生活边缘地带的普通人 ;三是由于勘破了人生的无奈 ,她的小说具有一种悲剧性。但由于她对世俗人生的认同与热爱 ,所以她的作品与传统的悲剧不同 ,而带有软悲剧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林琳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1):100-102
成长不仅是一种个体生命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少年小说中也是一个重要主题。秦文君的少年小说创作从叙事视角、故事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了稳定的极具个性的“成长意识,”也反映了作家的少年成长观。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坛颇具争议的一位文学家,但他的小说文本中变换多姿的颜色词语、独具风格的叙述视角,都在不同层面展示了其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们提供了崭新的感受方式来触及自我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萧红、迟子建的乡土小说为中国乡土文学提供了一种带有女性特征的抒情文体.儿童视角、散文化结构和自然明朗的叙述语言,赋予了萧红、迟子建小说生趣盎然的迷人意境和诗意的抒情气氛,构成了两位女作家乡土作品特有的价值追求和美学风格,为现代乡土抒情小说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
鲍丽娟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3):75-77,80
述平是被列入“晚生代作家”群体的创作者之一。他的作品从生活的一个侧面——情爱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及人的行为和心理。虽然无重大主题的刻写,但真实、朴素,有一定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9.
乔叶小说能在多元复杂的文化语境中脱颖而出,在于其独特的审美取向。乔叶在传统与当下、社会与个体、理性与欲望、功利与情爱、庸常与深赜等纠结与震荡中,找到了后现代语境与散文化叙事的契合点。她的小说展现了一个个非连续的、世俗化的个体生活断片,以简单巧合的情节造就了散漫而不失张力的艺术情境,以慢节奏情感叠加的方式渲染了人们的生存状态的尴尬与被动,以时有时无的哲理性议论来淡化或消解了人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以平实而不乏诡谲、刺激的艺术风格,完成了对后现代状态的散文化书写。  相似文献   

20.
从生存困境、精神奴役和生命悲歌三方面论述萧红小说的女性书写,分析萧红小说表现出的生命悲剧意识。萧红对女性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在今天仍有普遍意义,促动着我们对于女性人生价值的反思,对人间温暖和生命尊严的渴求。只有女性的真正解放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